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二节 第2课时
呼吸的全过程
1.能概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
2.运用肋骨和胸腔运动模型,说明胸腔内气压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1.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也称呼吸。
思考:外界的气体如何进入肺部?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请大家将双手放在胸部,做一个深深的吸气和呼气,你有什么感觉?
吸气时,胸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呼气时,胸部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肺通气是由胸廓和膈的运动引起的
肋骨
胸骨
肋间肌
脊柱
胸廓
2.胸廓组成:脊柱、胸骨、肋骨、肋间肌。
思考:呼吸运动是如何完成的?
依靠肋骨之间的肌肉(如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横径扩大和缩小。
什么原因使胸廓的横径扩大或缩小?
肋间肌
肋骨
肋间肌
肋骨
呼吸运动的模型1
演示
“胸骨”
“脊柱”
“肋骨”
“肋间肌”
“____”
“____”
“____”
“____”
气管
胸腔
肺
膈
呼吸运动的模型2
演示
讨论:
1.根据演示模型,描述肋间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肋骨的运动方向,分析说明胸廓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根据自己制作的模型,描述呼吸时膈肌的变化以及肺和胸廓的变化情况。
3.分析比较制作的模型与真实呼吸过程和胸廓结构的差异之处。
吸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
降低→气体进入肺
呼气: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
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
升高→气体排出肺
肺泡内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空气被呼出。
3. 呼吸运动原理:
肺泡内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空气被吸入;
胸廓变化 胸廓内 气体压力 气体进
出方向
肋间肌、 膈肌收缩
肋间肌、膈肌舒张
提升胸、肋骨
肋骨外展
膈顶下降
增
大
下降胸、肋骨
肋骨内收
膈顶上升
缩小
减小
增大
吸气
呼气
思考:
有同学说,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游泳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为什么?
某些女性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胸腰部束得很紧,这样做科学吗?为什么?
小资料
人工呼吸
根据呼吸运动原理,用力使患者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引起患者的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空气进出肺,以达到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目的。
人工呼吸正确步骤
?
?
外界空气
肺
血液
组织细胞
肺通气
呼吸
运动
1.气体交换原理
:扩散作用
思考:能否解释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原因?
(二)肺与血液之前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换气)
【小资料】
物质(包括气体)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叫扩散作用。
2.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氧气浓度>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浓度
肺泡二氧化碳浓度<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
肺泡周围
毛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3.气体交换的结果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部
毛细血管
静脉血
动脉血
O2
CO2
:静脉血 动脉血
?
?
外界空气
肺
血液
组织细胞
肺通气
呼吸
运动
肺换气
气体
扩散
思考:血液运输氧气的载体是什么?
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载体是什么?
(三)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血红蛋白
1.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2.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血浆运输。
(四)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保证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静脉血
动脉血
CO2
O2
静脉
动脉
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气体交换的结果
:动脉血 静脉血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细胞内氧含量<血液中氧含量
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
1.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变化:
动脉血
静脉血
思考
2.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进行排序:动脉血、静脉血、肺泡、组织细胞。
肺泡
动脉血
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含量:
>
>
>
CO2含量:
组织细胞
>
静脉血
>
动脉血
肺泡
>
思考讨论
肺通气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
组织细胞
呼吸道
肺
肺部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组织处毛细血管
空气
空气
氧气
氧气
氧气
氧气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呼出的
气体
呼出的
气体
肺泡与血液
的气体交换
1.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来自( )。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
B
2.人在溺水时,首先受到阻碍的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