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名句名篇默写(包括熟语)
一、默写
1. 默写
(1)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描写敌军兵临城下,黑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们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
(4)苏轼曾评述陶渊明《饮酒》(其五),“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此评价所针对的诗句是“ , ”。
(5)暮春时节,我们感叹于时光的流逝,但又欣慰于旧时相识的归来,这正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所写的那样:“ , 。”
(6)作为老党员,年过七旬的爷爷仍在为家乡乡村振兴的工作奋斗不息。你会用曹操《龟虽寿》中衰老的骏马来比喻他:“ , 。”
(7)《大道之行也》中,“ , ”两句,描述了大道施行的时候广泛任用人才、以诚信和睦为美的社会风气。
(8)“芳林新叶催陈叶, ”,年轻的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愿你们不虚度年华、不辜负芳华,大步往前走,去追逐梦想,去共享荣光。
2.古诗文积累,班里的同学有各自喜欢的方式,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们完成积累。
小宇:我喜欢用摘录的方式抄写经典语句。 ⑴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子曰:(⑵“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小文:我喜欢以品析的方式积累古诗词。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以⑶“ , ”一句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描写了边塞荒寒的夜景。
小美:我更偏爱于用主题整合的方式进行积累。 诗歌中不缺乏豪情的体现。“⑷ , 。”是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在明丽秋景下,愈挫愈奋,诗情豪迈;⑸ , 。是谭嗣同的《潼关》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豪情。
3.默写填空
(1)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2)一日不见, 。(《诗经·子衿》》)
(3)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缺月挂疏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也。(《庄子·逍遥游》)
(6)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
4.诗人们以多样的抒情方式抒发内心情感,请完成表格。
抒情方法 古诗词名句
借用典故 此夜曲中闻折柳,①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借用叙事 故园东望路漫漫,② (岑参《逢入京使》)
运用③ ④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借景抒情 ⑤ ,⑥ 。(王维《竹里馆》)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本诗作于公元730年,诗人仕途失意,离乡漫游之时。 ⑦诗歌前两句借用 、 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愁绪。 ⑧请选择表格中的一种抒情方法,赏析诗歌后两句。 我选择( ),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 ,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3)登斯楼也,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每个人都会遭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明月夜,苏轼想去又怕,有“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矛盾纠结;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也是心有戚戚焉,有“ , ”【《行路难》(其一)】的欲行又止。
6.班级组织“诗文寻美”活动,下面是小文为活动启动仪式准备的致辞,请你一起将空缺处填写完整。
众里“寻美”千百度,却不知美就在传承千年的诗文中。诗文中蕴藏着祖国山河之美: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柔美;有“ , ”(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有“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幽美;还有“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的奇美。诗文中亦饱含文人的思想之美:有陶渊明的隐逸之美,“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有曹操的雄心之美,“ ,志在千里”(《龟虽寿》);还有晏殊的哲思之美,“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活动中,小文同学搜集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帮她补写完整。
小文发现,古诗文中蕴藏有真挚的感情。“① ,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蒹葭》中诗人漫步水边,见“蒹葭苍苍,② ”诗人不由生出对伊人的思慕追寻之意;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③ ,参差披拂”给予我们生命丰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④ ”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友人的劝慰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⑤ , ”则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语句。
(1)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6)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8)在《论语》中,子夏强调了“志”的重要性:“ 。”;孔子感慨时光易逝:“ , 。”(《论语》十二章)
9.名篇名句默写。
(1)《岳阳楼记》中描写植物繁茂、生机盎然的句子是: , 。
(2)诗仙李白吟唱“ ,忽复来舟梦日边”; 孟浩然感叹“坐观垂钓者, ”;
(3)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不乏叠词的功劳。请写出含有叠词的连续两句 , 。
10.默写
(1)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6)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7)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来表达。
(8)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11.深圳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开门向山翠、推窗见繁花的美丽画卷总能让人联想到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
我的打卡地 联想的诗文 诗文的出处
漫游神仙湖畔,赏春色多彩。 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徜徉湿地公园,品夏莲风骨。 予独爱莲之 , 。 周敦颐《爱莲说》
探秘仙湖植物园,走竹林幽径。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悠游塘朗山公园,观自然毓秀。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漫步大运步道,享环境清雅。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室铭》
登顶梧桐山,抒豪情壮志。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前往红花岭革命纪念公园,感受烈士们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2.名篇名句默写。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4)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含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13.文学常识及诗句填空。
(1)《观沧海》作者 ,字 , (朝代)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 见长。他与其子 合称“三曹”。《次北固山下》作者是 代诗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 , 代诗人,字 ,号 。《天净沙·秋思》体裁为 ,“天净沙”是 名,作者 , 代 作家、 家。
(2)《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呈现一派生机的句子是 , 。描写深秋时分,大海波浪翻涌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借助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的宏伟气势和诗人博大一 胸襟的句子是 , ; , 。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体现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落花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是 ,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 , 。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 。
14.寻诗词中的君子之风。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这首诗写于1959年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时。当时,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难时期。
【备选诗歌】
①秦观《行香子》 ② 李白《行路难》
诗词·主题整理单
【板块一】家国情怀
欲为圣明除弊事,①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板块二】⑦
④人有悲欢离合,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⑤山水之乐,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板块三】
⑧默写:____,____。
⑨组合理由:
(1)将【板块一】【板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参照【板块一】,为【板块二】拟写一个主题词。
(3)阅读《 七律·到韶山 》,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两句默写在整理单【板块三】中,使其组成一个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15.名篇名句默写。
(1)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 ,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4)结庐在人境, 。《饮酒》
(5)晏殊在《浣溪沙》中,借助“花”和“燕”等意象感叹美景易逝,时光流转的语句是: , 。
答案解析部分
1.(1)云生结海楼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流水前波让后波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碾、摧、鳞、篱、枥。
故答案为:(1)云生结海楼(2)零落成泥碾作尘(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8)流水前波让后波
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海日生残夜;思而不学则殆;回 乐锋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河流大野尤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生”“殆”“寂寥”“胜”的字形。
故答案为:
⑴海日生残夜;
⑵思而不学则殆;
⑶回乐锋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⑷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
⑸河流大野尤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3.(1)白露未晞
(2)如三月兮
(3)端居耻圣明
(4)漏断人初静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但余钟磬音
(7)零落成泥碾作尘
(8)萧萧班马鸣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晞”“漏”“抟”“磬”“碾”“萧”“厦”“庇”“俱”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故答案为:(1) 白露未晞 ;
(2) 如三月兮 ;
(3) 端居耻圣明 ;
(4) 漏断人初静 ;
(5)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6) 但余钟磬音 ;
(7) 零落成泥碾作尘 ;
(8) 萧萧班马鸣 ;
(9)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问文具,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近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晞 、碾“的写法,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字。
4.何人不起故园情;双袖龙钟泪不干;修辞或拟人;杨花榆荚无才思;独坐幽篁里或深林人不知;弹琴复长啸或明月来相照;烟渚;日暮;借景抒情
①②④注意“何、园、袖、榆、荚”等字的正确书写。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想要留住它,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形成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就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⑤⑥王维的《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借景抒情,诗人独自坐在这个幽深、静谧的地方,弹琴和长啸,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借景抒情,诗人身处深林之中,无人知晓,只有明月相伴。这里的“深林”和“明月”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影,深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幽深和孤独,而明月则象征着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所以这两空填哪两句也可以。注意“幽、篁、弹、琴、啸、相”等字的正确书写。
⑦⑧“烟渚”,诗人将舟船停泊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这里的“烟”不仅描绘了江面的朦胧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渚”则是指水边的小块陆地,这个景象常常与孤独、寂寞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日暮”, 这个时间点通常与衰老、消逝等意象相关,诗人在此处使用“日暮”来渲染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愁绪。
⑨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描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野旷天低树”描绘了一片广阔无垠的田野,天空低垂,树木稀疏,形成了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情感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孤独感受的抒发。“江清月近人”则描绘了一幅清澈的江面上,月亮倒影在江水中,与江水融为一体,仿佛月亮也与诗人近在咫尺。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亲近的感觉,这些景致排遣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内心寂寞苦闷之情。
故答案为:何人不起故园情;双袖龙钟泪不干;修辞或拟人;杨花榆荚无才思;独坐幽篁里或深林人不知;弹琴复长啸或明月来相照;烟渚;日暮;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佛与人相亲,这些景致排遣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内心寂寞苦闷。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和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古诗文默写,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5.(1)鸡声茅店月
(2)正莺儿啼
(3)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怜君何事到天涯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5)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茅、莺、旷、洋、涯、琼、塞
(6)①②“明月夜,苏轼想去又怕”,这明显指向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的对于月宫的向往与畏惧并存的复杂情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诗,前者表达了苏轼想要乘风飞上月宫的强烈愿望,后者则表达了他对月宫寒冷、孤寂的畏惧,完美契合了题目中的“想去又怕”的情境。
③④“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也是心有戚戚焉,有欲行又止的犹豫”,这反映了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的面对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时的无奈与犹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诗,前者描绘了黄河被冰雪阻塞,难以渡过的场景,后者则描绘了太行山被大雪覆盖,难以攀登的困境,共同体现了李白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时的欲行又止的犹豫心情。
故答案为:(1)鸡声茅店月;(2)正莺儿啼;(3)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4)云横秦岭家何在;(5)怜君何事到天涯;(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6.浅草才能没马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天接云涛连晓雾;采菊东篱下;老骥伏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浅、直、藻、荇、雾、骥、枥、燕
(2)②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沙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一片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由于大漠空旷,烽火台燃起的浓烟直直地上升,直上云霄,透过那烽火台上的浓烟的,可以看到横贯天地的黄河,它正滚滚流向远方,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就像悬挂在天边巨大的车轮。
④⑤“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两句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清澈的积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交错的藻、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这里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祖国山河的幽美,也是很合适的。
⑨⑩“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再现的惊喜和期待。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故答案为:浅草才能没马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天接云涛连晓雾;采菊东篱下;老骥伏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7.黄发垂髫;白露为霜;蒙络摇缀;天涯若比邻;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本题中的“髫、缀、涯、钓、徒”等字词容易写错。
⑤-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句诗的意思是: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孟浩然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委婉含蓄地抒发求仕之情,将个人心境与时代背景完美融合。
故答案为: 黄发垂髫 白露为霜 蒙络摇缀 天涯若比邻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8.(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归雁洛阳边
(3)岐王宅里寻常见
(4)回乐烽前沙似雪
(5)巴山夜雨涨秋池
(6)夜阑卧听风吹雨
(7)山入潼关不解平
(8)博学而笃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雁、岐、宅、烽、阑、潼、解
(8)②③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句话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性。其中,“逝者如斯夫”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如流水般逝去的情景,“不舍昼夜”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停留性,整体表达了孔子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故答案为:(1)我寄愁心与明月;(2)归雁洛阳边;(3)岐王宅里寻常见;(4)回乐烽前沙似雪;(5)巴山夜雨涨秋池;(6)夜阑卧听风吹雨;(7)山入潼关不解平;(8)博学而笃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9.(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闲来垂钓碧溪上;徒有羡鱼情
(3)示例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示例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示例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示例四: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示例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本题要求写出《岳阳楼记》中描写植物繁茂、生机盎然的句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中 “岸芷汀兰” 描绘了岸边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郁郁青青” 则生动地表现出植物生长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其一》。诗人借用姜太公垂钓和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诗人借这句诗表达了自己想从政却无人引荐的感慨,委婉地向张九龄表明自己的心意。
(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家家” 和 “处处” 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出梅雨时节乡村的热闹景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历历” 和 “萋萋” 分别表现出树木清晰可见和芳草繁茂的样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 营造出秋天阴沉昏暗的氛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亭亭” 写出了松树挺拔的姿态,“瑟瑟” 表现出山谷中风的声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 是雎鸠的叫声,富有韵律感。这些诗句中的叠词都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故答案为: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徒有羡鱼情 ; 示例一: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示例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示例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示例四: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示例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0.(1)山随平野尽
(2)山山唯落晖
(3)霜重鼓寒声不起
(4)白头搔更短
(5)采菊东篱下
(6)惊起一滩鸥鹭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题中第(1)至(6)属于记忆型默写,第(7)(8)属于理解型默写;对于第(7)题,由“无法用语言表达”容易联想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于第(8)题,由“思乡之情”容易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意“晖、搔、篱、滩、鹭、辨、暮”等字写法。
故答案为:(1)山随平野尽;
(2)山山唯落晖;
(3)霜重鼓寒声不起;
(4)白头搔更短;
(5)采菊东篱下;
(6)惊起一滩鸥鹭;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11.百般红紫斗芳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独坐幽篁里;造化钟神秀;苔痕上阶绿;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芳;菲;濯;涟;作。
(7)(8)“登顶梧桐山,抒豪情壮志”,要求填写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这里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和运用,当登顶表达豪情壮志,对应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此句体现出诗人站在高处,不被眼前的困难阻碍,拥有高瞻远瞩的胸怀,与登顶抒豪情的情境相契合。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并能将其与题目所给情境联系起来。
(9)(10)“前往红花岭革命纪念公园,感受烈士们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需填写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中的诗句。这同样是对诗歌内涵的考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落花自喻,表达即使脱离官场,也要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精神,与烈士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相呼应。解题时要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深层情感,找到与题目情境的关联点。
故答案为:百般红紫斗芳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独坐幽篁里;造化钟神秀;苔痕上阶绿;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12.(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断肠人在天涯
(3)无案牍之劳形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注意易错字:之、者;
(2)注意易错字:断、肠、涯;
(3)注意易错字:案、牍、劳;
(4)注意易错字:寄、愁;
(5)注意易错字:残、春、入。
故答案为:(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断肠人在天涯(3)无案牍之劳形(4)我寄愁心与明月(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①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②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③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④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3.(1)曹操;孟德;东汉末;政治;军事;慷慨;悲壮;曹丕;曹植;唐;王湾;李白;唐;太白青莲居士;(散)曲;曲牌;马致远;元;戏曲;散曲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断肠人在天涯
(1)《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所以第一空应填《曹操集·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格慷慨悲壮,以《观沧海》为代表。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表示诗人停宿在北固山下。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左迁”的意思是降职,表示王昌龄被降职到龙标。
《天净沙·秋思》的体裁是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作者是元代的著名戏曲 散曲 作家马致远。
故答案为: 曹操; 孟德 ;东汉末; 政治;军事 ;慷慨;悲壮; 曹丕 曹植;唐 ;王湾;李白 ;唐 ; 青莲居士 ;元曲; 曲牌; 马致远; 元; 戏曲; 散曲
(2)首先,题目要求找出《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呈现一派生机的句子,根据记忆和诗句的理解,可以确定“树木从生,百草丰茂”这两句诗正是描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其次,题目要求找出描写深秋季节大海之上波浪翻涌的壮阔景象的句子,同样根据记忆和诗句的理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诗正好描绘了深秋时节大海波浪翻涌的壮阔景象。最后,题目要求找出借助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的宏伟气势和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根据记忆和诗句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这两句诗正是通过想象表现了大海的宏伟气势和诗人的博大胸襟。
故答案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首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海日初升、江春入旧年的景象,蕴含了事物发展的自然理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其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这两句诗,则通过询问家书何时能到达,以及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他的朋友王昌龄被贬官到龙标(今湖南黔阳)而写的。首先,我们要找的是借落花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在诗中,李白用“杨花落尽子规啼”来表达这种情感。这里的“杨花落尽”象征着飘零之感,而“子规啼”则象征着离别之恨和迁谪之远。所以,第1空的答案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其次,我们要找的是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句子。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李白将明月拟人化,希望明月能将自己的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所以,第2空的答案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故答案为: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这首小令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直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其中“断肠人”形象地描绘了游子的悲伤和无助,“在天涯”则强调了游子与家乡的遥远距离。因此,这两句正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故答案为:断肠人在天涯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古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14.(1)①肯将衰朽惜残年;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④月有阴晴圆缺;⑤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2)“乐观豪迈”或“积极浪漫”。
(3)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⑨李白的诗句:表达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毛泽东的诗:写于1959年,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他回顾历史,想到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去战胜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1)①②③④⑤⑥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和名著。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衰、圆、寓、沉”等字。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句从人到月,从古至今,对人生的变迁作了高度的概括,富有哲理,一句“此事古难全”又道出词人对人生的无奈,无奈之外有又隐含着本就难全的释然和旷达。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突出作者的潇洒、自然和闲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旧事物的衰退,“千帆”“万木”比喻新事物的蓬勃,借自然事物的交替暗示社会变迁的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板块二】的三句诗都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豁达、豪迈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主题词可以是“乐观豪迈”或“积极浪漫”。
(3)《七律·到韶山》记述了作者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高远的思想境界。反映了作者乐观的性格和宏大磅礴的胸襟气魄。所以⑧选择的诗句要能体现诗人乐观豪迈的气概。《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诗人宽大的胸怀与动人的气魄,让人豪情顿生,常用来激励人们即使处于困境也要有乐观积极的精神。
故答案为:(1)①肯将衰朽惜残年;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④月有阴晴圆缺;⑤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沉舟侧畔千帆过。(2)“乐观豪迈”或“积极浪漫”。(3)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⑨李白的诗句:表达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毛泽东的诗:写于1959年,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他回顾历史,想到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去战胜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1)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本题考查拟写主题词。其实是古诗情感的变形。理解古诗句表达含义,抓住诗句中的情感词,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分析古诗情感。
(3)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求学生背熟古诗文,理解古诗文每句话含义。默写时不写错别字,不漏字。注意读懂板块要求,按要求填入合适的诗句即可。
【译文】
离别之后,你时常朦朦胧胧出现在我梦里,我还在骂那过去发生在故乡的一些不平事,想起三十二年来的峥嵘岁月,我不能不浮想联翩。
在这里,曾有红旗卷起农奴的铁戟,把那手持鞭子的地主恶霸打翻。
因为有胸怀壮志的人们的奋斗牺牲,才敢于让那自古以来的旧日子有所改变,从而换上一个崭新的蓝天。
我如今又回到你的怀抱,看到那千层浪的稻子豆苗真是欢喜不已,又见到处是奋斗在农业战线的英雄收工归来,在夕阳西照的暮霭里、山冲的农舍间,飘起缕缕炊烟。
15.(1)沉鳞竞跃
(2)天接云涛连晓雾
(3)半卷红旗临易水
(4)而无车马喧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鳞、竞、晓、临、喧
(5)晏殊在《浣溪沙》中,借助“花”和“燕”等意象感叹美景易逝,时光流转的语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通过“花”的凋落和“燕”的归来,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了诗人对花儿凋落的无奈和惋惜,而“似曾相识燕归来”则通过燕子的归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两句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浣溪沙》中的经典名句。
故答案为:(1) 沉鳞竞跃;(2) 天接云涛连晓雾 ;(3) 半卷红旗临易水;(4) 而无车马喧;(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