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9.4 环境污染的防治
课时1 打赢蓝天保卫战
1.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知道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
2.了解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利用实验探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在发展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同时, 排放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污染。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环境标志
温室效应
酸雨蔓延
臭氧空洞
……
白色污染
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水污染
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如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
酸雨造成植物枯死
臭氧层破坏
空气主要污染物 主要来源
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CO) 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二氧化硫(SO2) 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气等
氮氧化物(NOx)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等
粉尘 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简称PM2.5) 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
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煤、石油中均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少量浅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取一根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点燃后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木条,振荡烧杯A,观察发生的现象。
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观察思考
实验现象:蘸有硫粉的木条在烧杯 B 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振荡烧杯 A 后,浅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结论:木条上的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伸入烧杯 B 后,二氧化硫逸出进入烧杯 A 中。振荡后,浅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而褪色。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现象表明二氧化硫将高锰酸钾还原,从而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AQI)
空气
质量报告
1. 空气质量指数
SO2 、NOx 、CO和颗粒物
分为六级,等级越低,AQI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示例
空气等级 污染指数(API) 质量状况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1 0~50 优 可正常活动 2 51~100 良 3 101~200 轻度 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户外活动
4 201~300 中度 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5 >300 重度 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引发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API越大,空气等级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API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空气四类主要污染物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治理?
污染物 主要来源 关于治理方法的建议
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治理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颗粒物
含硫燃料的燃烧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地面扬尘、煤燃烧排放的粉尘等
研制和开发清洁能源
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使燃料发生完全燃烧
设置遮挡设施、喷洒覆盖剂或水、硬化道路以及采用湿法作业
2. 酸雨的形成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
(2)二氧化硫是一种 的气体。
(3)实验3中紫色石蕊溶液遇二氧化硫显 色。
(4)集气瓶中水溶液的pH 7。
(5)pH 。
观 察 思 考
淡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红
小于
逐渐增大
(1) S + O2 SO2
点燃
(2) 2SO2 + O2 2SO3
尘埃
(3) SO2 + H2O H2SO3
(4) 2H2SO3 + O2 2H2SO4
(5) SO3 + H2O H2SO4
酸雨的危害
1. 为防治大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加强扬尘管控 B.使用清洁能源
C.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
2. 小冰参加学校科学实践活动,设计并组装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来监测校园里 的空气质量。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污染物的是( )
A.CO2 B.SO2 C.NO2 D.PM2.5
A
3.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C.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D.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B
打赢蓝天保卫战
空气污染指数
二氧化硫的检验
酸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