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9 22: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人类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精子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 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 同源染色体上所有基因都互为等位基因 D. X与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因此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2. 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如图左侧是一张蝗虫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照片,研究人员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后得出右侧所示图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蝗虫性别为雄性 B. 该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最多有46条
C. 该照片是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D. 该蝗虫减数分裂I前期一个细胞中会出现12个四分体
3. 研究者在某些植物中发现了遗传密码“变异”的现象,即密码子的重新分配。如通常编码丝氨酸的“UCA”可编码其它氨基酸或成为终止密码子。这种遗传密码“变异”的本质是( )
A. mRNA和tRNA无法碱基配对 B. mRNA序列改变
C. 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改变 D. tRNA序列改变
4. 图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R、S、N、O上的遗传信息是相同 B.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 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5. 人类Hunter综合征是一种X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溶酶体中缺乏降解粘多糖的酶而使粘多糖在细胞中积累,导致细胞的损伤。某对健康的夫妇生育了一双子女皆患有此病,儿子的染色体组成正常,而女儿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关于材料中所示患病家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1/2 B. 儿子和女儿的致病基因均来自母亲
C. 女儿性染色体异常原因是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造成的 D. 母亲细胞中溶酶体能合成降解粘多糖的酶
6. 哺乳动物的线粒体DNA是双链闭合环状分子,外环为H链,内环为L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子链1的延伸方向是3′端→5′端,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C. 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和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
D. 若该线粒体DNA放在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含15N的DNA有6个
7. 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有关,为鉴定造成结肠癌突变基因,科学家检测了213例结肠癌病人样品的基因突变,发现每个样品都涉及了多种突变基因,其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最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被检基因 检出突变的样品数量 突变基因形式 突变基因活性
A 93 AV 活性增强
B 28 BW 活性降低
A. 基因A可能为抑癌基因,基因B可能为原癌基因 B.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人体正常细胞中普遍存在
C. 癌症的发生可能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D. 引发原癌基因突变的因素可能是X射线、亚硝酸盐或某些病毒
8. 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
A. B. C. D.
9.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有异常基因 B. 可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检测21三体综合征
C. 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D. 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10. 在某兔子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D、d1、d2)控制,D决定棕色、d1决定灰色、d2决定白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D纯合时会导致兔子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D对基因d1、d2为显性,d1对d2为显性。现用Dd1和Dd2两种棕毛兔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兔子种群中毛色的基因型有5种 B. F1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棕色:灰色=2:1
C. 子二代中棕色兔的比例为1/2 D. F1雄兔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比例为2:1:1
11. 一岛屿上有某植物种群a,由于地壳运动,种群a做分割成两个不同的种群b和种群c若干年后,植物种群b和种群c的花期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花期不同,种群b和种群c不能相互传粉
B.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b和种群c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C.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大环节
D. 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地理隔离是种群b、c进化为新物种的标志
12. 辣椒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品种众多,果实颜色丰富多彩。科研人员用多株红色(显性基因A控制)辣椒作母本,与黄色(隐性基因a控制)辣椒突变体作父本进行杂交,子代辣椒红色和黄色的比例为3:1,若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和不同颜色的小球模拟上述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放两种颜色的小球,比例为1:1
B. 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好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重复实验
C. 从乙容器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D. 从甲乙桶内各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即为杂交中的受精过程
13.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万特·帕博测定了已在3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填补了人类进化史的研究空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B. 对研究进化来说,基因组序列是比化石更直接的证据
C. 比较解剖学、胚胎学也可以作为研究进化的证据
D. 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可以为研究不同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提供证据
14. 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尼伦伯格和马太通过实验破译了遗传密码 B. 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C. 富兰克林最早提出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D. 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二、多选题:
15. 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完成个体的繁殖,其中可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
A. I B. II C. Ⅲ D. IV
16. 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属于演绎内容
C.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也是假说一演绎法D. 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F1的自交
17.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B.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 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可以相同
18. 棉铃虫CYP67B基因发生突变若干年后,检测其抗药性增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YP67B基因的突变说明突变的方向也有可能是定向的
B. 可能因为施用农药导致CYP67B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
C. CYP67B基因突变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野生型棉铃虫与抗药性棉铃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19. 拉布拉多犬个性忠诚,智商极高,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毛色有黑、黄、棕3种,分别受B、b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选育纯系黑色犬,育种工作者利用纯种品系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b和E、e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 F2黑色犬中基因型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1/9
C. F2黄色犬与棕色犬随机交配,子代中可获得纯系黑色犬
D. F2黑色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不能获得纯系黑色犬
三、非选择题:
20. 图1是水稻(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图2是水稻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相对值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染色体,需要用____________(染液名称)染色,一般情况下,观察减数分裂不宜选用植物雌蕊的原因____________。
(2)图1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1中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则细胞①中含有____________个SC。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④中的染色体组成除了数量差异,还有不同是____________。
(4)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中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若图2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则图1所示细胞①可能处于图2中____________ 段。
(5)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图1中细胞④产生的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的原因____________,则另外三个基因型是_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21. 图1是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编号表示过程。图2为图1中A的某一片段放大后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真核生物中发生过程②和④主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若A的模板链序列为5'-GGACTGATT-3',则B的序列为____________。
A. 5'-CCUGACUAA-3' B. 5'-AAUCAGUCC-3'
C. 5'-UUAGUCAGG-3' D. 5'-GGACUGAUU-3'
(3)图1各过程能在造血干细胞和高度分化的肌肉细胞内能发生的过程是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4)图2中由1、2、3构成的单体名称是____________,图2含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该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600个,该DNA连续复制多次,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64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共复制了____________次。
(5)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多数发生在胞嘧啶碱基,甲基转移酶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请据题干和图所示信息及分析,下列有关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 一个DNA分子可能连接多个甲基 B. 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C. 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 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22. 视网膜色素变性(P)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致盲眼底病,目前已证实这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科研人员对患者甲和乙进行家系调查,得两个系谱图。图1是患者甲家系图2是患者乙家系。
(1)据图分析,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遗传。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与甲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个即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同时还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说明基因突变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与正常人相比,某RP患者3号染色体上某基因模板链的互补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如下图),据此可推断患者该基因mRNA上发生的碱基改变是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乙家系的致病原因与rp2基因有关,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突变的rp2基因对影响感光细胞感光能力的两种蛋白P1和P2表达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结果(条带越宽,含量越高)。
①据图推测rp2基因突变导致视觉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②目前,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视同膜色素变性基因进行编辑后导入患者眼部,可以重获部分视觉功能,该成果给患者带来了曙光。但是,基因型相同患者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这一事实说明该致病基因的表达还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如果进行该病发病率调查采取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
23. 玉米(2N=20)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图1为玉米植株示意图。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I~Ⅲ)培育纯合优良品种矮秆抗病(hhRR)的过程。
(1)玉米作为遗传学常用研究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
(2)利用方法I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这种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________。所以需要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筛选出F2代矮杆抗病植株进行自交所得子代中的矮杆抗病植株中符合生产实践要求的所占比例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
24. 果皮颜色是甜瓜重要的品质性状,常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在发育早期甜瓜果皮均为绿色,随着果实的发育,有些始终为绿色,有些则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研究者利用不同皮色的甜瓜植株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绿皮×黄皮 子代(F1)发育早期为绿皮
实验二 实验一的F1自交 F2:绿皮270株、白皮61株、黄皮22株
实验三 实验一的F1与黄皮杂交 F2:绿皮42株、白皮15株、黄皮21株
(1)若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仅由实验一的结果____________确定黄皮隐性性状,理由是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F1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合子”或“杂合子”),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中F2三种果皮颜色比例,推断甜瓜皮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规律,且____________基因会抑制_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实验三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推测。实验二的F2中白皮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若将实验三所有F2绿皮进行测交,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甜瓜果皮白色形成的相关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为定位绿皮基因,研究者将多株绿皮、白皮和黄皮甜瓜分别建立混合基因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最终结果见下图。据此判断与果皮绿色相关的基因应位于4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
注:△SNP-index值超过0.5说明区间可能包含控制甜瓜果皮颜色的基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B 5.B 6.C 7.A 8.C 9.A 10.D
11.A 12.D 13.B 14.C
二、多选题:
15.BC 16.AC 17.BCD 18.ACD 19.ABD
三、非选择题:
20.(1)①. 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②. 减数分裂不连续,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目少
(2)①. ①② 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3)①. 12 ②. 细胞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4)①. 无 ②. cd
(5)①. A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 AB、Ab、Ab
21.(1)①. 逆转录##反转录 ②. RNA聚合酶 ③. 逆转录酶##反转录酶 (2)B
(3 ①②⑤ ②⑤
(4)①.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②. 2##二##两 ③. 4##四 (5)ABC
22.(1)①. 常 ②. 显性 ③. 不同
(2)①. 不定向性 ②. 随机性 (3)C→U
(4)①. rp2基因对P1和P2基因的转录无影响,但使P1、P2蛋白的表达(翻译)量下降 ②. 环境因素 ③. 在广大人群中随机随机调查
23.(1)①. 相对性状显著,易于区分;子代数量众多,便于统计分析;雌雄异花便于杂交操作(既能自花传粉也便于人工授粉)等 ②. 套袋→授粉→套袋
(2)①. 花药离体培养 ②. 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 ③.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①. Ⅲ ②.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大多有害
(4)①. 5 ②. 3/5 ③. 4 ④. 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12:2:6:1
24.(1)①. 不能 ②. 甜瓜果皮在发育早期均为绿色
(2)①. 杂合子 ②. 实验二中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
(3)①. 自由组合 ②. 绿皮 ③. 白皮 ④. 2##二##两 ⑤. 绿色∶白色∶黄色=4∶1∶3
(4)在全基因组上共有两个峰值超过0.5,分别位于4号和10号染色体。已知白皮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推测绿皮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