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10.绿 分层练习
人文素养:赞美美好世界。
语文要素: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一、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这些树木绿得(de dé děi)发黑,我得(de dé děi)用画笔把它们画下来。
2. 春雨,就趁机悄悄地挤(jǐ qí)进季节的窗棂。
二、欣赏春天绿色的美景,看拼音写词语。
走进春天的山野,目之所及的各色绿——nèn lǜ( )、mò lǜ ( )……jí zhōng ( )在一起,jiāo chā ( )在一起。微风拂过,仿佛有人在zhǐ huī ( ),所有的绿都zhěng qí ( )地飘动起来。
三、选字填空。
挤 济
1. 通往( )南的这趟列车真是太拥( )了。
凭 瓶
2. 这个花( )任( )你插什么花都好看。
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1. 大自然中有许多不同的绿,联系生活填一填。
( 浅绿 )的湖水 ( )的松柏
( )的竹子 ( )的柳芽
2. 下列词语中与“绿”无关的一项是( )
A. 一碧千里 B. 郁郁葱葱
C. 朱唇皓齿 D. 碧波荡漾
3. 仿写。
绿油油 绿 ____________
绿得发黑 绿得____________
4. 给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青春是绿色的,如________,生机勃勃;青春是红色的,如________,热烈美丽;青春是白色的,如________,纯洁无瑕。
A. 茵茵绿草 B. 东升旭日 C. 洁白之雪
五、将下列含有颜色的诗词句补充完整。
1. 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条垂下绿丝绦。
六、课文解读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1.(1)加点的“倒”在这里读_______________。
(2)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列举的省略。 B. 语意未尽,让大家自己去想象。
C. 表示引文的省略。
(3)句中“到处”这个词写出了绿的 __________。
刮的风是绿的,/( )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也是绿的。
2. (1)根据课文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
(2)“刮的风是绿的”,我联想到了诗句“春风又绿____________ ”;“流的水是绿的”,我联想到了诗句“春来江水 _____________”。所有的事物都是绿的,呈现出一派___________________ (填四字词语)的景象。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叉”四个词,写出了绿的层次多,体现了景象的变化。下列图片中,哪一幅图片不符合描写的画面?( )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 一起……
4.(1) 这节诗运用了( )的方法,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随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A. 静态描写 B. 动态描写 C. 动静结合
(2) 诗中表现的“绿”不仅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受,即“绿” 指的是( )
A. 绿色。 B. 绿色的墨水瓶。
5. 比较《绿》和《西湖漫笔》的异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体裁上,前者是诗歌,后者是散文。
B. 内容上,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的广阔。
C. 表现手法上,前者描写的景象更多是实写,而后者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参考答案
一、1. de děi 2. jǐ
二、嫩绿 墨绿 集中 交叉 指挥 整齐
三、1.济 挤 2.瓶 凭
四、1.示例: 苍翠 翠绿 嫩绿
2.C
3.示例:莹莹 发亮
4.A B C
五、1.万紫千红总是春 2.日出江花红胜火 3.碧玉妆成一树高
六、1.(1) dǎo (2)B (3)范围广
2.(1) 下的雨 阳光 (2)江南岸 绿如蓝 示例:生机勃勃
3.集中 挤 重叠 C
4.(1) B (2)C
5.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