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9 16: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25分钟 100分)
【课时目标】
基础达标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途径,认识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
素养突破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树立全球史观,培养关注国家、民族的人文精神
【课时必刷】
【基础训练题】
1.(8分)1493年9月24日,哥伦布率船队前往新大陆,随船载运了1200余名自愿移居到新大陆的手工工匠、律师、商人、教士、贵族和军人。材料表明 (  )
A.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大陆
B.新航路开辟助推人口迁移
C.哥伦布航海得到政府支持
D.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人数少
2.(8分)下表内容为高一(4)班围绕“新航路开辟”讨论后的结论。根据表中内容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甲组 乙组
1.屠杀印第安人 1.开发美洲
2.直接掠夺财富和特产 2.推广先进生产方式
3.掠夺土地 3.传播先进文化
4.灭绝一部分动物品种 4.将美洲带入世界
5.传播疾病
A.美洲新大陆经济很落后
B.世界各国开始经济往来
C.殖民者推动了美洲发展
D.新航路开辟有双重作用
【素养提升题】
3.(8分)观察下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中程”运输的主要是 (  )
A.瓷器 B.枪支 C.黑人 D.贵金属
4.(8分)据统计,从1545年到1800年,美洲出产了13.3万吨白银,其中约75%被运往欧洲。欧洲则将掠自美洲白银的40%左右运往亚洲,主要运往中国和印度。这表明当时 (  )
A.中印两国主导了世界白银流动
B.欧洲商品在美洲畅销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D.世界市场在不断扩大
5.(8分)史料记载,英国利物浦1709年的船舶进出口吨位为27 210吨,1723年为37 233吨,1750年达到65 000吨,1760年为100 000吨,1770年突破140 000吨。为利物浦船舶进出口吨位急剧增长提供最有利条件的是 (  )
A.英国参与了奴隶贸易
B.葡西两国的日益衰弱
C.英国发展为殖民帝国
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情境创新题】
6.(8分)15世纪末,西欧黄金储量约为55万公斤,16世纪增加到110多万公斤,同时白银储量也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00多万公斤。这一现象导致 (  )
A.西欧封建主势力增强
B.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
C.世界主要商路的变化
D.世界商业贸易大扩张
7.(8分)随着殖民征服的推进,宗教力量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出来。传教士试图以“最小的武力”开疆拓土,他们引诱印第安人居住在教会周围并接受基督教教育。教会还举办慈善事业,如创办收容所、孤儿院、育婴堂、医院等。由此可知 (  )
A.殖民扩张旨在输出文化
B.西欧文明具有包容性
C.印第安文化被完全同化
D.文化殖民具有隐蔽性
8.(8分)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  )
A.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
B.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C.美洲地区原有的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9.(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摘编自[意]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远航的真实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影响。
参 考 答 案
1.B 根据材料信息“载运了1200余名自愿移居到新大陆……军人”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开辟了前往美洲的新航路后,1493年又航行去美洲,这次还随船载运了一些移民到美洲,B项正确。哥伦布于1492年就已到达美洲大陆,A项中的“首次”表述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哥伦布航海得到政府支持,排除C项;D项结论在材料中无法说明,排除。
2.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表格中甲组形成的观点主要表现的是欧洲殖民者罪恶的一面,乙组形成的观点主要表现的是殖民者给新大陆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3.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换买黑奴,这是“出程”,接着,满载黑人的运奴船到达美洲,这叫“中程”,最后,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这叫“归程”,C项正确。瓷器不是三角贸易运输的货物,排除A项;枪支是“出程”运输的货物,排除B项;贵金属是“归程”运输的货物,排除D项。
4.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545年到1800年,西欧国家在早期殖民活动中,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将其近半数用来购买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商品,这说明当时世界市场在不断扩大,D项正确。当时主导世界白银流动的是西欧国家而非印度和中国,排除A项;欧洲商品在美洲畅销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欧洲用白银购买中印等亚洲国家的商品,不能说明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排除C项。
5.D 由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材料所述的现象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沿岸,英国作为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由此促进了其海外贸易的发展,船舶进出口吨位的增加也是必然的现象,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6.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增长的金银储量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美洲、非洲掠夺而来的,这些从美洲、非洲掠夺来的金银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导致封建主势力日益衰弱,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两项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产生的现象,均排除。
7.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传教士让印第安人接受基督教,还为他们建立医院和慈善机构,这实际上是一种殖民方式,通过文化输出进行殖民侵略,比战争、掠夺更具隐蔽性,D项正确。文化输出的目的是殖民扩张,A项倒置因果,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8.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后,美洲和欧洲之间的物种进行了交流,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物种跨区域大范围交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物种交流,未涉及美洲的族群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美洲的社会体系的影响,排除C项;在此之前世界文明就呈现出多元发展,且材料与维护世界多元文明格局无关,排除D项。
9.(1)真实目的:传播天主教;获得金银财富;开拓新市场(或把美洲变成西班牙殖民地)。
客观条件:地理知识的丰富;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影响:欧洲的商人、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形成了世界市场的雏形;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