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冶中学 酒建锋
学习目标
1、掌握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有关文学知识。
2、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3、理清故事情节,探究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学习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探究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学习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旨
温馨提示
本节课结束时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明星”和“最佳表现小组”,分别予以10分和30分的奖励,课堂就是每一位同学梦想的舞台。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阔,让我们的心灵在课堂上自由飞翔,勇敢挑战自我吧!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白板展示一组“狼”的图片,学生观看。
2、 交流: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
3、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蒲松龄的《狼》,认识狼的本性。
4、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读一读。
二、 检测展示
1、文学常识(课件出示,学生三人板展,其他写在练习本上。待学生完成后校对改正,最后读一读。)
蒲松龄(1640—1715)字 ,一字 ,别号 ,世称 , 朝山东淄川人。《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文言短篇 集,共491篇。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三个大组每组四个,四人次口头解答。教师点击出示答案。全部完成后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屠大窘 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一狼径去
屠自后断其股 狼亦黠矣
乃悟前狼假寐 恐前后受其敌
止有剩骨 一狼洞其中
3、翻译下列句子(学生抢答。教师点击出示答案。全部完成后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场主积薪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 合作探究
(一)梳理情节
1、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 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 → 狼 → 狼 → 狼 → 狼
(学生读课文自主探究,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课堂展示。)
(二)探究形象
请用如下句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屠夫。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 的狼。
(学生读课文自主探究,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课堂展示。教师板书。)
(三)发表感悟
好的故事常常能引发人的思考。从本文所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1学生思考,畅所欲言;
2教师小结,思路点拨(从不同的角度生发不同的启示)
(四)体会结尾
齐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交流:1本句的表达方式是哪种?(议论)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四、 展示积累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狼”的成语、谚语、俗语及故事,做好一定的积累。
五、 回归本真
文人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狼的相关资料,学生依据资料和自己的了解交流看法)
六、 教师寄语
虽然,过去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凶猛、狡 ( http: / / www.21cnjy.com )猾、贪婪”,但是今天狼的形象却在悄悄起着变化,人们将它的形象转变成为“野性、团结、激情、坚忍、挑战”的新形象。大家还要“与狼共舞”呢。
动物都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
最后请大家记住狼毕竟有凶残的一面,当人的生命受到狼的威胁时,我们无可奈何只好杀死狼。
教学反思
课改后,教师的确注重了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质疑,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但有几位教师真正地把教学活动指向了学生的问题呢?绕来绕去,往往还是回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因为教师觉得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通过这一次教学,我更切肤地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认知、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有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学习是自我实践的过程,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又不断的生成新的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应是学生自主的行为,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试想:一个婴儿学走路的时候,是父母教会的,还是自己经过无数次的摔倒、体验学会的呢?虽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但毕竟是他们自我感知的,自我提出的。自己提问题还要靠自己解决,这才回归了教学的主体。在整个痛苦的磨合过程中,我对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