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21: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说教材
《山水画的意境》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的《漫谈山水画》一文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是一篇较为典范的文艺论文,本文侧重理论探讨,重在阐发“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价值,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倡学生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说学情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说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语言运用: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梳理文中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思维能力: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审美创造: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难点: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说教法学法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本篇课文的教学,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学习思辨的方法,体会所举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还要学习文中介绍的文艺欣赏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欣赏实践中。
(一)导入新课
欣赏山水画,谈谈你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
刚才同学谈到了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说得都很好,说出了它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追求,比如留白、重神似、重意境营造、以墨色浓淡表现画面层次等。李可染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深谙山水画艺术,那么在他看来,山水画创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山水画的意境》一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引用图画进行导入,让学生赏析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意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山水画意境的初步认识,为新课的学习铺垫情境。)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4.请大家再读课文,抓住每段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以提纲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上述探究题,旨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难度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揣摩重要语句,学以致用,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从意境的角度鉴赏文学作品,获得阅读的和写作的借鉴。)
目标导学四:拓展欣赏
阅读下列文段,用自己的话描述“三种境界”的含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答案示例:王国维所谈人生成就的“三种境界”,即由苍茫彷徨至苦心孤诣,最终得见真理(获得成功)返璞归真,蔚为大观。
(设计意图:结合王国维对意境的分层,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学生对意境的认识,深入理解意境的内涵,形成自己的看法。)
目标导学五: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设计意图:设置此赏析,让学生欣赏诗画作品,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将所学的方法运用于审美实践,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