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请把答案填入答题框中否则无效>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1、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 】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6、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7、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
①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④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8.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
9.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图1 图2 图3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10、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11、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 D.③④
1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3、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 迨至隋,一土宇 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14、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信仰伊斯兰教
C.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中华重要一员
15、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16题7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8分,共35分。)
16、(7分)“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1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2分)
17、(10 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列举唐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1分)原因是什么?(2 分)
(3)材料三 右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3分)
18、(10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材料一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依据材料一,从范围、内容、兼容等的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3分)
【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撞与交融】
材料二 观点:暴力冲 ( http: / / www.21cnjy.com )撞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而暴力冲撞既有血与火的灾难,又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把下面四个事件进行分类。(4分)
唐与吐蕃“合同为一家” 靖康之变 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
和平交流—: 暴力冲撞—:
【传统的儒家文明】
材料三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1分)据元时期的史实举一例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2分)
19、(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1分)
(2)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分)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2分)
探究三 文化篇 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
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
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
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1分)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分)
(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答案
选择题:
1-5:ACBBB 6-10:CBBBB 11-15:CDBCB
二、材料题:
16、(1) 认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贵君轻);[1分]
措施:轻徭薄赋、注重发展生产、倡导戒奢从简【3分】
(2) 政府宣传推广并提供技术支持【1分】
(3) 设置“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布诏令:“以农桑为本”,下令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等等(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分】
17、 (1)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等。(4分)
(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盛况。(1分)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2分)
(3)赵匡胤 女真 (顺序写错不正确) 民族政权并立 (3分)
18、(1)①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往来;②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③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概括材料的内容也可)(3分)
(2) 和平交流:宋金和议;唐与吐蕃“合同为一家”。
暴力冲撞:靖康之变;岳飞抗金。 (4分)
(3)特点: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1分)
举例:蒙古族进入中原,建立元朝,统一中国。大力推行以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或答忽必烈改制及其具体内容也可)(2分)
19、(1)科举制。(1分)
(2)行省制。(1分)
(3)曲辕犁和筒车。(2分)
(4)唐:诗;(1分)雕版印刷品《金刚经》(1分)
(5)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