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4.2.3合理营养与 食品安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引导学生重视饮食问题,关注食品安全,提高健康意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因此,该章节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学分析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营养均衡对于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掌握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一章节通常从学生日常饮食习惯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合理搭配原则,强调多样化饮食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的关键作用。同时,教材还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包括识别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掌握正确的食品储存与加工方法,以及预防食物中毒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健康、安全的饮食选择。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还能提升解决实际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需要了解平衡膳食宝塔及其五类食物分类(油脂类、奶类和豆类、鱼、肉、蛋类、蔬菜、水果类、谷类),并知道如何做到平衡膳食。 识别食品安全隐患:学生需要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防腐剂、增味剂、农药等),以及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污染、食品变质等),并学会识别食品中的安全隐患。 教学难点: 1.设计合理营养的食谱:根据平衡膳食宝塔,能够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这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充满实用价值。学生普遍对食物的选择和营养搭配有一定的好奇和兴趣,但往往缺乏系统的营养知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学会识别并避免食品安全隐患,逐步建立起科学的饮食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还需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一节的核心知识点。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 树立合理营养的生命观念:理解合理营养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平衡膳食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 培养食品安全意识:认识到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树立防范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意识。 2.科学思维: 运用科学思维分析营养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问题,如判断食物的营养价值、识别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等。 批判性思考食品安全问题:对于食品安全信息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能够基于科学证据做出判断。 3.科学探究: 开展营养摄入的探究实践:通过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营养摄入调查或实验,了解个人或群体的营养摄入情况,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4.社会责任: 传播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向家人、朋友传播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活动: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活动,如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为维护公众健康贡献力量。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理解合理营养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平衡膳食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
探究能力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
科学态度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向家人和朋友传播健康饮食的理念和方法,共同促进社区的健康水平。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同学们都爱吃的方便面话题来导入本节课。接下来开始介绍本节课第一部分的内容,合理营养。首先介绍合理营养的概念。对概念进行剖析。接下来分析图片解析图片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接下来观看饮食宝塔视频。然后同学们分析讨论对照准则,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到了本节课第二部分的内容,食品安全。首先观看相关视频,其次和同学们讨论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情形。向同学们介绍有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最后呼吁同学们要节约粮食。共创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流程 方便面情景导入 合理营养概念 分析图片做法 观看膳食宝塔视频 探讨食品安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入 你们喜欢吃方便面吗?方便面能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 经常以方便面一类的速食食品代替正餐,不能满足合理营养的要求。 学生观看视频并积极参与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知识探究 合理营养 食品安全 合理营养 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的种类要齐全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合适(不多也不少,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请你分析下面一组图片,然后与同学们讨论图片中所示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道理。 做法错误,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缺乏蔬菜中的维生素C会影响牙龈健康,进而导致牙龈出血,因为维生素C对维持牙龈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做法错误,少吃饭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身体无法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进而可能引发低血糖晕倒现象,体现了食物是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来源。 做法错误,没吃早饭会导致血糖降低,身体缺乏能量供应,从而引发头晕眼花等低血糖症状,说明规律饮食对维持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做法错误,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钠离子含量,促使血液渗透压升高,长期如此易导致高血压,说明合理控制盐分摄入是维持健康血压的关键。 做法错误,偏爱饮料和油炸食品如炸鸡汉堡,忽视水分和均衡营养摄入,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说明均衡饮食和充足水分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分析·讨论 对照准则,检查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指南》提出了针对一般人群的八条准则: 针对学龄儿童(指从6周岁到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指南》又增加了五条准则: 你和家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上述准则 哪些做得比较好 哪些还需要改进 食品安全 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有哪些情形呢? ①不能吃有毒的蘑菇。 ②禁止违法食用野生动物。 ③不要吃发霉的食物。 ④若你有过敏史,一定要特别留意食品包装上的过敏原提示信息。 ⑤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有效减少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 分析·讨论 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 课前收集几种食品的包装并带到教室。仔细阅读包装上的文字。 ①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厂家地址等内容。 ②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根据食品包装袋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或保质时间进行推算,就可以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③购买蔬菜、水果、鱼等非预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可以知道蔬菜的新鲜程度。购买鱼肉时,要看它们的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新鲜程度。买肉时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作答 学生和老师一起梳理知识点。记录重点笔记。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能力。
课堂 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学习了如何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关注了食品安全这一不可忽视的话题,了解了识别安全食品的基本方法以及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好第一关。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进一步巩固新知。
作业 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制订一个营养合理、行之有效的膳食计划。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