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素养培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素养培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07: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素养培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54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古代劳动人民真是wěi dà( )。他们凭借自己的zhì huì( )和才干,shè jì( )并建造了桥梁,发明了造纸术等,chuàng zào( )了新的文明,促进了人类shè huì( )的进步。
2.词语练习。(4分)
(1)用四字词语代替画线部分。(2分)
①圆明园是一座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的皇家园林。 ( )
②这个村的村民培育的西瓜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真是惹人喜爱。
( )
(2)填写AABB式词语。(2分)
①天津小笼包的皮如婴儿娇嫩的肌肤,透过外皮儿,你能 地看到里面的汤汁儿。
②春节到了, 欢天喜地地迎接新年的来临。
3.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鲜(xiǎn) 前爪(zhuǎ) 一乘轿子(shèng)
B.店铺(pù) 都城(dū) 马笼头(lǒng)
C.便宜(pián) 积累(lěi) 切断(qiē)
D.咖啡(jiā) 档案(dàng) 税务局(shuì)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乡(另外的;别的) B.举世闻名(提出)
C.倍思亲(加倍) D.名扬中外(传播出去)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
C.“中医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听。
D.《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王维。
(4)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菜萸少一人。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难道老师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改为陈述句)(2分)
(2)仿照例句,用上加点词语续写句子。(3分)
例: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大课间的校园可真热闹:
……
(3)假如你是导游,请用上下面的词语,向游客简单介绍一下赵州桥。(5分)
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
5.根据本单元内容填空。(10分)
(1)丽丽要去上书法课,她需要准备 、 、 、砚;丽丽的爷爷是一位中医,他坐诊时要做到望、 、 、 。
(2)张叔叔是市里有名的文人,他 、 、 、 样样精通。(填“雅人四好”)
6.三年级(1)班近期开展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回答问题。(13分)
(1)除了清明,你还了解哪些传统节日 请填表。(6分)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正月十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2)下列诗句所反映的节日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请你阅读纸杯灯笼的制作过程,把纸杯灯笼的制作步骤补充完整。(4分)
先把纸杯的侧面剪成等宽的长条,再把另一个纸杯的底面剪下来,并把底面边缘剪成与侧面长条等宽的小条。然后在两个底面中间穿上一条绳子,把两个部件连接起来。接着用胶水将侧面的部分粘好。最后装上穗子,绑到灯杆上。一个纸杯灯笼就做成了。
剪纸杯→( )→( )→装格子绑在灯杆上
二、阅读理解。(21分)
(一)老北京的春节(节选)(11分)
老合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成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连,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益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的是用麦苗做成的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有删改)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冷清——( ) 悲伤——( )
2.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用“ ”画出。(1分)
3.从短文中,你了解到老北京的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找出三个写在下面。(3分)
4.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庙会的原因是什么 用“ ”在选文中画出来。(2分)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3分)
(1)大年初一和除夕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 ( )
(2)春节的高潮是除夕。 ( )
(3)除夕和元宵节都很热闹,不同的是除夕没有月光,元宵节时明月当空。( )
(二)粽 子(10分)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粟子、切鱿鱼丝、浸冬菇。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火把粽子放到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也彻夜不眠,守在灶边,不断地往火里添柴,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bìn)发被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想起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足足嘶叫了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她把粽子从锅里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分成几份,搁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孩子们吃。
棕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别人学她,总学不成。因为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种“材料”——耐心与爱心。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家婆做粽子的过程。(4分)
备料、包粽子→ →
2.除了短文描写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外,我还了解到的中国传统节日有
等。(写出一个,本试卷中提到的除外)(2分)
3.短文中提到了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凌晨一时”“天泛鱼肚白”“十个小时”等,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分)
三、习作表达。(25分)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某一座建筑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它的特点来。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伟大 智慧 设计 创造 社会
2.(1)①名扬中外②形态各异(2)①清清楚楚②家家户户
3.(1)C(2)B(3)C(4)B
4.(1)老师值得我们尊敬。 (2)示例:有的同学在做游戏,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打篮球(3)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赵州桥。世界闻名的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液河上,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此桥修建得十分雄伟、美观,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而鲁班、张果老的传说更增添了赵州桥的文化底蕴。
5.(1)笔 墨 纸 闻 问 切(2)琴棋 书 画
6.(1)从上到下:元宵节 猜灯谜、赏花灯、吃元宵 端午节 五月初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2)A(3)穿绳子 粘侧面
二、(一)1.热闹 快乐
2.画出的: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
3.拜年、看灯、吃元宵。
4.画出的: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5.(1)√(2)×(3)√
(二)1.煮粽子、摆凉 分粽子
2.示例:中秋节
3.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我体会到了家婆做粽子用时很长,家婆做粽子时的不辞辛劳和耐心十足,以及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三、[习作指导]
1.选取一座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来写。
2.对建筑物的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等。
3.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及功用。
4.叙述时力求有条理,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