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由P95问题1得到算式;
讨论:如何计算呢?根据什么来计算呢?
揭题:观察发现,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
探究指导
做一做
计算下列各式:(1);(2);(3)(m,n都是正整数)
观察思考: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为什么?
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根据乘方的意义可得 。
你能用语言来描述此法则吗?
试一试
(2) (3) (4)
找规律
展示交流
P96 练习 P104 习题14.1 1题(1)(2)
相互纠错
变式练习
(n是正整数)
填空
比一比
;
;
;
。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学案》1、P53 变式练习1--3题
2、P54 能力提升
课后反思:
14.1.2 幂的乘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幂的乘方的意义。
2、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设计:
练习导入
计算
我们刚才进行了什么运算,它的运算法则为 。
探索练习
表示 个 相乘;表示 个 相乘;
表示 个 相乘;表示 个 相乘。
× × =
(根据)= ;
× × =
× × =
× × =
通过上面的探索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表示?
展示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判断,错误的予以改正。
( )
( )
( )
( )
( )
变式练习
计算
若,则m=
4、若,则m=
5、若,求的值。
6、若,求的值。
7、已知,,求的值。
五、小结
六、课后作业 P 104 习题14.1 1(3)(4)题 ,2题。
七、课后反思
14.1.3 积的乘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个,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
力。
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
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设计
情境诱导
若已知一个正方形的棱长为,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问题:(1)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2)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
探究引导
表示n个a相乘,那么表示什么呢?
= × × = × × × × ×
=( × × )( × × )
=
那么
请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
讨论:①成立吗?
②这个性质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适用吗?
你怎么区分幂的乘方性质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①幂的乘方运算: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②区别意义:,和
③防混淆:
展示归纳
P97 例3;P98 练习
纠错,归纳:在运算过程中,注意每一步的依据,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
变式练习
1、 2、计算
3、计算的结果是
4、计算
5、已知,求的值。
6、已知,求的值。
五、课后作业
《新学案》P56 变式练习1,2题
课后反思
同底数幂的乘法 积的乘方 幂的乘方
练习课
▲ 同底数幂的乘法
已知求
▲ 幂的乘方
计算:
已知,求m的值。
幂的乘方逆运算
若,试比较a,b,c的大小
▲积的乘方
计算
(1) (2)
(3)
2、已知,求的值。
3、计算① ②
4、若,求x的值。
14.1 整式的乘法
第一课时 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
行运算。
2、会进行整式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参与到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2、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乘法的运算律将问题转化,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
的兴趣。
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教学设计:
情境诱导
光的速度约为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列式计算
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即,你会算吗?
探究指导
请试着计算
(2)
通过尝试,你能告诉大家怎样进行单项式乘法?
算一算
(2) (3)P99 练习1,2
阅读P99内容,总结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
试一试 (依据什么做?)
抽生板演 例5
(2)
练一练 P100 练习
变式练习
若,则m-n的值为 。
课堂小结
家庭作业 课本P104-105,习题 14.1 第3,4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多项式乘多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乘法法则,灵活运用多项式乘以
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体会乘法分
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注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中“漏项”、“负号”的问题。
教学设计:
情境诱导
P100 问题3,你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探究指导
根据乘法分配律,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①抽生先说,师板书法则。
②讨论:法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展示归纳
教材P101页例6 指名板演
纠错、提醒,灵活,正确应用,注意符号,不要漏乘。
变式练习
某零件如图所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5,b=-2
课堂小结
本即可的主要知识点为
你还有那些疑惑?
布置作业 课本P105 5,7题
课堂反思
第三课时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为 。
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个法则解决下面的问题,一种数码照片的文件大小是,一个存储量为的移动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张这样的数码照片?
探究新知
1、做一下运算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对比以上两种运算,观察底数和指数的变化,总结出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
课堂展示
例 ① ② ③ ④
交流展示 P104 练习
变式练习
练习计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已知
若,求的值
若,求m的值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会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哪些地方还需要练习
作业 P105 6题
课堂反思
第四课时 整式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理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
除法运算。
2、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倡多样化的算法。
教学重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问题:木星的质量约是吨,地球的质量约是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列式,怎样进行计算?
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探究新知
你能利用此种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
① ② ③
你能说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试一试
例
再探新知
计算下列各式
① ② ③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归纳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能写成公式的形式吗?
课堂展示
P104 练习 2、纠错,订正
变式练习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若它的一边长为,求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边长为,求这条边上的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整式的运算练习课
练习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的各种运算,并能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练习安排:
一般的单项式相乘、多项式相乘等乘法运算
化简:
整式的相关除法运算
先化简,再求值:
变式练习
已知:
化简求值:,其中
已知数a,b,c满足,求的值。
解决课本上的习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