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0 08: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
A.精英教育 B.大众教育 C.普及教育 D.基础教育
2.某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摘录了“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英雄交响曲》”等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内容主题是(  )
A.古代世界文明 B.近代科学与文化
C.步入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的发展
3.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并以电灯、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强大的前提
B.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
C.科技创新是美国崛起的重要力量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4.如图为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变化示意图。导致图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A.殖民争霸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的推进 D.推广大众教育
5.九年(2班)班同学举行了“我最喜爱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提名一位发明家并给出推荐理由。以下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推荐的发明家及理由
A.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B. 狄塞尔:发明了人造纤维
C. 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D. 爱迪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A.A B.B C.C D.D
6.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工业革命……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段话表明“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新技术、新发明多
B.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科学超出了一国范围,规模更加广泛
D.许多科学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反映19世纪后期社会图景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会因为情节不合理被吐槽的是(  )
A.男主角开着汽车带爱犬游巴黎
B.男女主角默默相视,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
C.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D.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8.某历史杂志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专栏的标题是
A.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B.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D.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
9.人们习惯上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制造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10.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签署《独立宣言》 ②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③巴黎公社成立 ④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11.学校开展“科技节”活动,历史兴趣小组正在布置以“电气时代”为主题的展板。下列图片可以选用的是(  )
A. B.
C. D.
12.他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被誉为一座阅尽世间百态、人间万象的人性博物馆。“他”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13.英国人斯旺先于爱迪生申请电灯的发明专利,即便在美国,爱迪生也只是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但爱迪生第一个通过发电机和发电系统,真正将电灯实现商业化,让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用上了电灯,故而人们通常将爱迪生视为电灯的发明者。由此可以看出(  )
A.人们普通缺乏科技史的常识 B.对社会来说,科技是双刃剑
C.应用的普及更彰显科技价值 D.爱迪生对电灯发明并无贡献
14.1901年正式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后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总资本达14亿美元,而当时美国制造业的总价值也不过90亿美元。这主要体现了(  )
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B.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加剧
C.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15.下列展示的是人类交通工具的演变,它突出体现了(  )
马车 蒸汽机车 汽车
A.动力变化 B.能源变化 C.生活变化 D.经济变化
16.屠格涅夫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巨匠”。这位“巨匠”的作品是(  )
A.《复活》 B.《夜间的咖啡馆》
C.《英雄交响曲》 D.《欧也妮·葛朗台》
17.2022年底,德昌、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动车。回顾历史,约200年前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其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凯伊 C.瓦特 D.斯蒂芬森
18.下面《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最能反映出(  )
科技 成就 基础研究 年代(A) 应用研究 年代(B) 生产推广 年代(C) B—A. 年差 C—B. 年差 C—A.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激光 1958 1960 1961 2 1 3
A.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D.科技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19.据统计,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英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自由贸易的拓展
20.在18世纪的欧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完全摒弃了自古以来束缚人们的一切制度和观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评价一切。”“这样一群人"属于(  )
A.物理学家 B.科技发明家
C.资产阶级革命家 D.启蒙思想家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机器制造业诞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法、德等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材料二: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间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1)材料一中,“英国率先开始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写出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一例。
(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请列举欧美工业化国家发生社会巨变的主要表现。
22.近代以来,世界不断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与现实]
材料一
材料二这场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这场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引领与倒退]
材料三二战以来, 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材料四以下是小华同学搜集过的时政信息:
①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5任总统后,宣称“美国优先”原则;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任总统期间,特朗普大兴贸易保护主义和“退群”。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在第16届东亚峰会上提出“印太经济框架”的构想,本质上是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美国的自身利益,遏制、孤立、打压中国。
②2017年,英国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脱欧”进程。英国历时3年多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
[中国连接世界]
材料五报告从中美关系、乌克兰危机、国际金融体系、“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等十个角度梳理并预判了未来一年全球化发展趋势。报告提出2023年全球化
发展的十大趋势包括:乌克兰危机或进入谈判和冲突并存的阶段,危机引发的经济撕裂状态将会持续;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将继续调整,全球资本流动性将有所改善;全球可能进入“滞胀”,中国期待将消费作为经济复苏和发展引擎;“一带一路”十周年后进入新发展阶段,更突出“多边性”和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化混合经济彰显韧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曲折前行,区域合作机制将会体现出更高效的行动能力等。
——全球化智库1月9日发布《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
(1)材料一中,与图①相比,图②白色区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在西方完成的进程。并从不同角度谈谈“这场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优先"、“印太经济框架”和英国“脱欧"的实质。
(5)请你提炼上述材料的线索。
答案解析部分
1.B
2.B
3.C
4.C
5.C
6.B
7.D
8.A
9.C
10.C
11.D
12.C
13.C
14.A
15.A
16.A
17.D
18.B
19.B
20.D
21.(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蒸汽时代。英国最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第一次:火车;第二次: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
(3)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22.(1)变化: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的、孤立的、相对隔绝的状态到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2)在西方完成的进程:先从英国开始,后迅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19 世纪60至80年代,法、美、德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如何改变世界面貌: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3)主要因素: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
(4)实质: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5)线索:
示例一:新航路开辟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加强——经济全球化波折——中国与全球化
示例二: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一一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一一世界更加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受到阻碍——中国应对全球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