长郡中学 2025 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地 理
得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75 分钟,满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东省村镇聚落体系可分为城区型村镇聚落体系、近郊型村镇聚落系、远郊型
村镇聚落体系和山区型村镇聚落体系四种类型,代表不同村聚落所处的发展阶段、
城镇化水平等。下图为四种村镇聚落体系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
1.城区型村镇聚落体系中村镇斑块规模小、数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隔发展 B.耕地分布零散
C.乡村融为城市 D.村镇人口外迁
2.近郊型村镇聚落体系中,建立县级聚落和镇级聚落共同驱动的发展相式,
其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县城对村镇资源的过度吸引 ②促进县城与村镇企业同质化展 ③促
使县镇相互联系网络化发展 ④满足村镇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个体乡村集群化发展“电商聚集型”产业,主要借助的条件是
A.电子通信技术 B.产业转移
C.外出人口回流 D.资源禀赋
吉林省辽源市曾经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城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一直由辽
源矿业公司经营。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该市煤炭资源渐近枯竭。2001 年以来,辽源矿
业公司通过开发域外煤矿,使原煤产量不降反增,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煤炭生产、装备
制造、建筑建材、新能源于一体的现代煤炭企业。2000 年,辽源市十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将纺织袜业作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辽源市东北袜业园于 2005 年开工建
设,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通过打造“七天供应链”(如下图),园区完
成 10 万双以下订单的时间较常规节省 10 余天。据此完成 4~6 题。
4.辽源矿业公司域外煤矿开发对辽源市产业转型的益处是
①增加煤炭储量 ②增加域外就业
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纺织袜业作为辽源市接续替代产业的主要优势有
①平衡性别比 ②政策支持太
③产业扩散,生产成本低 ④劳动力需求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图中环节 1~3 分别对应的是
A.生产排产到原材料准备完成;物流配送;织造、染整到包装完成
B.生产排产到原材料准备完成;织造、染整到包装完成;物流配送
C.物流配送;生产排产到原材料准备完成;织造、染整到包装完成
D.物流配送;织造、染整到包装完成;生产排产到原材料准备完成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 3 月 21 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地
的小组在 4:00(地方时)看到日出,乙地的小组在 5:00(地方时)看到日出。 甲、乙两
地的相对高度为 800m。据此完成 7~9 题。
7.此日,甲地日照时间长约
A.10 小时 B.12 小时 C.14 小时 D.16 小时
8.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m B.250m C.390m D.620m
9.图中①~④四地中,最不可能直接看到⑤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在喀斯特地貌区,大多数地表水通过各种裂隙和孔隙进入岩体内部,成为地下
水流。这种存在于岩体可溶性岩石内的一切地下水总称为喀斯特水。被大河深切的喀
斯特地块中喀斯特水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四合带(如下图)。读图,完成 10~11 题。
10.随着地壳的上升,垂直渗透带
A.厚度增厚 B.厚度减薄
C.流向翻转 D.孔隙盈水
11.在季节变动带
①雨季时,地下水水平流动 ②雨季时,地下水垂直流动
③旱季时,地下水水平流动 ④早季时,地下水垂直流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阴山北麓是阴山山地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以缓坡丘陵和高原为主。内蒙
古武川县某科研团队,在阴山北麓对当地缓坡丘陵地带的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
母质层等土层特点以及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统计如下表。据此完成 12~14 题。
12.该缓坡丘陵地带的土壤水分含量最低的地点及其主要原因是
A.丘陵坡顶 海拔较高B.北坡中部 蒸发较强
C.南坡中部 日照较长D.北坡下部 土层较薄
13.该缓坡丘陵地带除坡顶外,在 40~50cm 土层深度处南坡、北坡土壤含水
量很接近,该处最可能是土壤剖面中的
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淀积层 D.母质层
14.该缓坡丘陵地带的南坡土壤含水量高于北坡,说明南坡
A.云雨大雾天气较多B.乔木植被生长较好
C.表层土壤肥力较差D.风力侵蚀作用较强
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生长快、封性好、树形优美。晚白垩纪
水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后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范围变化较大。新近
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在亚洲东部向南迁移;目前野生种群仅存于我国湖北、重
庆、湖南交界处。20 世纪 40 年代;水杉被发现后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竞蒩
引种,目前已栽培于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图 1 示意水杉化石在北半球部分地区的
分布,图 2 示意不同地质年代水杉化石分布的北界。据此完成 15~16 题。
15.推测古近纪北半球冷暖变化特点
A.冷干→暖湿→冷干 B.暖湿→冷干→暖湿
C.气候持续转暖湿 D.气候持续转冷干
16.推测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的原因
A 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B.全球气候变冷的影响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作用D.温带气旋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从一定意义上说,汽车工业是最具全球化的产业之一。汽车生产企业以汽车新车型开发、
技术革新和汽车营销为主,已实现零部件全球采购,并在世界不同地区开设汽车组装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力打造“川渝新能源车生态圈”,目前川渝两地的汽车产业链韧性
已显著增强,共集聚 600 余窣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近 300 家汽车相关软件
企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3 大系统 12 大总成 56 个部件已实现全覆盖。下图为汽车工
业的产业链示意图。
(1)分析汽车工业的全球生产体系对川渝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有利影响。
(6 分)
(2)结合汽车工业的产业链示意图,说出汽车工业对川渝地区的区域发展有哪些
带动作用 (3 分)
(3)川渝地区“川渝新源车生态圈”以汽车产业集群化的模式发展,说出这种发
展模式的好处。(4 分)
(4)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5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玛旁雍错湖面海拔约 4500 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 168.3 毫
米和 2197.4 毫米.历史上玛旁雍错与拉昂错同属一外流湖,第四纪时气候变暖二
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现今,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目前,拉昂错
已为咸水湖,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仍为淡水翻,被称为“圣湖”。
(1)分析玛旁雍错蒸发量大的原因。(6 分)
(2)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描述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由合到分的演变过
程。(4 分)
(3)分析当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4 分)
(4)推测玛旁雍错未来的盐度变化,并说明你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
盐度稳定。(4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部、祁连山北麓。下图示意石
羊河流域及 1970——2018 年石羊河流域平原区耕地面积和天然绿洲面积
年际变化特征。近年来,当地在绿洲恢复过程中,充分考虑绿洲边缘地
区水资源承载力,采用低覆盖度治沙工程,营造了适宜当地天然植被恢
复的固沙植被 , 使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1)简述石羊河流域平原区耕地面积和天然绿洲面积的变化趋势。(4 分)
(2)近年来,石羊河下游区地下水水位埋深不断增大,试分析原因。(6 分)
(3)阐述近年来当地绿洲边缘地区采取低覆盖度治沙工程的有利影响。(6 分)
长郡中学 2025 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合题目要求的)
1.C
2.B
3.A
4.C
5.A
6.B
7.D
8.D
9.B
10.A
11.B
12.A
13.C
14.B
15.B
16.B
二、非选择题 4 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1)促进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汽车零部件实
现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川渝地区汽车工业的发展;学习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的升级;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汽车企业获
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效益。(任答 3 点给 6 分)
(2)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保险、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任答 3 点给 3 分)
(3)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益。(4 分)
(4)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1 分)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
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1 分)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1 分)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1 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1 分)
18.(1)(与拉昂错相比,)水域面积较大,可蒸发水量较多;(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
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地处内陆地区与喜马拉雅山脉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高原地
形;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速蒸发。(任答 3 点得 5 分)
(2)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1 分)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
区堆积,(1 分)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1 分)加之蒸发量大,湖泊面积缩小,(1 分)使得
两湖由合到分。
(3)湖泊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支流多,汇水面积大,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
用;有季节性水道连接拉昂错湖,起排盐作用;盐分累积时间有限。(任答 2 点得 4 分)
(4)套代:逐渐变高。(2 分)不同意。理由: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1 分)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
少。(1 分)或同意。理由: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带来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
生产生活;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任答 2 点
得 2 分)
19.(1)平原区灌溉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流域内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4 分)
(2)灌溉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灌溉用水增多;下游区地下水补给水量大幅减少,大量挤占下
游区天然绿洲生态水
量,致使下游区灌溉用水逐年加大,地下水开采量过大,导致地下水水位埋深不断增大。(6
分)
(3)植被覆盖率低,需水量较少,有助于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植被覆盖相对提升,有助于
改善土壤条件,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低覆盖率植被能够减少人工、树木成本支出,且达到
较好的治理效果。(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