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4.1探索地球表面(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外部圈层有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2、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3、了解地球各圈层间的关系; 4、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及范围及对人类的意义;
5、了解土壤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 6、树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一、知识点梳理:
1、地球的外部结构包括 、 、 等;
2、地球表面的水占据地球表面约 ;包括 、 、 、冰川和大气水等;
3、大气保护着地球生物,为生物提供 ,减小来自 的伤害;影响着 的变化;
4、地球上的岩石、水、大气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
5、生物圈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 、 和 等;
6、地球内部结构包括 、 、 等;其中地壳和地幔上部构成 圈;
7、地球上的土壤的形成是由 与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地球的宝贵财富;
8、 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地核—地幔—地壳 B. 地幔—地核—地壳
C. 地壳—地幔—地核 D. 地壳—地核—地幔
例题2、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一开始就有土壤
B. 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C. 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 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例题3、下列做法中,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 ( )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B.直接排放污水,节省水处理成本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例题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
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的生活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例题5、以下是关于太阳系的几个恒星的资料,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金星:得到的太阳光照比地球多一倍,金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表面温度470℃,没有水。
水星:离太阳较近,光照强烈,没有大气,表面温度430℃到零下160℃,是太阳系中温差较大的恒星,没有水。
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占了96%,还有少量的水,表面温度20℃到零下139℃。
(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环境越来越差,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有的科学家设想把人类搬到其他星球上居住,以上几个星球是“候选星球”,请你分析,它们适合人类居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只有一个家: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家 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练习:
1、 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 岩石圈、地幔、地核 D. 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
(第1题图) (第2题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 地壳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中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
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 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 污水处理后排放
C. 保护鱼类,不捕捞不食用鱼类
D. 开发新能源,逐渐减少使用污染大的能源
7、某地的湿地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觅食、嬉戏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 )
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
B.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逃生能力
C.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8、克株,是一种原生在日本的观赏植物,其花美丽迷人,并且还能发出甜甜的葡萄酒的香气。后来,它以观赏性植物的身份出现在了美国。再后来,由于克株生长快,并能在极其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适应性极强,还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美国便开始在其国内大规模推广。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克株的大量繁殖,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当年致力于研究培育克株的联邦农业部门,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开始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克株,于是美国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除克株运动,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根据以上的小资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人类不是生物圈的成员,所以不能对生物圈产生任何影响
B. 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
C. 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分子,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D. 人类只可以利用自然,但不能改造自然
9、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的
D.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10.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厚度最大
D.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
12、_____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的范围包括_____的底部、_____的大部和_____的表面。
13、如右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
A ;B ;C 。
(2)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一层是 。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________。
(3)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鸡蛋皮对应________;蛋清对应地球的________层;蛋黄对应地球的________层。
1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美丽的大草原景象。大庆何尝不曾是这样。但学生调查大庆目前的状况是:①开发石油时,由于没有注意保护植被,导致草原破坏;②土地退化、沙化、盐碱化非常严重;③土壤板结、裸地面积增大…如果你是一个大庆人的后代,请据些提出你的见解(至少写五点)?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71% 海洋 江河 湖泊
3、氧气 太阳辐射 天气和气候 4、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
5、液态水 空气(氧气) 适宜的温度 6、地壳 地幔 地核 岩石
7、岩石风化 8、 生物圈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直到地球的核心边界;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因此,如果你从地面开始向下到达地心,你会依次穿过地壳、地幔和地核,故C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地球外层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很多,如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开发新能源等;而直接排放污水,虽然表面上看能节省水处理成本,但从长远利益来看,污染环境的做法得不偿失。故B符合题意。
例题4、D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D符合题意。
例题5、(1)不适合,金星、水星中没有水、没有氧气,而且温度也不适宜,火星中虽然有氧气和水,但含量太少,不能满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2)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合理均可)
解析:同上。
三、课后练习:
1、D 2、B 3、C 4、C 5、A 6、C 7、A 8、C
9、C 10、B 11、D
12、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13、(1)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壳
14、(1)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 (3)地壳;地幔;地核
15、(1)开发石油同时,植被的绿化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要跟上;(2)不要过度放牧;(3)退耕还草,植树造林;(4)引入水源,解决干旱;(5)利用基因工程,把根系发达植物的基因和繁殖能力强并且抗盐碱植物的基因重组,生出一种在沙地中快速成长的植物,让沙地重新向绿色低头;(6)做环保宣传工作,让所有大庆公民都能有环保意识。(合理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4.1探索地球表面(1)教学设计
课题 4.1探索地球表面(1)……地球的结构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主要分三块内容:①地球结构;②地形和地形图;③地形的变化。拟分3课时完成教学。本节内容是地球知识的开篇,为后续继续学习地形、地形变化、土壤及生态系统等知识打基础。本课时为第1课时,主要介绍地球的结构。地球结构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教材先介绍外部圈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作为入手点,阐述了水对生物的重要性、大气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然后介绍生物圈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目前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接着介绍地球内部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并介绍各层次的结构特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共有的部分,认识到土壤是岩石受到多因素影响并经历漫长历史而形成的。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外部圈层有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了解地球各圈层间的关系;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及范围及对人类的意义;了解土壤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 科学思维: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特点,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运用地图及所给材料,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其特点;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态度责任:并认识到生物圈是目前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激发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空间;
难点 运用生态知识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依赖的生存空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和发展。 2021年3月19日,沉睡多年的冰岛法格拉达尔火山再次喷发,大量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涌而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对地球表面有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结构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1)地球表面的水圈: 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中的水以及大气圈中的水等水体,构成了地球的水圈。海洋覆盖了近71%的地 球表面。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有一部分降落到大陆,然后流回到大海。 水无比重要,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球表面的大气圈: 地球被大气所包裹。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大陆表面和海洋上空有旋转的云朵,这表明地球上分布着水和大气,水形成了水圈,大气形成了大气圈。 大气是地球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呼吸所必需的,它能减少来自太阳辐射的伤害,保持地球上的温度使之适合生物生存,也影响着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3)地球表面的生物圈: (附视频) 地球上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既彼此分离,又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大气与岩石、岩石与水、水与大气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 地球上的矿物质、空气和水,加上适宜的温度,造就了适合生物生息繁衍的地带,称为生物圈。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无论在广袤的大地、深邃的海底,还是在万米高空,都有生物生存,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讨论交流: 为什么说地球是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参考:地球拥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①合适的质量、足够引力;②适宜的距离、适宜的温度; ③充足的大气和水资源;④生物多样性;⑤稳定的气候;⑥磁场的保护; ……。2、地球表面的土壤: 在地球的表面还覆盖着很薄的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个圈层的共有部分。 土壤的固体部分由风化的岩石碎屑(岩石圈)和腐烂动植物生成的有机物(生物圈)组成,破碎的岩石碎屑是风化过程的 产物,风化需要空气(大气圈)和水(水圈)的共同作用。 (附视频:岩石的化学风化)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核:高密度的内层,称为地核; (2)地幔:密度较小的中 层,称为地幔; (3)地壳:密度很小且很薄的外层,称为地壳。地壳厚度很不均匀,海洋部分地壳较薄,大陆部分地壳较厚。 讨论交流: 看图,说一说: 1)地球内部结构中,哪一层是最厚的,哪一层是最薄的? 参考:厚度最大的是地核;厚度最小最薄是地壳。 2)地球外部结构中,哪一个圈层厚度最大?哪个圈层最薄? 参考: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最薄的是生物圈。 2、岩石圈和软流层: 岩石圈的上部是地壳,下部是上地幔,它们共同组成了岩石圈的外层结构。 岩石圈的下方是软流圈,是一层介于岩石圈和下地幔之间的流体层,它是地幔圈层中的一部分。 注意: ①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 ②地球表面由岩石构成,但地壳不等于岩石圈;③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④岩浆来自于地幔的软流层。 地球的结构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从外部结构开始介绍外部结构分为三个圈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逐一介绍,以便学生充分认识,突出重点;生物圈是重点,从范围到人类生存条件介绍,以突破难点土壤的形成只是提及详细知识点在后续章节中还学到内部圈层结构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结构是重点通过图片来认识,克服不可见的困难,降低难度通过讨论交流、读图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练习 1、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C )A. 地核—地幔—地壳 B. 地幔—地核—地壳C. 地壳—地幔—地核 D. 地壳—地核—地幔 2、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地球上一开始就有土壤 B. 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会使岩石变为土壤C. 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 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3、下列做法中,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 ( B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B.直接排放污水,节省水处理成本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的生活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5、以下是关于太阳系的几个恒星的资料,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金星:得到的太阳光照比地球多一倍,金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表面温度470℃,没有水。水星:离太阳较近,光照强烈,没有大气,表面温度430℃到零下160℃,是太阳系中温差较大的恒星,没有水。 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占了96%,还有少量的水,表面温度20℃到零下139℃。(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环境越来越差,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有的科学家设想把人类搬到其他星球上居住,以上几个星球是“候选星球”,请你分析,它们适合人类居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类只有一个家: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家 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1)不适合,金星、水星中没有水、没有氧气,而且温度也不适宜,火星中虽然有氧气和水,但含量太少,不能满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2)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合理均可)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2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下
4.1 探索地球表面
第四章
“第1课时”
我们生活的大地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外部圈层有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及范围及对人类的意义;了解土壤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
科学思维: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特点,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运用地图及所给材料,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其特点;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并认识到生物圈是目前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激发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
新知导入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和发展。
2021年3月19日,沉睡多年的冰岛法格拉达尔火山再次喷发,大量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涌而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对地球表面有什么影响?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结构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1)地球表面的水圈:
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中的水以及大气圈中的水等水体,构成了地球的水圈。
海洋覆盖了近71%的地球表面。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有一部分降落到大陆,然后流回到大海。
水无比重要,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新知
(2)地球表面的大气圈:
地球被大气所包裹。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大陆表面和海洋上空有旋转的云朵,这表明地球上分布着水和大气,水形成了水圈,大气形成了大气圈。
大气是地球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呼吸所必
需的,它能减少来自太阳辐射的
伤害,保持地球上的温度使之适
合生物生存,也影响着天气和气
候的变化。
(3)地球表面的生物圈:
地球上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既彼此分离,又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大气与岩石、岩石与水、水与大气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
地球上的矿物质、空气和水,加上适宜的温度,造就了适合生物生息繁衍的地带,称为生物圈。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无论
在广袤的大地、深邃的海底,还是在万
米高空,都有生物生存,地球是所有生
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视频:
生物圈
(点击图片播放)
讨论交流
为什么说地球是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地球拥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①合适的质量、足够引力;
②适宜的距离、适宜的温度;
③充足的大气和水资源;
④生物多样性;
⑤稳定的气候;
⑥磁场的保护;
……。
2、地球表面的土壤:
在地球的表面还覆盖着很薄的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个圈层的共有部分。
土壤的固体部分由风化的岩石碎屑(岩石圈)和腐烂动植物生成的有机物(生物圈)组成,破碎的岩石碎屑是风化过程的 产物,风化需要空气(大气圈)和水(水圈)的共同作用。
视频:岩石的化学风化
探究新知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核:高密度的内层,称为地核;
(2)地幔:密度较小的中层,称为地幔;
(3)地壳:密度很小且很薄的外层,称为地壳。地壳厚度很不均匀,海洋部分地壳较薄,大陆部分地壳较厚。
读图:
看图,说一说:
1)地球内部结构中,哪一层是最厚的,哪一层是最薄的?
2)地球外部结构中,哪一个圈层厚度最大?哪个圈层最薄?
厚度最大的是地核;厚度最小最薄是地壳。
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最薄的是生物圈。
2、岩石圈和软流层:
岩石圈的上部是地壳,下部是上地幔,它们共同组成了岩石圈的外层结构。
岩石圈的下方是软流圈,是一层介于岩石圈和下地幔之间的流体层,它是地幔圈层中的一部分。
注意:
①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
②地球表面由岩石构成,但地
壳不等于岩石圈;
③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④岩浆来自于地幔的软流层。
课堂练习
1、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地核—地幔—地壳
B. 地幔—地核—地壳
C. 地壳—地幔—地核
D. 地壳—地核—地幔
C
课堂练习
2、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一开始就有土壤
B. 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C. 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 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A
课堂练习
3、下列做法中,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 ( )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B.直接排放污水,节省水处理成本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B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
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的生活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D
课堂练习
5、以下是关于太阳系的几个恒星的资料,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金星:得到的太阳光照比地球多一倍,金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表面温度470℃,没有水。
水星:离太阳较近,光照强烈,没有大气,表面温度430℃到零下160℃,是太阳系中温差较大的恒星,没有水。
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占了96%,还有少量的水,表面温度20℃到零下139℃。
(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环境越来越差,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有的科学家设想把人类搬到其他星球上居住,以上几个星球是“候选星球”,请你分析,它们适合人类居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只有一个家: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家 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适合,金星、水星中没有水、没有氧气,而且温度也不适宜,火星中虽然有氧气和水,但含量太少,不能满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合理均可)
课堂总结
4.1 探索地球表面(1)
……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生物圈:具有矿物质、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是目前唯
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
3、地球内部结构:
内部结构
4、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有部分;
形成:岩石风化与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壳(很薄外壳)
地幔(中间层 )
地核(高密度、最厚):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地形和地形图”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