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导入新课汉末魏晋时期,文人的诗歌创作开始有意识地向民歌发展,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走向成熟。之后被南朝的萧统选编一起的《古诗十九首》更是五言诗成熟的重要标志。汉魏晋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汉魏晋五言诗的特点,品味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品味《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叠字的表达效果,培养和提高诵读古诗的兴趣。?????
3.学习《短歌行》,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及建功立业的心情。?????
4.学习《归园田居》,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了解陶渊明诗歌平淡、朴素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重点和难点:?????
1.《迢迢牵牛星》中用平凡的意象表达的刻骨铭心的感情。?????
2.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3.体悟《归园田居》中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肺,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七夕——中国的情人节 汉乐府民歌主要的特色与成就第一,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二,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
第三,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第四,汉乐府民歌表现了生动活泼的想象力;
第五,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型:杂言体和五言体 。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迢迢牵牛星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两句:以牵牛、织女起兴,点明了描写的对象。用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借喻人间夫妻相处异地、不得相聚的现实生活。
中间四句:描写织女。表层意义是描写织女的悲伤情状,因为与牛郎不得相聚,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深层含义则是暗示多情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末四句:交代了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鉴赏解读译文赏析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明亮的织女。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一扎一扎地穿梭纺织。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又有多远?仅仅是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主题把握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以牵牛、织女两星为题,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织女星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2、连用六个叠音形容词,增加音乐美、节奏美,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如“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纤纤”状素手之美,“札札”状机杼之声,“盈盈”写水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含情的样子。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乞巧歌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短歌行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及作品背景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众人评说】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三国志》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 ——《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 ——《史通·探赜》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自我评价: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 人称王。 ”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表现出明显的拥刘贬曹笔法。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
——苏轼《前赤壁赋》关于《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为四言乐府诗,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短歌行》实际上是一曲“求贤歌”、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忧思天下和渴求贤才的宽广胸怀。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多?人生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比:以“朝露”易干比喻人生短暂,感慨壮志未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令我沉思低吟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如果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隆重款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皎洁在天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运行?我的忧愁来自心中,至今不能断绝。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心中惦念着往日情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月当空星辰稀少,乌鹊展翅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背景:东汉末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年事渐高的他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才致力于建功立业。 主题: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见功立业的情怀。艺术特色 ①全诗融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把对社会生活的描绘与主观思想上的苦闷忧郁情绪的抒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深远,气韵沉雄,想像丰富,感情充沛。②用典贴切。事典语典交互使用,均能切合诗之主旨。事典如周公吐哺,语典如《诗经》语句的引用,均能贴切自然。归园田居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 ,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剧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在他41岁担任彭泽令才83天的时候毅然辞官归隐,过起了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死后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他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作者简介《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荫: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参考译文:
我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天性本来就喜爱山林。误落尘世的罗网中,已有三十年。
笼中的鸟怀恋着旧日的山林,池中的鱼思念着从前的水潭。
我在南边的野地间开荒种地,为了清贫自守回归园田。方圆十几亩的宅基地上,有茅草房八九间。榆树和柳树遮蔽了房后的屋檐,桃树和李树排列在堂屋之前。远处的村落模糊不清,村落的袅袅炊烟依稀可辨。狗吠声从深巷中传来,鸡鸣声传自桑树的顶部。
门庭没有世俗的杂务,在空寂的屋子里心境悠闲。我曾经长久地被囚禁牢笼里,今日才得以回到大自然。归 园 田 居摒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近景 远景一、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研究、思考、讨论恬静幽美、清新喜人 动静结合、和谐成趣 朴素自然、平静安详 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小结 《归园田居》共有诗五首,表达了他的归隐心情及对乡居生活的感受。这组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是这组诗的第一首。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对他人生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决心归隐农村。全诗描述了作者由官场回归农村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感受,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