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念奴娇 ·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
万顷(qing),着 (zhuó) 我扁舟 一 时。素月分辉,明河 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 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 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yi)西江,细斟北斗,万象 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整体感知:
· 上阕: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 下阕:着重抒情,内心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 一 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 一 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写景诗句 鉴赏品评 洞庭特点
手法运用
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 风色。 点明时间、地点,写出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风色”即风,词人用“一点”来形容风色 之“无”,说明洞庭湖上一丝风也没有, 一 个“更”字又强调了这种极度的平静。无 “风声”为“安静”,无“风色”不但“安 静”而且“洁净”。 万里无云, 风烟俱净, 水波不兴。
夸张
壹 过庭景,妙处难与君说
1.诵读上片,尝试赏析张孝祥笔下的洞庭之景。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 没有 一 丝风过的痕迹。
1, 看 3
量
写景诗句 鉴赏品评 洞庭特点
手法运用
玉 鉴 琼 田 三万顷, 着 我 扁 舟 一叶。 “玉鉴”指美玉做的镜子, “琼田”指美玉铸 成的田野,美玉光滑圆润,晶莹剔透,以“玉 鉴琼田”做喻,表现出洞庭湖光洁明净的特点, “三万顷”又极言洞庭之浩瀚辽阔,令人想见 洞庭湖一碧万顷的画面。“扁舟”指小舟,以 “一叶”修饰,又用一个“着”字,写小船如 同一片窄小的叶子轻轻附着在湖面之上,与 “三万顷”的广阔相比,更见其轻盈与渺小。 光洁明净、 浩淼开阔
比 喻 、
夸 张 、
对比
壹 过庭景,妙处难与君说
2.诵读上片,尝试赏析张孝样笔下的洞庭之景。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 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 一 叶细小的扁舟。
写景诗句 鉴赏品评 洞庭特点
手法运用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 澈。 “素月”指皎洁的月亮, “明河”指 夜空中的银河,“分辉”与“共影”, 说明月与星河将其明净光洁的光辉投 映在洞庭湖面,水天一色,上下一白, 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月夜洞庭在 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 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相契合。 辽 阔 、 澄 澈 、 素 雅 、 纯洁。
双关,
借景抒情
壹 过庭景,妙处难与君说
2.诵读上片,尝试赏析张孝样笔下的洞庭之景。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词人是如何描绘洞庭之景
① 善用数词。
词人使用了"一点”来形容"风色",洞庭湖的平波静 浪可以想象。 “三万项”是虚指,在此处用得大气磅礴,极 言湖面的广阔。 一叶"写出了扁舟之渺小。
② 对比。
"一叶"衬出“三万顷”的开阔、平旷。 "三万顷”衬出 "扁舟一叶"的渺小,孤独,飘零。
上 阕 :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南宋著 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 徽和县人。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 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 十四年,廷试第一。著有《于湖居 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 爽朗,风格颇近苏轼。
感怀这 一 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 一 样
如何理解"岭海经年" 透明。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宋孝宗乾道元年,主和派失势, 张孝祥得以复官。在任一年,后 又遭到毁谤而罢官。他七月由桂 林北归,一路泛舟,中秋之夜到 达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 发了词人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 下了这首词。
采石矶大捷之后,南宋军民极受
鼓舞。宋高宗起用抗金派大臣张 浚,当时张孝祥在张浚慕府。到 孝宗时,受主和派诋毁,张浚罢
判福州,张孝祥落职,回到芜湖 家 中 。
孤 光 自 照
孤 光:隐喻词人的人生追求和信念。
孤光自照:词人时刻自警自省,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
肝 肺 皆 冰 雪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都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性,展示了他表 里如一、问心无愧、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肝胆照人。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
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从岭
表炎热之地而来,衣衫单
薄的容观表述,也是头发
渐少,年华蹉跎,不能建
功立业的心境萧瑟。
“沧浪”既是眼前苍青色的茫茫水域,又是沉浮的宦海, 更是冷暖的尘世
沧 浪
空 阔
稳 泛
稳 泛 沧 浪 空 阔
“稳”字,峰回路转,显出词人的旷达。
“稳”既客观描述了"更无一点风色”的时今特色 ,
又表达出词人藐视谗言,坚定地秉持内心理想,
享受当下湖湘胜景的喜悦。
尽挹西江,
细 斟 北 斗 ,
万象为宾客。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
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
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气概豪迈,胸怀广大,想象奇特,
一 "尽" 一 "细",将词人营造虚幻 之境的从容不迫表现得淋漓尽致,令 人感受到浪漫雄奇的艺术魅力。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兴之所至,激昂之气显露,
便有“扣舷”"独啸”的寄兴之举,
词人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自己,
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境界。
尽显内心的豪迈气概。
下 阕 :
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
小结 :
《念奴娇 · 过洞庭》写的是接近中秋的一个夜晚。 词人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
与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明的,他 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词人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 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抒发了自己的高
洁忠贞和豪迈洒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