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9 16: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25分钟 100分)
【课时目标】
基础达标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素养突破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感受革命领袖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通过对巴黎公社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巴黎公社革命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课时必刷】
【基础训练题】
1.(8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人运动从破坏机器发展到有意识地进行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这反映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 (  )
A.动摇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B.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C.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D.基本摧毁了资本主义制度
2.(8分)19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其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并以宣传和示范的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应该是 (  )
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素养提升题】
3.(8分)《共产党宣言》宣称:“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段话阐明了 (  )
A.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必然性
B.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
C.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的方式
D.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4.(8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到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其意在说明 (  )
A.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斗争意识
B.资产阶级正在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C.无产阶级需谋求各国间的合作
D.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压迫
【情境创新题】
5.(8分)《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随后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提出“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它的宗旨是追求下议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材料体现出 (  )
A.该运动侧重于提高经济待遇
B.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觉悟
C.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难性
D.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6.(8分)1871年,巴黎公社的政论家昂利·布里萨克在《公社报》上撰文指出:与工人、手工业者和职员一样,农民同样是资本家和特权者的可怜的奴隶。其意图是 (  )
A.强调农民受到残酷剥削
B.争取得到农民阶级支持
C.反思巴黎公社内外政策
D.维护广泛的革命同盟军
7.(8分)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  )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8.(8分)下表所示为《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至1889年的主要版本情况。这反映了 (  )
德文版 法文版 俄文版 英文版 西班牙文版 丹麦文版
21个 11个 12个 8个 4个 3个
A.马克思主义成为德国思想主流
B.无产阶级政党的普遍建立
C.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世界工人运动走向了高潮
9.(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摘编自1895年恩格斯《<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材料二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上一切表明,在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并提高到新的水平。到了19世纪80年代,建立了28个党,并涌现出一批有威望的工人运动领袖。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出席大会的有22个国家的工人代表,大会宣告了第二国际成立。
——摘编自伍德昌等《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概论(第四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特点并说明取得的具体成果。
参 考 答 案
1.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欧洲无产阶级运动从破坏机器发展到有意识地进行斗争,这说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正确;此时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动摇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摧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与史实不符,排除A、D两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尚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B项。
2.D 根据材料“19世纪初”“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以宣传和示范的方法来实现其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空想社会主义有关,故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3.C 根据材料信息“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可知,《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真正获得解放,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排除B项;材料并未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4.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无产阶级受到各种压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为了突出无产阶级因受到多种压迫而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各国无产阶级谋求合作,排除C项。
5.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工人阶级有组织、有明确的民主权利要求和政治改革主张,体现了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觉悟,B项正确。“该运动侧重于提高经济待遇”与材料中的普选权和追求下议院的彻底改革不符,排除A项;当时英国不存在封建专制,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排除C项;“议会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表述有误,内阁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向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排除D项。
6.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昂利·布里萨克指出,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一样,都受到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巴黎公社受到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其意图是争取得到农民阶级对公社的支持,故B项正确;强调农民受到残酷剥削属于现象,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巴黎公社对内外政策的反思,排除C项;巴黎公社没有建立起广泛的革命同盟军,因而也就谈不上维护,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这个断裂因为历史的连贯性而被打断,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宣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新世界,颠覆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法则,A项正确。工业革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巴黎公社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欧文(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进行了尝试,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封建保守势力无关,排除D项。
8.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了不同的文字版本,这从侧面反映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C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德国其他思想的传播情况,无法判定马克思主义是德国思想主流,排除A 项;材料描述的是《共产党宣言》的不同版本,没有说明无产阶级政党建立,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定世界工人运动走向了高潮,排除D项。
9.(1)斗争方式:合法斗争(议会斗争)。
时代背景:欧洲经济发展状况未达到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改革和代议制的完善,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无产阶级生活改善,阶级矛盾缓和。
(2)新特点:走向联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具体成果: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成立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党不断涌现,成立了第二国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