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正确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
三、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讲授、讨论
四、教具
玩具汽车、薄木板、玻璃棒、弹簧秤两个、绳套两个、力传感器两个
五、教学过程
从力的基本概念我们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力存在就必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那么两物体相互作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我们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概念
通过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并分析每个实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为后面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做好铺垫。
(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1、实验演示
通过三个实验演示,从定性到半定量到定量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演示1】先使玩具汽车的后轮(驱动轮)上紧发条,使它做逆时针转动,然后抓住汽车顶部,把它按在垫着玻璃棒的薄木板上,在起点处,转动的后轮给木板向右的作用力f,于是木板向右运动,这时木板对后轮有没有作用力?再把汽车拿起,使木板制动,然后使后轮再转动,把玩具汽车放在木板上,可以看到木板向右运动的同时,玩具汽车向左运动,说明后轮对木板施加向右作用力的同时,木板对后轮施加向左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均为摩擦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演示2】把两个相同的弹簧秤A和B连结在一起,用手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拉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拉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秤的力,弹簧秤的示数随着改变(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为零),但两个弹簧秤示数总相等,方向总相反。
【演示3】将一个红色的绳套和一个白色的绳套结在一起,用双手通过两个力传感器分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动态的拉两个绳套,两个力传感器可以分别测量出白色的绳套对红色的绳套的拉力和红色的绳套对白色的绳套的拉力并实时的记录下来,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三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并引出牛顿第三定律。
2、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F’(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3)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①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因为两者中若有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须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其间的相等关系就不成立了,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没有先后之分。
②普遍性: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之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大小相等。
③相互性: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力的性质相同,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等性质的力,不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必须具有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可肯定其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三)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虽有相似之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具体的比较见下表:
(四)课堂练习
1、关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C.只有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同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于施力物体不同,所以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E.以上选项都不对
2、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路面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
D.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牵引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
3.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旋转;
D.发射火箭时,火箭向下喷气,使火箭上升。
4.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金属块,是金属块部分浸入放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如下图所示,若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N,则台秤的示数:( D )
A.保持不变
B.增加10N
C.增加6N
D.增加4N
5、如图所示,物块静止在斜面上,重力G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为F1和F2,则:( AD )
A.F1与作用在物块上的静摩擦力相平衡
B.F2就是物块对斜面的压力
C.F2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六、板书设计
§3-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概念
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同时性
2.反向性
3.等值行
4.同时性
5.同性质
三、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