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第七单元知识清单
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
主题:本单元主题为“人物品质”,通过一组风格各异的文章,展现了不同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语文要素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品质,写一个自己敬佩的人。
生字词
易读错的字
芙蓉(róng):“蓉”不要误读成“lóng”。
单于(chán):“单”是多音字,此处读“chán”,用于“单于”,是匈奴君主的称号。
遁逃(dùn):“遁”读四声,不要读成二声。
恭敬(gōng):“恭”读一声,不要读错。
勤劳(qín):“勤”读二声,不要读成一声。
焉得(yān):“焉”读一声,不要读错。
战役(yì):“役”读四声,不要读成二声。
屡次(lǚ):“屡”读三声,不要读成二声。
摧毁(cuī):“摧”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
冰雹(báo):“雹”读二声,不要读成一声。
易写错的字
雁:里面是两个单人旁加“隹”,不要少写笔画。
砚: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囊:笔画较多,注意上面部分的写法,不要写错。
恭:下面是“小”加一点,不要写成“水”。
勤:左边是“堇”,不要写成“黄”。
多音字
单:chán(单于);dān(单独);shàn(姓单)
晕:yūn(晕倒);yùn(晕车)
磨:mó(磨刀);mò(磨坊)
冲:chōng(冲锋);chòng(冲着)
形近字
洛(洛阳);落(落下)
雁(大雁);燕(燕子)
砚(砚台);现(现在)
塞(边塞);赛(比赛)
祈(祈祷);折(折断)
遣(派遣);遗(遗忘)
措(措施);错(错误)
混(混乱);棍(木棍)
秩(秩序);铁(钢铁)
岗(岗位);冈(山冈)
必须掌握的词语
芙蓉、洛阳、玉壶、砚台、乾坤、单于、遁逃、恭敬、勤劳、博学、贫穷、焉得、战役、屡次、摧毁、冰雹、胸膛、晕倒、牺牲、蜿蜒、壶口、砚台、乾坤、恭敬、勤劳、博学、贫病、派遣、相逢、践行、混乱、维持、秩序、岗位、主宰、调遣、措施、哭泣、酣睡、机械、窟窿、混乱、汹涌湍急、势不可当、你推我搡、猝然而至、失魂落魄、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若、纹丝不动、相提并论
四字词语(含成语)
囊萤夜读:用白绢做成口袋,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在夜晚读书,形容人勤奋好学。
铁杵成针:通过长时间的努力,铁棒也可以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其中“悬梁”讲东汉孙敬的故事,“刺股”讲战国苏秦的故事。
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你推我搡:形容人群混乱,互相推挤。
猝然而至:突然到来,出乎意料地来到。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镇定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平明~黎明;逐~追;孤~独;博学~博识;贫穷~贫困;照例~照旧;维持~保持;秩序~次序;主宰~主导;调遣~派遣;弥漫~充满;穿梭~穿行;嘈杂~喧闹;违抗~违背;争执~争吵;惊慌失措~手足无措;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凝视~注视;阴森森~冷飕飕;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势不可当~锐不可当
反义词
平明~傍晚;孤~众;贫穷~富裕;熟悉~陌生;坚定~动摇;违抗~服从;伟大~渺小;惊慌失措~镇定自若;镇定自若~惊慌失措;相提并论~厚此薄彼;嘈杂~安静;小心翼翼~粗心大意;势不可当~不堪一击;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词语归类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舍己为人、临危不惧。类似的还有:大公无私、克己奉公、高风亮节。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失魂落魄、镇定自若。类似的有:目瞪口呆、眉飞色舞、垂头丧气。
描写场面的词语:你推我搡、井然有序。类似的如: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火朝天。
量词:一片漆黑、一枚黑点、一个灵魂、一场战役、一个火力点、一个任务、一个缺口、一团烈火、一个冰窟窿、一声巨响、一片混乱、一条小艇、一座山峰、一片乌云、一轮红日、一片雪花、一阵寒风、一股暖流、一片掌声、一种精神、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道理、一个启示。
修饰词:一片漆黑、阴森森的船头、威严的声音、简短有力的对话、伟大的灵魂、可卑的利己主义、惊慌失措的众人、井然有序的队伍、威严的指挥官、黑色的雕像、阴惨惨的薄雾、英雄的壮举、胜利的彼岸、勇敢的战士、顽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激烈的战斗、凶猛的炮火、愤怒的吼声、坚定的目光、晶莹的泪珠、热烈的掌声、感人的故事、深刻的道理、美丽的传说、宝贵的启示。
动词:履行职责、解开绳索、下达命令、维持秩序、违抗意志、调遣船只、凝视夜空、推开窗户、冲进火海、占领阵地、消灭敌人、摧毁火力点、完成任务、堵住枪口、冒着炮火、穿过烟雾、爬上山顶、插着红旗、踏着积雪、迎着寒风、举起双手、献出生命、讲述故事、传承精神、汲取力量、受到启示、获得成功。
佳句积累与仿写
比喻句
原句: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赏析:把黑点比作幽灵和山峰,形象地写出夜雾中物体的神秘和庞大。
仿写:远处,茫茫大海上出现一道白线,它好似一条丝带,又仿佛一条巨龙。
拟人句
原句: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赏析:“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将轮机火炉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海浪的凶猛。
仿写:狂风把小树折磨得呜呜地低声哭泣。
排比句
原句: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赏析:通过排比句式,清晰地展现出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的沉着冷静和有条不紊的指挥。
仿写: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地说:“同学们,上课要认真听讲!眼睛看黑板,耳朵听老师讲,脑子积极思考。必须把知识学扎实!”
课文要点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通过描写清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以“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自己的清廉正直和坚守操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塞下曲》:卢纶描绘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体现了守边将士的英勇无畏。诗中没有直接写战斗场面,却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激烈。
《墨梅》:王冕借墨梅自喻,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家境贫寒,利用萤火虫的光勤奋读书的故事,赞扬了车胤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的精神。学习时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受古人读书的勤奋。
《铁杵成针》:写李白在山中遇到一位老妇人坚持将铁棒磨成针,受其启发而勤奋学习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诺曼底号”遇难记》:维克多·雨果讲述了“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的过程,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指挥救援,将生的希望留给乘客和船员,自己却以身殉职,表现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学习时要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其人物品质。
《黄继光》:记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时要关注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感受其伟大精神。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总结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如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等。
词句段运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人物,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敬佩的人,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品质。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强调人要自强自立。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老子》,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告诉我们要勇于战胜自我。
不怨天,不尤人:出自《论语》,不抱怨天,不责怪人,教导人们要从自身找原因,积极面对生活。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出自《孟子》,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