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土地政策?所有制形式是什么?
建国后为什么还要实行土地改革?
导入新课
农民土地所有
地主土地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
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 地 改 革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认识到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唯物史观)
2、以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依托,分析土地改革开展的原因和重要意义;了解土地改革对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学生根据土地改革的原因推导土地改革的意义,加强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加深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提升历史解释的水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土地改革,理解其对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认识到党的政策纲领在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是真的为了农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家国情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背景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状况 占全国 农户总数量 占全国
耕地比重
地主、富农 不足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地主富农私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大多无地或少地。
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材料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中国
印度
亚洲
1949年中国、印度、亚洲人均国民收入对比
27美元
57美元
44美元
③国家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④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土地改革的背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6.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
①根本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②直接目的: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地区:新解放区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实质: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生产关系的调整: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标志土地改革开始
7.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8.具体做法:
(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分给地主一份,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孤立地主阶级(特点)
开会斗争地主
拔出地主地界碑
分到了土地、耕畜和农具
注意:只改变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二者都是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注意:土地私有制性质没有改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9.具体做法
没收土地烧毁旧地契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分到了土地、耕畜和农具
斗地主
翻身农民在丈量土地
进行合理分配土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材料: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P14相关史事,分析“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和“保护富农”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减少改革阻力,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
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农民分到自己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0. 土地改革的结束
(1)时间:1952年底
②约3亿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其他生产资料以及房屋等。
(2)结果:
①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③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被免除。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
▲ 1959年8月10日,农奴将乌拉差役、高利贷、卖身等文契投入熊熊烈火。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从此获得翻身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材料:相关史事(P16)
特点
中心任务
意义
西藏
民主改革前
西藏
民主改革后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从土地所有制方面
项目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分配形式
是否有剥削
相同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
地主剥削农民
都是土地私有制(从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农民占有土地
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
不存在剥削
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
①彻底摧毁存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农民领得土地证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从农民地位方面
“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3.国家经济发展方面
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材料: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
思考: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那么,它为何能顺利完成呢?
国家政权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人民民主专政)。
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中的正确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
土地改革工作的得力、细致。
符合广大农民的要求,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
(1)国家性质:
(2)决策:
(3)土地政策:
(4)工作实施:
(5)人心向背:
合作探究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打土豪,分田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启示:制定政策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符合国情。
拓展延伸
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之间的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为土地改革的开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49年
1951年
1950—1953年
1950-1952年
第一届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筹备
建立
巩固
政治上:西藏解放
军事上:抗美援朝
经济上:土地改革
第一单元体系建构
新中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国家赢得独立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保家卫国,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土地改革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阻碍发展(根本)
农民迫切要求改革以获得土地(直接)
时间
1950年-1952年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
意义
农民分到土地,真正获得解放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随堂训练
1.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2.下表反映了1947-1952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减租减息
B.土地改革
C.土地改造
D.改革开放
B
随堂训练
3.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
4.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