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填空与简答题型精选8题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填空与简答题型精选8题精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20 07: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填空与简答题型精选8题精练
1.第24届冬季奥运会奖牌制作原料来自于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金属。某工厂利用废旧电器预处理的粗铜回收铜和银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I→IV”在反应结束后,还需进行 (填操作名称)实现固液分离;
(2)“滤液1”的颜色为 色;
(3)“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设计“装置IV”的目的是 ;
(5)下列金属可以替换“装置III”中铁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Sn D.Al
(6)某同学为了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Fe、Cu、Ag、稀盐酸
B.Fe、Cu、溶液
C.溶液、Cu、溶液
D.Fe、溶液、Ag
2.太空空间站采用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电解水等方法获得氧气。
(1)空间站中宇航员的呼吸保障系统原理如下图:
①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的管内产生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② 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其可替代 Sabatier 反应。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分析:该原理与 Sabatier 反应相比较,优点是 。
(2)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中装有粉末状氯酸钠(NaClO3)和细铁粉混合物:其中铁粉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供给氯酸钠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写出氯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从某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金和铂,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该操作在实验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流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流程①中滤液颜色是 。
(3)通过流程②可以证明铜与金相比,活泼性较强的是 。
4.(真题组合)判断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锌片和锌粉中分别加足量且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足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图III表示向等质量不同金属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E.将足量锌粉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 F.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G.在空气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 H.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
I.③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铝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J.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K.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
5.铝铜合金一般是由97%的铝和3%的铜组成,可代替昂贵的铜线为电线。铜铝合金废料经处理后得到CuSO4和Al2(SO4)3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1)充分反应后,滤渣除了过量的铁粉,还有 。
(2)小林同学利用如图实验,最终试管②中得到无色溶液, (填“能”或“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①中一定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5 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 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103.8 g、滤渣1 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 g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
C.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7∶3
6.甲、乙、丙、丁、戊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与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戊是一种常见的助燃气体。图中“→”表示两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丙为一种红色固体,则丙与戊反应的现象为
(2)若甲、乙、丙的物质类别相同且甲、丙常温下均为气体,则丙的一种用途为 ,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丙与戊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放热
B.戊→乙与丁→乙只能是同一个反应
C.丙与戊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若丙只含一种元素,丙可能由原子构成,也可能由分子构成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还含有少量硫、氧、氮等元素。石油开采时,向储油层注水或通入气体均可以增大油层中的压强,使石油顺利流出。处于石灰石岩层缝隙中的石油流通不畅,需要向岩层中注入稀盐酸等酸液,提高其流通能力。
石油通过输油管道输送至炼油厂,依据各成分的沸点差异,分离出汽油、柴油等多种粗产品。汽油、柴油等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亟需捕聚和利用。
(1)依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发动机工作时,汽油和吸进的空气必须成适当比例,否则尾气中CO或NO会增多。
①发动机吸进的空气保证汽油完全燃烧,若再增大空气的吸入量,尾气中NO会增多。增多的NO主要来源于 (填字母)。
A.汽油的燃烧
B.空气中N2和O2高温下反应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两种可以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石灰石岩层中注入盐酸有助于开采岩层间的石油。
①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向岩层中注入稀盐酸可提高石油的流通能力,其原因可能是 。
(4)输油钢铁管道易被腐蚀,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管道腐蚀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对石油进行脱水处理,去除石油中的水分
B.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石油中残留的酸液
C.在管道内部覆盖防腐涂层,将石油与管道隔绝
(5)中科院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其流程如下。
制得汽油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原因是 。
8.A~E是常见的初中化学物质,A为气体单质,甲、乙为固体单质,甲为红色金属,丙为银白色固体。其中C、D的组成元素相同,乙、B为黑色固体,E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试回答:
(1)A的名称是 。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①的反应类型是 (基本反应类型)。
(4)⑤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
(5)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反应②和③给我们的启示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过滤
(2)浅绿
(3)
(4)回收铜
(5)ABCD
(6)CD
2.(1) 正极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打开活塞,若木条复燃,说明管内是氧气 置换反应 氢原子利用率100%
(2)
3.(1) 过滤 漏斗
(2) 或 浅绿色
(3)铜/Cu
4.CDH
5.(1)铜/Cu
(2) 能 Fe + CuSO4 = FeSO4 + Cu
(3)B
6.(1)红色固体变黑
(2) 作燃料/冶金工业 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3)AD
7.(1)物理变化
(2) B
(3) 稀盐酸能溶解阻碍石油流动的石灰石,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油层内压强增大
(4)ABC
(5)步骤Ⅰ和步骤Ⅱ的转化中,H2的氢元素部分转化为水
8.(1)氧气
(2)
(3)化合反应
(4) 置换
(5)
(6)反应物的比例不同,生成物不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