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1 重力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0 10: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重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2. 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3. 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教学重点: 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重心的确定。 教学难点: 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回顾初中知识:1.什么是力?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4.一个物体 受到的重力为 10N ,请画出其重力的示意图。 【新课引入】 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物体受力情况的探索,认识常见的重力、弹力、 摩擦力并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平衡条件,从而为深入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物体运 动之间的关系做好准备。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回顾初中有关力的知识,并对重力 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新课教学】 一、认识重力 阅读教材第 62 页第 2 至 4 自然段。 【思考问题】 1. 重力是怎样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1)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垂直就是竖直向下。利用这一点,我们常常可
以检查物体是否竖直或水平放置,也可以检查物体的倾斜程 度,如图,就是建筑工地上所使用的铅垂线,用来检查墙砌 得是否竖直。 2. 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质量钩码的重力,如右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G=mg g 就是前面所学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纬度、高度 有关。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 g= 10N/kg = 10m · s-2 。N/kg 和 m/s2 这两个单位为什么会等价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了解到 这一内容。 根据公式 G=mg ,g 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那自由落体加速度会不会是由重力引起的呢?进 而力和加速度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种定量关系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将在 下一章进行学习。 3. 如何简明地表示力?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或者力的图示来简明地表示某个力,如图所示,用一 条带箭头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表示梨的重力,得到的图就称为重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 正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严格画出力的大小,是力的粗略表示,而力的图示精确表
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重心 【思考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大小、形状各异的物体,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 重力的作用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那如何表示重力的作用点呢? 从效果来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点,这一作用点被称为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如图中的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其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 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 关。如图,载货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量和装载位置而变化。 针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应该如何确定重心的位置呢?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薄片 我们可以 用悬挂法测出重心的位置。 1. 悬挂法测重心:利用了重力始终竖直向下,且过重心这一原理。【通过视频讲解】 2. 支撑法确定物体的重心。【通过视频讲解】 【思考问题】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通过以下图片:中空的三角板、圆环、篮球、水杯等物体,其重心并不在物体上。对于 中空结构的物体来说,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人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比较复杂,重心位置还 会随着人的动作变化而变化,例如,人在站立时,重心大概在腰部位置,而 90 度弯腰时重心 会变化到腰部以下;又如,人的重心升高是有限的,采用背跃式跳高时,重心可位于横杆以 下,采用这种姿势,运动员比较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重力的应用 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应用重力和重心的知识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 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 农业生产中的抛秧:通过视频了解抛秧过程是如何利用重力的方向进行操作的。
2. 驱兽器和双锥体上坡:通过视频了解重心的应用。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