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17: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对寓言这一文体的初步认识展开交流.呈现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寓言故事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寓言蕴含着道理;三是寓言能启发我们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寓言的感受,梳理和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第一题是引导学生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构词特点并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第二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说话人神态、动作的语句的作用,并进行仿写。第三题是学写通知,展示了一个样例,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书写提示”给了8个例字,提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建议。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来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在引导学生积累这些成语的同时也在激发学生读寓言的兴趣,引导学生课余找这些寓言读一读。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
1.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2.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3.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思维发展: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词。
创意表达:能按正常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教学重难点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交流平台——体会寓言故事的魅力
1.出示单元篇章页。读一读篇章页,说说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目标分别是什么?
小结:第二单元主题是寓言故事,阅读目标里要求读懂寓言故事,明白故事中蕴藏的道理。
2.出示“交流平台”,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读交流平台,并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寓言故事,学生交流:说一说哪个故事印象深刻,并说明原因。
语言训练:《 》这个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
预设:
《揠苗助长》我印象最深,因为这个种田的人太愚蠢了,违背禾苗生长规律,不仅没有帮助禾苗长高,反而把禾苗全部晒死了。
《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读了《守株待兔》,偶尔有一次买彩票中了奖的人,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明确: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阐述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几方面进行说明。
4.拓展:你一定还读过很多别的寓言故事,哪个寓言故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理由。
语言训练:我印象最深刻的寓言故事是《 》,因为( )。
小结:寓言故事,不仅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能指导我们的言行,教育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学习活动二 词句段运用——积累特殊结构的四字词语
1.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认读,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认读。
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________ 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 ________
◆正音:
注意读准“忧、虑”的字音。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组词语的前两个字一样,后两个字不一样,可表示为“AABC”式。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ABAC式)。
3.仿照例词写词语。学生自主填写后,交流反馈。
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依依不舍、滔滔不绝、孜孜不倦、息息相关、亭亭玉立、格格不入、历历在目、头头是道、斤斤计较、……
像第二组这样的词语还有:无拘无束、无缘无故、无法无天、无牵无挂、无声无息、无时无刻、无形无色、无穷无尽……
第二组词语ABAC式:不声不响、不言不语、自由自在、自高自大、百发百中、十全十美……
4.选词填空: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学习活动三 词句段运用——在语境中丰富提示语
1.出示两个例句。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自己的发现。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2.指名学生读句子,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小结:加点的部分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语言更丰富了。
4.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人物的语气,可以一边读一边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
5.回顾本单元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再读一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6.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先读懂句子;再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把句子补充完整;最后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补充的部分是否恰当。
示例:他握紧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跳了起来。
7.拓展练习:你能仿照这些句子再写几句吗?
学习活动四 词句段运用——在实践中学会写通知
1.出示课本上的通知。联系生活,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通知。
2.了解通知的格式。
(1)标题:“通知”写在第一行中间。如果事情紧急或重要可以写“紧急通知”或“重要通知”。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
(3)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署名表示是谁发的通知,在上一行;日期指发通知的时间,在下一行。
3.读一读样例的正文,说说通知一般包含哪些信息。
引导明确:正文要写清楚时间、地点、通知对象和事件。
4.出示一则通知,找找这则通知中存在的问题。
5.根据内容,尝试写一则通知。
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知全班同学参观博物馆。
先交流补充有关信息,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一写。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通知对象:________ 事件:________
6.交流,评议学生写的通知,指导修改完善。
学习活动五 书写提示——把横和竖较多笔画的字写美观
1.出示课本上列出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些汉字的字形特点。
明确: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静、植”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需”这三个字。
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构成,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明确: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提示: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比如“舞”三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
4.优秀作品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学习活动六 日积月累——积累寓言故事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多种方式练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2.这些成语全都是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交流知道的寓言故事,讲讲故事,说说故事蕴含的道理。学生不知道的,教师讲一讲。
参考如下:
邯郸学步: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成语比喻仿效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本领。
滥竽充数: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掩耳盗铃:有个人想偷一口钟,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这个人想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声响,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成语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偏要设法掩盖。
自相矛盾: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特别坚固,什么矛都戳不穿”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什么盾都戳得穿。”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成语比喻言行不一或互相抵触。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成语比喻拘泥成法而不讲实际。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不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成语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成语比喻为不必要忧愁的事情而忧虑。
井底之蛙: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成语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杯弓蛇影: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成语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3.语境中尝试运用: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1)我们做事得有自己的方法,不能( )。
(2)他一边发誓要好好学习,一边控制不住自己想出去玩,真是( ),难怪学习没有进步。
(3)这幅画已经很美了,在这里再画一座房子,真是( ),画面反而不和谐了。
(4)不要( )了,天不会塌,我们还是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吧。
(5)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 ),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了解寓言故事:道理,学习做人做事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寓言故事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