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13: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熟悉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我们感动于他忧国忧民,悲悯苍生的情怀,但是他的诗歌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亦有清新喜悦之作。让我们一起走进《客至》,感受他待客的兴味和心境。
课堂导入
1.反复诵读,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韵之美;
2.理解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体会客至后诗人的感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
4.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
题目解读
“客”:即指崔明府,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
“相”:偏指一方,“我”;
“过”:即探望、拜访;
“喜”:表明喜悦之情。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三吏”、“三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被誉为“诗圣”。作品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历史上的 杜 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
读书漫游时期
(35岁以前)

困守长安时期
(35-44岁)
战乱流离时期
(45-48岁)
西南漂泊时期
(48-58岁)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是他当时 生活的写照,一家人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一个春意盎经然的日子,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了这首欢快明丽的格律诗。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诵读体悟
(pēi)
(sūn)
(shè)
诗歌译文
草堂前前后后都是春水,溪水满溢,每天只看见一群群的白鸥游浮在水面上。
庭院中的花间小路没有因为来客而打扫,简陋的大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的熟食、菜肴并不丰盛,因为家贫杯中只有未过滤的旧酿酒。
(征询客人意见)是否愿意叫邻居老翁过来共饮,隔着篱笆呼叫老翁,一起干尽杯中酒。
研读感知
首联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1.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描写了早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研读感知
2.为什么选择“群鸥”作为意象?首联有何作用?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
作用:①“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加上“但见“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闲逸、寂寞的心情。这也为贯穿全诗的客至而心喜的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研读感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1.颔联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客至的意外惊喜、欢迎
2.画面在空间上有何变化?
颔联
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研读感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作用?
互文手法。这一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颔联
研读感知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颈联
1.这联选取了哪部分的生活细节?
2.请试赏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情感:
竭诚待客的盛情
好友来访的兴奋喜悦
好友来访而只能简单招待的歉意愧疚
与两人情感的深厚无间
手法:
细节描写: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及原因,
反衬出作者与好友情感至深
研读感知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尾联描写了什么内容,想象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内容:“邀邻喝酒”——细节描写。
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家里来了尊贵客人了,邀请邻居过来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
尾 联
研读感知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感:“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了,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可见二人酒兴之浓、气氛的欢快。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尾 联
研读感知
朗读文本,结合诗歌的背景、注释,思考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用哪个字进行概括?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盼客
迎客
待客
邀邻
诗文总结
内容 手法 情感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盼客:水势涨溢 绿水缭绕
迎客:扫径以待 欢迎客人
待客:食无兼味 酒为旧醅
邀邻:隔篱呼取 酒兴正浓
情景交融
互 文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闲适孤寂
喜出望外
真情愧疚
兴奋真率
总 结
《客至》前两句描写了居处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的景色,表现与世隔绝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出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课后小练
1.《客至》中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作者孤独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中描写春水和鸥群,点出环境清幽僻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客至》中写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径不曾缘客扫
课后小练
4.《客至》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客至》中表现田园生活中淳朴的邻里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课后小练
宾 至(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 ①漫劳:劳驾您。②粗粝:即糙米。
③药栏:药圃栏杆。这里指药圃中的花药。
比较阅读杜甫的《客至》和《宾至》,回答下列问题:
(1)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2)分别分析两首诗的语言风格。
课后小练
宾 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少:居幽地僻,少有人访
难:恭迎贵宾,行礼艰难
不胜应酬之苦
岂有:我岂有文名
漫劳:您徒劳过访
惊讶、冷淡、
客套尽礼数
冷漠、无奈、不悦
客套应酬之语,含送客之意
客至
全情投入
热烈
亲之
宾至
纯属客套
冷淡
敬之
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