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3 22: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江中学教育共同体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50分) 命题人:倪冬梅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2.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4.“贞观之风,一时复振”是对何时社会风貌的描述( )。
A.武则天统治时期 B.唐玄宗统治后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5.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6.“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段材料表明当时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7.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8.科举制曾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下列对科举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科举制是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B.科举制的实行使朝廷的集权制进一步加强
C.科举制使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
D.科举制的实行彻底消除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9.唐朝时,某位少数民族首领在给唐朝皇帝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这位首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10.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下列有关隋唐繁荣与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④文成公主人藏,密切了唐蕃联系 ⑤玄奘西行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1.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该剧故事应是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的(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如果你想考察辽与西夏的历史,你会去今天的( )。
A.河南和宁夏 B.辽宁和浙江 C.浙江和宁夏 D.内蒙古和宁夏
1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宋朝
14. 2008年奥运会吉 ( http: / / www.21cnjy.com )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如右图)。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 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 D.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15.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宋代,下列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士大夫在酒楼上吃东坡肉 B.商人出门坐轿子
C.市民到娱乐场所“瓦子”听评书 D.老百姓普遍穿丝绸做的衣服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17、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18、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19、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20、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二、材料分析题(30分)
2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2分)两人为唐朝作出的共同贡献是什么?(1分)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
(2) 试举出唐朝与A地区建立联系的两个事例,并说明其意义。(4分)
(3) 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2分)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1分)



⑵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对这一制度得出不同的结论?(5分)



⑶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0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4分)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4分)

期中测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B3.B4.D5.C6.D7.C8.D9.C 10.B
11.B 12.D13.D 14.A 15.D16.D17.D18.D19.A20.B
二、材料分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21. (1)玄奘;鉴真。(2分)贡献:促进中外交往,传播了中国文化。(1分)精神: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1分)
(2) 文成公主人藏;金城公主人藏。(2分)
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2分)
(3) 如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示意图;唐朝的对外交往等。(2分)
22. .⑴科举制度,(2分)隋朝(1分)
⑵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2分)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3分)
⑶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2分)
23. 、(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4分)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2分)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4分)
七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考场号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