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9 16: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25分钟 100分)
【课时目标】
基础达标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内容,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素养突破 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认识科技创新给近代世界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增强现代科学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
【课时必刷】
【基础训练题】
1.(8分)有学者认为,1750年英国的劳动力价格是法国、意大利的1.7倍,英国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使得机器替代人工变得有利可图,这催生了瓦特改进蒸汽机。该学者意在强调工业革命的发生是源于 (  )
A.工人要求提高待遇
B.企业追求更高利润
C.政府平抑市场物价
D.国家解决就业问题
2.(8分)1804年,特里维西克把瓦特的蒸汽机用到运输工具上,造出了世界上首辆可以实际运作的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第一条铁路通车。到了19世纪中期,铁路网已经覆盖了整个欧洲。铁路的迅猛发展 (  )
A.开启了技术变革的连锁效应
B.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C.刺激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
D.实现了欧洲经济的同步发展
【素养提升题】
3.(8分)下表所示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俄等国的相关史事。据此可知 (  )
国家 重大措施
美国 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普鲁士 宰相俾斯麦促成南德诸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实现合并
日本 明治天皇颁布“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等法令
A.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趋同
B.各国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C.国家元首享有立法大权
D.深化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
4.(8分)德国人西门子集工程师、发明家、大企业家多重身份于一身,创立了著名的西门子公司。此外,他还于1886年创办了国立物理技术研究院。这说明德国 (  )
A.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B.科学与技术关系密切
C.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D.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
【情境创新题】
5.(8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企业家韦奇伍德对他的陶瓷厂进行了新的管理调整。他发明了原始的计时上班系统,用铃声召集工人,工人必须准时上班。他还雇用专门的生产主管提前上班并分配好工人的工作。这些举措 (  )
A.推动了工业生产管理规范化
B.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
C.有利于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化
D.使生产分工更专业高效
6.(8分)在英国,高顶礼帽最初是上流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19世纪20年代,高顶礼帽开始向民间传播,到了19世纪中叶,它已普及至所有的社会阶层。在1861年拍摄的照片中,10个英国人中有7人戴着高顶礼帽。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  )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阶级关系的模糊 D.世界文化的交流
7.(8分)19世纪70年代,法国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不到3人,其中雇佣1-2人的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而雇佣1000人以上的企业只有100多家。这种状况 (  )
A.妨碍了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B.导致工业资金的严重匮乏
C.限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
D.影响了工业劳动力的供应
8.(8分)1788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40%以上,工业和建筑不到21%;到1850年,农业降为21%,工业和建筑上升为35%,交通运输的比重从不到12%上升到19% 。法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相对缓慢,1789年,农业的比重占法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9% , 1859年仍占45 %,在此期间,工业的比重从18%上升到30%。19世纪下半叶,法国在工业世界降至第四位。这说明 (  )
A.文化氛围制约工业进步
B.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
C.经济结构影响经济发展
D.制度革新推动经济发展
9.(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之后,在原有重商主义思想下实施的关税保护政策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它阻碍了英国以廉价的工业品打入世界市场的步伐,此外某种程度上由于英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欧洲其他国家也采取了高关税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工业资产阶级于19世纪初起展开了剧烈的斗争,促使英国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
——摘编自张婷《浅析英美的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1861年,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之际,美国出台了《莫里尔关税法》,对美国国内不能生产的所有商品,如咖啡、糖和茶叶等征收高关税。此后,1862年和1864年关税法进一步提高了莫里尔法案中确立的税率。1870-191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5%,远高于英国的1.9%;1870-1913年,美国的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4.9%,而英国则为2.8%。美国愈来愈担心国际经济地位衰退的英国会实行过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此在1913年的《安德伍德关税法》中略微降低关税,希望其他国家跟进。
——摘编自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 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前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参 考 答 案
1.B 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使得机器替代人工变得有利可图,这催生了瓦特改进蒸汽机”可知,该学者强调机器的诞生是因为资本家想要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2.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欧洲的陆上交通状况,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项正确;技术变革的连锁效应首先发生在棉纺织领域,A项错误;当时火车以煤炭为燃料,石油化学工业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是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中心,欧洲经济并非“同步发展”,D项错误。
3.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解放了黑人,维护了国内环境的稳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俄国废除农奴制则为资本主义革命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普鲁士通过统一获得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资本主义主要国家深化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D项正确。美国是联邦共和制,俄国此时还是沙皇统治,普鲁士是君主立宪制,日本采用君主立宪制,各国政体模式并不相同,排除A项;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在20世纪初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
4.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门子既创立了公司,又积极创办科研机构,这体现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A项错误;材料缺乏对各国科技力量的比较信息,无法得知德国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5.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工厂主对工厂工人的管理,涉及上班时间、召集工人、分配工作等,这些举措推动了工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A项正确。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材料提及的是对工人上班时间和工作的管理,这有利于推动工业生产规范化,但不一定有利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体系化,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让生产主管提前分配好工人工作,这和生产分工并无关联,排除D项。
6.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阶层的流动,逐渐淡化了阶层意识,推动了高顶礼帽向各阶层的推广,A项正确。启蒙运动率先在17世纪的英国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阶级关系的模糊是这一变化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高顶礼帽是英国本土的文化现象,不涉及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传播,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小企业数量多,大中型企业较少,企业经营分散,这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工业资金匮乏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法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并不会因小企业数量的多少而被限制,排除C项;法国小企业数量多并不是影响工业劳动力供应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
8.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的经济结构比法国的经济结构要合理一些,法国由于农业占比较大,导致其在19世纪下半叶在工业世界降至第四位,这说明合理的经济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发展,C项正确。材料对比了英法两国的工业结构,文化氛围、市场需求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两项;英法两国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制度差距不大,且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9.(1)变化:由贸易保护政策转变为自由贸易政策。
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机器大工业兴起;重商主义导致国际关税壁垒高筑;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英国海外市场的拓展,不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积极推动经济政策调整。
(2)变化:由不断提高关税税率到有限降低关税税率。
影响: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关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有利于美国开拓国际市场,保障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无力从根本上改善国际贸易环境,无法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体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