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土地改革
——悯农——
壹
——土地改革的背景
一、悯农——
·土地改革的背景
土地改革进程图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全国土地改革前 耕地占有情况调查表 占农户总数 占耕地总数
地主 富农 不到7% 50%以上
贫农 雇农 57%以上 14%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土地集中在地主和富农手中,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农民有何诉求?此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一、悯农——
·土地改革的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助农——
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是如何进行的呢?
二、助农——
·土地改革的经过
开始时间
文件
内容
做法
基本完成时间
二、助农——
·土地改革的经过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市郊农民焚烧土地契约
登记财产
分到生产工具和牲畜
分田地
分牲畜
二、助农——
·土地改革的经过
王老汉: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收成全给了刘员外,一年自忙活呀。
小王:放心,不会再被地主收租了!我们工作队这次来,准备在湖南推行土地改革,保证农民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地。
王老汉:真有这种好事 真的人人都有一块土地
小王:真的,像刘员外这种地主的土地、牲畜、爬犁会全分给农民。
王老娘(欲言又止):那你舅家怎么办,他家有些地,那不是也得分出去
小王:娘,您放心,土地改革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多余的粮食、房屋。
富农、中农的土地和东西不没收,舅家只能算是富农或中农。
王老娘:我听明白了,只没收地主的,其他人不没收,还给地主分一块地种。
王老汉:人人都有一块土地,地主还和我们一起种田,真有这种好事
小王:真的,像华北等旧解放区地主早就没了。农民分了地,还能养鸡和猪。
王老汉:那我们农民可翻身做主人了!
二、助农——
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雇农
没收地主土地,留得一份
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团结中农,发展农业生产,中农感到有奔头
依靠贫农、雇农,人数最多,给予土地,稳固政权
二、助农——
·土地改革的经过
特点
减少改革阻力,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
目的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相关史事
▲ 1959年8月10日,农奴将高利贷、卖身等文契投入熊熊烈火。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从此获得翻身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
二、助农——
·土地改革的经过
——兴农——
叁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
三、兴农——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地主占有 绝大部分土地 农民
占有土地
分配形式 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归地主 劳动成果
归农民
①土地所有制:
易错点:只改变土地所有,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仍是私有制
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土地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
三、兴农——
·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地位:
③国家政权: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④经济发展:
悯农:土地改革背景
助农:土地改革经过
兴农:土地改革意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时间:1950年颁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内容:废封建土地所有制,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本课小结
①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地位
③国家政权
④经济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
开国大典
筹备
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巩固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
经济:土地改革
军事:抗美援朝
对内
对外
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创造和平稳定环境巩固土地改革成果
单元小结
第一单元已结束,所学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牛刀小试
1.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农民在革命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是“按功行赏”
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
D
3.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A
牛刀小试
4.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B
5. 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D
6.右图是1952年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