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0 08: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一、选择题
1.归纳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A.世界各大洲联系紧密 B.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2.某学校开展“看电影 学历史”活动。同学们观看下列影片后,撰写的影评题目是(  )
A.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领袖 B.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代表人物
C.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杰出人物 D.社会主义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3.1960年对非洲来说有重要意义,西方殖民体系遭受重大打击。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
A.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B.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C.纳米比亚宣告独立 D.万隆会议成功召开
4.某学校开展“看电影 学历史”活动。同学们观看下列影片后,撰写的影评题目是(  )
《西蒙·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甘地传》 《革命领袖卡斯特罗》
A.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领袖 B.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代表人物
C.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杰出人物 D.社会主义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5.下图为关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漫画,这反映了该制度(  )
A.管理多元化 B.内容多样化 C.体系不完善 D.保障不平衡
6.下图《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可用于说明(  )
A.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B.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C.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D.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当前(21世纪初)对美国而言“正在崛起的挑战不是中国或者伊斯兰世界,而是它。它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政体,整合了欧洲各个民族国家的资源和历史抱负”。材料中的“它”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8.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  )
A.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 B.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
C.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 D.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
9.下图所示的是某一时期德国版图的情况,该图折射的历史现象是(  )
A.北约肆意东扩 B.冷战不断加剧
C.西欧走向联合 D.两极格局形成
10.二战后,美苏关系由同盟走向对抗,根源是(  )
A.消灭法西斯的目标已经完成
B.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互相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D.双方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11.以下是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示意图。导致世界格局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 B.国家间意识形态冲突
C.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D.大国军事力量的变化
12.如表可知(  )
时间 外交大事
1964年 中法建交
1969年 联邦德国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旨在改善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
1972年 中英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外交
1979年 中美建交
A.冷战加快欧洲一体化 B.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壮大
C.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快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13.从国际影响的角度看,下图所示组织的发展变化(  )
A.冲击了两极格局 B.完善了欧洲工业体系
C.根除了经济危机 D.化解了欧洲各国矛盾
14.出于对苏联扩张和共产主义传播恐惧的加强,美国决心对任何地方出现的所谓共产主义“扩张”进行遏制,并实施对朝鲜和越南的军事干预,但其结果是美国的“过度扩张”和全球战略地位的下降。这意在强调(  )
A.美国挑起冷战引发了世界动荡 B.美国成功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C.全球冷战与局部的热战相结合 D.冷战政策最终危害了美国利益
15.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在职权范围内允许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的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16.1945年4月,刚继任总统不久的杜鲁门宣称美国要“以拉丁美洲为后院,以太平洋为内湖,以大西洋为内海,以欧洲为重点。”材料体现出美国意图…………………………………(  )
A.称霸世界 B.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C.分裂德国 D.瓦解世界殖民体系
17.学校开展集邮活动展。下列符合邮票展主题的是 (  )
A.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B.亚洲民主运动的高涨
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18.下图是漫画家方成在1962年创作的漫画《异军突起》。该画作旨在揭示(  )
(注:画中人物分别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和美国总统肯尼迪)
A.欧共体的力量增强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美国霸权受到挑战 D.美法矛盾不可调和
19.某同学在学习两次世界大战时制作了复习表格,下列内容搭配错误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B 凡尔登战役 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雅尔塔会议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A.A B.B C.C D.D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等国实行食品供应配给制度,保证民众的基本需要。二战尚未结束,英国组织专门委员会形成《社会保险及其有关服务》报告,提出政府统一管理社会保障的原则,以此消灭贫困、无知和懒散等社会病害。这些措施(  )
A.确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形成 B.激化了美苏间意识形态斗争
C.普遍提高了人民社会地位 D.探索战后欧美经济调控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
21.世界经济经历了由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1840—1913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单位:%)
时间 1840-1860年 1860-1870年 1870-1900年 1900-1913年
世界贸易 4.84 5.53 3.2 3.8
——摘编自张锡嘏《国际贸易》
材料四 随着欧洲经济的加速和区域化趋势的增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未来将伴随着全球化的影响而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和推进……欧洲国家在摆脱战后衰落困境之后,通过美国率先的经济刺激和欧洲的联合自强,实现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增长,体现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材料五 当今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联合国和世贸组织
——摘编自郝立英《欧洲体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材料六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是受益者,而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者……面对“逆全球化”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之度外……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将会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会继续以积极的态度和责任应对“逆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
——摘编自刘玉峰《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如何再出发》
(1)关于“世界历史”何时开始的问题,材料一、二各有怎样认识?选取其中一个观点,写出“世界历史”开始的事件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860年世界贸易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指出二战后欧洲有赖于“美国率先的经济刺激和欧洲的联合自强”的表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逆全球化”潮流的原因。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小胡同学在翻阅的时候发现被污渍弄脏了,想把它补全,请同学们来帮助他。
第一章美苏冷战的爆 发 第一节马歇尔计划 第二节共产党“情报局”和华沙条约组织 …… 第二章二战后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 第一节西欧的联合 ……
(1)如果根据已知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你会拟什么?
(2)请你根据所学内容,给第二章补充一节内容,并根据你的书名模仿第一章节添加一章内容(包含一章两节)。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3.B
4.C
5.D
6.A
7.D
8.A
9.B
10.B
11.A
12.D
13.A
14.D
15.C
16.A
17.C
18.C
19.D
20.D
21.(1)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的起点;材料二: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
选取材料一,事件:新航路开辟;理由: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选取材料二,事件:工业革命;理由:工业革命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形成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使欧美重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这些国家加紧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趋势:1840-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速放缓。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答出一点即可)。
(3)表现: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或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欧共体(或欧盟)。
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大国国家政策的调整;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了障碍等
(4)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
应对措施: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答出一点即可)
22.(1)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一节: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第二节: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