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八年级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过关题—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4七上·长春期末)形形色色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自己,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珊瑚虫 C.钟乳石 D.镇海林蛙
2.(2024七上·峄城期中)校园的槐树每年都有一些种子掉到土壤里长出新的槐树幼苗,这说明生物能( )
A.进行呼吸 B.新陈代谢 C.生长繁殖 D.适应环境
3.(2025七上·淮安期末)2024年12月,成都天府广场上的一只“机器狗”吸引了市民的目光。它能根据设置的路线独立巡逻,还具有寻人喊话、防范宣传等功能,但机器狗不是生物。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能否运动 B.能否说话
C.有无生命 D.能否听从指令
4.(2024七上·仁化月考)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斑蝥有这样的描述:“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斑蝥的这种行为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遗传和变异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5.(2024六上·莱阳期中)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中不涉及生物的是 ( )
A.碧绿的菜畦 B.光滑的石井栏
C.高大的皂荚树 D.紫红的桑椹
6.(2024七上·沛县月考)下列所描述的生物(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生物有遗传的现象
B.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需要摄入营养物质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D.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2024七上·邹城期中)含羞草的叶子被触碰时,展开的叶子会合拢,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
A.变异 B.生长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繁殖
8.(2024七上·淮安月考)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2024七上·榆树期中)下列是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里生活着的一些生物,其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黑冠鹤 B.侧柏
C.沙松 D.空气中的病毒
10.(2024七上·贵阳期中)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特征
A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 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A B.B C.C D.D
11.(2024七上·北流期末)生物课上,同学们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B.我要把不认识的植物拨回去问老师
C.我看到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赶快记录下来
D.我使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12.(2024七上·安州期末)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意义是在于普及科学用眼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小明想了解自己学校患近视情况,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量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13.(2024七下·湘潭月考)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资料分析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14.(2024七上·南明期末)某研究小组要对校园中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措施不当的是( )
A.调查前应设计调查路线
B.沿着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
C.空中偶尔飞过的鸟类不需要记录
D.调查到的生物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15.(2024七上·昆山期中)科研人员在东北虎保护区内用红外相机拍摄东北虎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16.(2024八上·永寿期末)学习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水草、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依据是( )
A.用途 B.生活环境
C.形态结构特点 D.生理功能
17.(2024七上·青龙期末)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山茶花和兰花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___进行分类的( )
A.形态结构 B.生物数量 C.用途 D.生活环境
18.(2024八上·农安期末)某小组的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将金鱼、水草、蟹、海带归为一类,而将玉米、玫瑰、鸽子归为另一类,则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
A.形态结构 B.生活环境 C.用途 D.生物数量
19.(2023·台江期中)下列获取营养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生物是( )
A.猎豹 B.细菌 C.绿豆 D.真菌
20.(2023七上·曲阳期中)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的方法。例如,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是按照生物的( )来归类的。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环境
C.用途 D.地理位置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24六上·张店月考)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其中蕴含了很多生物学的知识。
(1)“红杏出墙”是杏树的部分枝条受到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的特征。
(2)杏树会开花、结果,果实掉落后,里面的种子会长成一棵新杏树 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这反映了杏树的生活 。
(4)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来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现象。
(5)杏树在生长过程中会落叶,从生物的特征来看,落叶主要是为了 。
22.(2023·长沙模拟)2023年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周年。某调查机构为了解湖南省《反食品浪费法》的落实情况,采用线上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形式发放了25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000份,具体结果如下:
表1受访者《反食品浪费法》知晓情况(单选)
知晓情况 知道 不知道 知道具体规定 不知道具体规定
比例 95% 5% 90% 10%
表2餐饮场所的反食品浪费措施(多选)
措施 提醒点餐适量 提供打包服务 提供小份餐食 设置光盘奖励措施
比例 45% 57% 55% 18%
(1)该调查机构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选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有 人知道《反食品浪费法》,其中,知道具体规定的有 人。
(3)调查表明,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是餐饮行业,部分餐饮机构正在积极寻找有效措施落实《反食品浪费法》,请根据表2中的数据将柱形图补充完整: 。
(4)本校食堂大份餐食和小份餐食均有提供,你在购买时会如何选择? ,请说明理由。 。
23.(2024七上·崆峒期末)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诗词中提到的生物,按形态结构分,属于植物的是 ;属于动物的是 。
(2)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
(3)诗词中的这些生物,它们的生存需要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 (请写出2种非生物因素)。
24.(2024七上·老边月考)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了解我们校园内有多少种植物,生物兴趣小组分成四组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同学们将校园分成了四个区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区域,对区域内的所有植物进行了记录,记录的表格整理如图:
区域 植物种类
区域一 11种
区域二 13种
区域三 16种
区域四 12种
(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模拟实验法 D.比较法
(2)区域二就包括了我们学校的中草药种植园---济和园,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大量的金银花,这些花朵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金银花植株不能像很多树一样不断增粗,这是因为金银花茎中没有 。
(3)为了得到植物园内所有区域的植物种类数量,同学们对结果进行了处理,认为校园内至少有 种植物,最多有 种植物。
(4)如图是校园内植物种类的柱形图,请将图补充完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5.【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病毒的形态结构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10.【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11.【答案】B
【知识点】调查法
12.【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
1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
14.【答案】C
【知识点】调查法
15.【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
16.【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
17.【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
18.【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
19.【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
20.【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
21.【答案】(1)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能生长和繁殖
(3)需要营养
(4)遗传;变异
(5)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2.【答案】(1)抽样调查法
(2)1900;1710
(3)
(4)小份餐食或大份餐食;小份餐能避免食物浪费;大份餐食,更省钱,也能和朋友分享
【知识点】合理营养;调查法
23.【答案】(1)树、稻(水稻);鹊、蝉、蛙
(2)生态因素
(3)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4.【答案】(1)B
(2)器官;形成层
(3)16;52
(4)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调查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