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
读读交流平台,看看其中介绍了哪种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画出关键词并作批注吧!
交流平台
如《军神》一文,从刘伯承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的话“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我们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语言描写
此外,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下来”,再到“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内心变化。
神态描写
结合本单元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说一说:你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
第10课的“‘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从对毛主席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中,我体会到他悲痛的心情。
第11课的“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从对刘伯承的动作描写中,我体会到他内心的坚定。
在其他学过的课文或课文读物中,你还从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在日后的阅读中,要注意运用这样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第一题的题目和句子,了解题目要求和任务。
结合本单元课文想一想:体会人物内心有哪些方法呢?
抓描写人物的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体验
自由朗读例句,思考:句子中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说一说:从三个例句中,你分别体会到人物怎样的感情?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
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我从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毛主席的悲伤、心痛。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我从对黄继光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中,体会到黄继光的坚定与勇敢。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我从对将军的动作、语言描写中,体会到将军复杂、感动的心情。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交流:在上面这些情景中,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有什么举动?表情可能是怎样的?会说些什么?
焦急地等人
焦急的心理
皱着眉头四处张望
打电话催促,催促时的语速可能很快,语气中充满了急切
不断看表、来回走动
失望的心理
脸上的表情可能是“神色黯然”
说话的语气可能是“声调低沉”
“有气无力”
期待落空
激动的心理
冲上前去紧紧拥抱
说话时语调高扬
久别重逢
大力握住对方的手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如果没有以上三种情景的体验,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其他情景来写。写完后大家交流一下,看看谁写得生动。
读一读第二题的两个句子,说说你从例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词句段运用
第二课时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
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沃克医生平时是“从容镇定”的,这次却“双手颤抖”“汗珠滚滚”,通过强烈对比,能体会到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时心里特别紧张。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平时“我”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能 “一笑而过”,这次却“无法释然”,从强烈的反差中,能体会到这件事一定非同小可。
两个例句有什么样的表达特点?
运用“一向……这次……”“平时……可是这件事……”等句式将前后紧密联系起来。
先写一个人平时的表现,后写这个人此刻不寻常的表现。
把有关平时表现的语句删去,对比原句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
手术台上的沃克医生,双手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你发现了吗?
以平时的表现作铺垫,更能突显此刻表现的特别之处。
结合例句,照样子说一说。
提示:
①先选定一个主题,如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在高手如林的比赛中获胜等。
②抓住一个人前后不同的表现,可以用一些句式将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
③要围绕同一类型的事来描述平时是怎样的、此刻又是怎样的。
书写提示
观察书写范例,看看这一部分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规范书写一篇文章
读一读范例旁边的要点提示,对照范例,你发现了什么?
标题和作者各占一行,都居中书写
每段要另起一行,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
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还发现,标点符号不顶格书写。
每行字要写在横格线的适当位置,不能压到线,字的间距要均匀。
按照书写格式,认真抄写书上的范文,写完后先自己对照看看格式对不对,再同桌相互交流,看看谁写得又对又好。
自由朗读古诗《凉州词》,读准字音和停顿。
日积月累
点击听范读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rèn
qiāng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了解作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边塞地区流行的一种乐器
《折杨柳》曲,寓意别情
根据之前学习古诗的经验,试着理解诗意。
放眼望去,黄河仿佛伸入了远方的白云之间,四下只有一片孤城和万仞山峰。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呢?即使是春风也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
诗 意
理解了诗意后,我们一起来根据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句蕴含的感情吧!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七言边塞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后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表达了戍边者思乡的愁怨。
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边塞荒凉的画面,体会诗中流露出的思乡的愁怨。
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字音读准,读出节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líng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了解作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春时节、花开之季
朋友要离开此地,在美好的春季前往扬州了。朋友乘坐的那一叶小舟驶得越来越远,最后只见长江蜿蜒地流向远方。
诗 意
这是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点明送行之地和友人的目的地,又说明了季节特征。后两句把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融入景色描写中,暗指诗人目送友人时的心潮起伏。
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逐渐远去的景象,感受诗人目送友人时的离情别绪。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两首诗,然后同桌之间,小组内互相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