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弹力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弹力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0 10:4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弹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观察,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 2. 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 分析弹力的方向。 3. 了解重力和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会用共点 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探究中获取及处理数据 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分析弹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根据是否接触对力进行分类。 【新课引入】
观察图片:撑杆跳、蹦床、弹簧、橡皮筋都有什么变化呢? 【新课教学】 一、形变 1. 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
2. 形变产生原因:弹力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如图所示,取一根弹簧和一块橡皮泥,分别用力压弹簧和橡皮泥。停止 用力,看一看他们的形变情况有什么不同。 我们发现停止用力后,弹簧能完全恢复原状,这类形变被称作弹性形变,但橡皮泥不能 恢复原状,这类形变被称作范性形变。我们把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当外力过 大时,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不能恢复,这种现象即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3. 形变的分类:在生活中,我们一般按形变的方式不同对形变进行分类,有拉伸形变、 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曲形变。 大量事实表明,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 只是有时物体的形变比较小不容 易被观察,能被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形变的称为明显形变;不能被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形变称为 微小形变。 【探究活动】感受尺子对手的作用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之所以形变是因 为有外力的作用。那么形变的物体对外有没有 力呢,这个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请大家感受一 下钢尺对手的作用力,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形变的方向如何,力的方向又如何?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手发生了形变吗? 分析并得出结论:物体的弹力方向都与自身的形变方向相反。 二、弹力 1.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弹
力。 2. 施力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与其恢复弹力的方向相同,也就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反。 3.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弹性形变。 【教师】刚刚我们通过明显形变归纳了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而对于产生微小形变的 物体,应该如何分析弹力及其方向呢?观看手压玻璃瓶和手压桌面的微小形变的放大 实验。 4. 弹力的方向: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绳而 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三、探究弹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 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思考问题】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用什么样的装置来测量这些物理量 (3)如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 【实验器材】弹簧 钩码 刻度尺 铁架台
【注意事项】 1. 刻度尺要竖直且紧靠指针以减小读数带来的误差; 2. 每次测量一定要等钩码静止后再读数;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 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 成正比。 F=kx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不同弹簧 的特性,生活中常说的有的弹簧软,有的弹簧硬,指的 就是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如果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N/cm 说明每伸长或压缩 1cm 弹簧中的弹力就改变 1N。 四、弹力的应用 弹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自动铅笔和自动圆珠笔控制笔芯伸缩就 用到了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性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汽车和摩托车都安装有弹 簧等装置用于减震,以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