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不合逻辑(包括熟语)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游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B.尽管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游戏规则,我们都无法想象一个本来值得期待的网络营销产业会走向何方,又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网络世界。
C.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D.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教授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殊荣源自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的突破性成就。
3.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广安华墓市将天池湖畔石漠化治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整合用好石漠化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制理等项目资金,③在湖畔的仁和、伍家坳等村连片种植青脆李等优质水果约3600余亩,④百无一用的石漠化土地结出“致富果”,变成“聚宝盆”。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被评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在综合实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事业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领域突出取得的成就。
B.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某些不法分子伺机在网络上造谣,主流媒体承担着传播正能量,应该为网络媒体“清理门户”。
C.杭州作为“丝绸之府”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众根基,丝绸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更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
D.印第安人制造的箭,总能准确射中目标,对于制箭,他们有自己的心得,箭杆的长短、羽毛的轻重、箭头的位置都需要设计得恰到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6.下列句子属于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把曲靖凤凰谷建设成5A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罗平油菜种植园有“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之称。每年的花期,罗平县城都深陷在一片油菜花的海洋里。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衡阳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8.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快速阅读时,把书捧得离你的习惯距离远些,可以增强30%的阅读速度。(“增强”改为“提高”)
B.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和接受。(去掉“被”字)
C.为献礼建党100周年,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青春心向党·筑梦梦飞扬”。(在结尾加上“等活动”)
D.中小学生能否坚持做好“两操”,是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基本保障。(在“提高”前加“能否”)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民和游客如果能遵守社会公德,执行垃圾分类,就能有效减轻环卫工人的作业负担。
B.通过邀请外来工家庭观看音乐会,让他们享受城市文明成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C.本次展览的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张振江十余年来艺术创作和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D.中学生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提高媒介素养,提防网络游戏消费陷阱和网络维权行为。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1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本学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D.新建的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怀着jiǎo xìng的心理去摸索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该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度过所有现实的shān qióng shuǐ jìn,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自己的不平凡。人生虽无完美,曲折更有风景。坦然接受平淡的生活、从容面对人生的无奈,才能做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tànqiú更美好的人生。
1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iǎo xìng ②shān qióng shuǐ jin ③tàn qiú
1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困境 启迪 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1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生假使无完美,曲折亦有风景。
B.人生即使无完美,曲折更有风景。
C.人生本无完美,曲折亦有风景。
D.人生因为无完美,所以曲折有风景。
三、综合题
16. 【活动二】坊巷乐悠游
下面是小语同学的乐游三坊七巷随笔,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白墙斑驳,青苔黑瓦,①____(fēi)红的灯笼摇曳生姿。晨光里的三坊七巷铅华洗尽,静谧安宁。历史( )了三坊七巷,如今三坊七巷也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近年来,三坊七巷积极开展“非遗进古厝”,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同时在南后街两边店铺吸引了永和鱼丸、同利肉燕、聚春园等老字号入驻。游客( ),行止所见之处无一不( )着独属于闽都的文化气息。三坊七巷,正在以默默努力的姿态,②____(qiǎo)然惊艳着时光,她美丽的风采将③____(juān)刻在老福州的史册上。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成就 接踵而至 浸透 B.造就 接踵而至 浸透
C.造就 纷至沓来 浸润 D.成就 纷至沓来 浸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坊七巷积极推行“非遗进古厝”,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博物馆或文化场馆。
B.三坊七巷积极开展“非遗进古厝”的活动,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文化场馆。
C.三坊七巷积极开展“非遗进古厝”的活动,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博物馆。
D.三坊七巷积极举办“非遗进古厝”,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博物馆或文化场馆。
1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辉煌文化。②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国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还记录了世事的变迁。③正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孕育中,中华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④因而,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⑤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1) 从词语的感彩来看,第①句中的“辉煌”是 ;从词性来看,第④句中的“使命”是 。
(2) 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解析部分
1.B
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是重要原因”;
C项成分残缺,可删除“随着”;
D项“他”指代不明。
故选B。
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D
A.有误,搭配不当,应在“高科技成果”前加“研发”;
B.有误,搭配不当,应把“尽管”改为“不管”;
C.有误,成分残缺,应把“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改为“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
D.正确。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A
首先,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四个句子。
①句“广安华墓市将天池湖畔石漠化治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句话表达清晰,逻辑通顺,没有语病。
②句“整合用好石漠化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制理等项目资金”,这句话中“系统制理”,应该为“系统治理”。这个句子是有语病的。
③句“在湖畔的仁和、伍家坳等村连片种植青脆李等优质水果约3600余亩”,这句话中“约”和“余”两个词都表示大概的数量,二者在此处重复使用了,应去掉其中一个,使表达更加准确。因此,这个句子也是存在语病的。
④句“百无一用的石漠化土地结出‘致富果’,变成‘聚宝盆'”,通过前后语境我们知道这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导致的结果,因此缺少了关联词“使”,应改为“使百无一用的石漠化土地结出‘致富果’,变成‘聚宝盆'”。因此,这个句子同样存在语病。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①句是没有语病的。
故答案为:A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语病的识别能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我们需要关注句子的结构、用词以及逻辑是否通顺。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使用重复或矛盾的表述。通过仔细分析每个句子的内容,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出存在语病的部分。
4.C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义重复、前后矛盾、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式杂糅、句意不明、顺序颠倒等。要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故答案为:C
结合语句具体分析。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5.C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A.不合逻辑,“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发出”前加上“树叶”;B.指代不明,把“他”改为“小强”或“小刚”;C.正确;D.用词不当,“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应改为“鬼斧神工”;
故答案为:C
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将句子压缩,只留下主谓宾,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6.B
A.正确,无语病;
B.搭配不当,“发电量”和“使用”“输送”不搭配,应把“发电量”改为“所发的电”;
C.正确,无语病;
D.否定不当,应删掉“不”;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7.C
A.有成分残缺,去掉“让”;
B.一面对两面,将“能否”删去;
C.正确;
D.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8.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增强”与“速度”动宾不搭配,题中修改正确;
B.语序不当,“使用和接受”应改为“接受和使用”,题中修改不正确;
C.成分残缺,“开展”缺少宾语中心语,题中修改正确;
D.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能否”,包含正反两面,后面“是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基本保障”只有一面,题中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9.A
A 正确
B “通过......让”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者“让”。
C 绘画作品是艺术创作和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搭配不当。应该是:绘画作品的展览是艺术创作和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把“展览的绘画作品”改为“绘画作品的展览”。
D 提防网络游戏消费陷阱和网络维权行为,不合逻辑。删去“和网络维权行为”。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10.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看关键词语的正误或搭配关系。
A不合逻辑,应改为“ 防止恶性交通事故再次发生 ”;
B前后不一致,不合逻辑,去掉“否”;
C语序不当,应改为“家乡的金秋时节是个收获的季节 ”;
C项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答题时应注意,病句修改方法一般有:缩句法:把长句缩为短句,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的主干的方法;逐一检查排除法:是从前往后逐一对句子的每一部分(词组或短语)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怀疑有问题的部分进一步分析,最后确定出有问题的部分。
11.C
A.词语重复,去掉“第一趟”或者“首飞”;
B.词语顺序颠倒,“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
D.两面对一面,在“有关部门”后面加上“是否”。
故答案为:C
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12.C
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举办”前加“我校”;
B.有误,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造成结构混乱;
C.正确;
D.有误,分类不当,“超市”不属游乐设施。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3.侥幸;山穷水尽;探求
14.A
15.C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3.词语的使用分析:侥幸: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探求:探索寻求。
故答案为:侥幸 山穷水尽 探求
14.闲境,指困难的境地,而非指特定的具体的“闲难”,然后结合“身处”两字辨析恰当;启迪,开导、启发,开导其心,使其领悟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抚慰,抚恤、安慰的意思;抚恤,安抚、体恤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A
15.这句话的主要问题在于逻辑关系不够清晰。虽然原句表达了人生不完美,但曲折之处也有美好的意思,但是“但”这个词的使用使得前后两句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对立,不太符合原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故答案为:C
16.(1)绯;悄;镌
(2)C
(3)B
(1)绯红,fēi hóng,鲜红色。
悄然,qiǎo rán,安静而无声。
镌刻,juān kè,雕刻。
故答案为:绯;悄;镌
(2)第一空:成就:完成某种事业。造就:培养使成才。根据后面的“三坊七巷”可知,应用“造就”。
第二空: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根据前面的“游客”可知,应用“纷至沓来”。
第三空:浸透: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情感)。浸润:(积极而微妙地)影响。根据后面的“文化气息”可知,应用“浸润”。
故答案为:C。
(3)前半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活动”。后半句“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并列不当,去掉“博物馆和”。
故答案为:B
(1)本题考查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来选择。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17.(1)褒义词;名词
(2)正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孕育中,中华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3)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1)词语的感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辉煌是褒义词。“使命”是名词,指应尽的责任与任务。
(2)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是短语,表示并列,并列的名词性短语中间用顿号或表示并列的词语。
(3)表示并列的词语一定要注意逻辑顺序,先继承然后才能发扬。
故答案为:⑴褒义词;名词
⑵ 正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孕育中,中华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⑶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⑴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应识记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运用。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掌握。熟记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病句的常见形式,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