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中考总复习历史
目 录
CONTENTS
01
考点分析
02
能力提升
考点分析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5年2考;考查要点: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业发展情况、中央重视民族团结)
)
民族 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 地方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1. “(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指(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2.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 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C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1.“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者 邓小平
目的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含义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实践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2.海峡两岸的交往:
对台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 的发展 (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 的发展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5)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同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6)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两岸关系 的发展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8)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9)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
(10)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根据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群众基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对台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相关图片:
3. (2023哈尔滨)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4.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指出:“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善于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据此可知( )
A. 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有利于促进国家发展
B. 高度自治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
C. 特别行政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不断完善
C
能力提升
1. 【教材素材】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文化传承 B.科技发展
C.经济建设 D.文旅开发
C
2. 【史料实证】某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题2图所示的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其反映了( )
A.传统习俗的变化 B.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C.传统节日的起源 D.中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D
题2图
3.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尔村建于横断山脉上,也称“悬崖村”,是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政府建成2 556级钢梯以方便村民出行,并逐步实现水电和网络供给。2020年,该村实现整体脱贫。据此可知,该村整体脱贫( )
A.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体现
B.保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体现了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D.体现了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A
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新疆棉花产量只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2012年,占比则超过50%;2022年,占比达到90.2%。新疆棉花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
A.青藏铁路的全面开通运行
B.西藏地区的重工业水平提高
C.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D.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带动
D
5.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的。这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认同
B. 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D. 英国综合国力大幅衰减
C
6. 一位亲历香港回归祖国的外交人员曾说,香港是实施“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个样板,是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一站。香港搞好了,对澳门回归祖国,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他意在强调( )
A.香港回归祖国的示范性 B.“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C.香港问题的复杂多变性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
A
7.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明确了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罪行及其处罚。该法的颁布推动( )
A.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发展
B.内地与港澳经贸人文联系密切
C.香港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D.以“一国两制”实现港澳顺利回归
C
8. 从1999年至今,澳门从一个经济发展低迷、社会治安混乱的“博彩之都”,发展成为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文化多元、经济繁荣的国际知名旅游休闲文化名城。这主要得益于( )
A.澳门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
C.“一国两制”的实践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9.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他们印发了30万份《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香港、澳门的回归产生了重大影响
B.台湾民众要求打破两岸的隔绝状态
C.“九二共识”引起台湾民众的共鸣
D.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B
10.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B.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C.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
D.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
A
11. 【时空观念】题11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我们党和政府( )
A.争取使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把握历史潮流大力改善两岸关系
C.努力推动两岸经贸繁荣发展
D.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对台工作
D
12. 【跨学科·语文】对联是人们寄托思想感情或反映历史等的独特艺术形式,往往有着隐晦而含蓄的表达。题15图为小风同学所搜集的两副对联,其反映的制度、构想的共同点是( )
A.都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
B.都设立了高度自治的行政区域
C.都为国家统一稳定作出了贡献
D.都实行了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C
13. 某中学以“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为主题开展探究性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务一政策·彰显政治智慧】
材料一
【任务二纪念币·见证统一历程】
材料二
【任务三史实·展现两岸交往】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但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是运用“中国智慧”在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中国智慧”的理解)→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理解:“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言之有理即可)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两个史事,围绕“祖国统一”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
【示例】
观点: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论述: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交往更加频繁,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结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