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0 16: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成都平原西部的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布。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型的聚落。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形成一种田—林—宅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随田散居是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文化符号。下图为林盘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 )
A.改善环境 B.节约土地 C.减少污染 D.便于耕作
2.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村庄是集聚的,成都平原西部林盘模式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得益于该地区( )
A.水运便利 B.水源广布 C.人口分散 D.气候湿热
3.林盘树竹紧凑环绕宅院的空间格局可以使宅院( )
A.减轻台风的危害 B.居住环境更舒适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防御外敌的入侵
通过智能电网数据实时了解一个城市每个功能区的用电负荷曲线,可以推断其用地性质。下图为一个城市某功能区块的某日用电负荷曲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
A.用地性质 B.人口密度 C.产业分布 D.建筑密度
5.图示反映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绿化带
城市化发展质量是衡量特定区域内城市化速度是否合理、人口城市化过程是否健康、经济城市化过程是否高效、社会城市化过程是否和谐公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下图是理想状态下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四个时期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质量矛盾最突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是( )
①降低城市化发展速度②改善城市交通③提高居民教育水平④改造贫民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下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该系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RS技术获取车主个人信息 B.利用GIS技术获取车辆速度信息
C.利用网络技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 D.利用GIS技术获取车位分布信息
9.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少水体污染 C.控制人口密度 D.降低地价房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0.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洪涝灾害 D.城市污染严重
11.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多 B.下渗量较少 C.蒸发量较少 D.用水量较多
12.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较少的现象,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郊外平原区的地下水调到城市中心区 B.严禁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
C.减少城市中心区植被种植 D.在城市中心区推广使用渗水砖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体现在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读湘西民居吊脚楼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是为了( )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通风防潮,防御野兽
14.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水土缺盐,以辣代盐 D.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在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外墙均为白色的方形碉房,故称“白藏房”。白藏房完全使用黏土夯筑,墙体较厚,属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室内木柱密架。白藏房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其建筑时间一般在晚秋和早春时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浇淋白色一浆时日多选在晚秋主要是为( )
A.避开雨季,利于土浆干燥固化 B.避开农忙,充分利用农闲时间
C.避开夏季,减少土浆水分蒸发 D.避开冬季,避免土浆连结膨胀
16.白藏房多建于河谷地带,其原因是( )
①土料湿度适中方便取土②地震等地质灾害较少③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④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
17.根据白藏房的建筑特点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可能是( )
A.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小 B.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C.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D.地势较低,风力较小
二、综合题
18.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乡土地利用提出了更新的诉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专营型商业区以集中销售某一类专业商品为主,商业职能比较单一,专业性很强,如家居建材、服装批发市场等。如图示意2015年北京市部分地区专营型商业区分布。
(1)归纳图示地区专营型商业区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021年,大红门商圈服贸市场陆续关停,部分商家入驻天津永清云裳小镇。该小镇是永清县倾力打造的京津冀首个集“创新创意创业”“生态生产生活”“宜居宜业宜游”于一体的国际化时尚服饰产业链型特色小镇。
(2)说明云裳小镇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为落实《南中轴地区规划》,大红门地区将建成六大功能分区,实现疏解腾退空间的改造提升与转型利用,继承和发扬北京中轴线的壮美秩序。如图为大红门地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3)说明大红门地区升级改造对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的意义。
19.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建交45周年。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0-2010年巴西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10
巴西 35.2 55.8 73.3
发达国家 53.8 66.6 72.5 76.0
2010年巴西人口数量为1.98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数量为1.67亿人。
(1)绘制1950-2010年该国城镇化率折线图,并与发达国家对比,简述该国城镇化特点。
该国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12%,人均水资源量高达3600立方米。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说出该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为提高大豆等农作物产量,巴西当地人大量毁林开荒。2021年12月中粮国际通过建立农产品追溯至农场的系统,已实现对巴西“马托皮巴”四个产豆州所有直接采购大豆100%可追溯,确保其在巴西收购的大豆不涉及森林砍伐和植被破坏问题、没有位于环境保护区、不侵占土著人土地等。
(3)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中粮集团建立农产品追溯至农场系统中的应用。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楼是聚族而居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民居的杰出瑰宝。土楼的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高大坚实的土楼可以聚众、囤粮,有自备水井而不虞缺水,能够长期御敌自保。它适应大家族聚居,并且以土、木、石、竹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夯筑而成。据载潮汕某县有650多座土楼,但潮汕土楼的内部结构和福建土楼存在重要差异,福建土楼内部多为通廊式即各家可通过公共走廊连为一体,而潮汕土楼多为单元式即指各家之间完全隔断,互不相通。目前,该县除小部分土楼被列为文化遗产而被保护起来外,它们中的大多数依然沉寂山间,而土楼外面次第冒出的新居越来越多,土楼渐渐人去楼空,甚至“土崩瓦解”。下图示意潮汕某地区土楼分布及福建某圆形土楼内部结构。
(1)请分析该地区土楼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结合图文信息,分析该地建造土楼作为民居的优点。
(3)与福建土楼内部的通廊式布局相比,试分析潮汕土楼多为单元式布局的原因。
(4)面对即将“土崩瓦解”的土楼,请提出相应的挽救措施。
参考答案
1.D 2.B 3.B
1.依据材料该种聚落为散居形式,依据材料该地区为自给农业区,随田散居主要为了便于耕作,故D正确;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与环境、土地和污染没有直接关系,故ABC错误。故选D。
2.成都平原西部林盘模式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得益于灌渠众多、水网密布,即水源广布,B正确;灌渠的主要功能不是运输,A错误;人口分散是结果,不是原因,C错误;气候湿热并不是该地区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3.树竹环绕宅院并不能起到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无较大影响,C、D错误;该林盘位于成都平原,受台风影响很小,A错误;树竹夏季遮阴,冬季防风,可使宅院居住环境更舒适,B正确。故选B。
4.A 5.B
4.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用地性质来划分的,可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非建设用地等,同种功能用地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布局而形成相应的功能区。故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用地性质,A正确,故选A。
5.由图示可知,用电负荷最大是在18:00-22:00间,这个时间段是人们下班在家休闲时间,应是住宅区。故选B。
6.B 7.C
6.甲时期城市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质量矛盾不突出,A错误;乙时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提高较慢,城市化水平与质量矛盾突出,如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而城市缺乏资金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导致矛盾突出,B正确;丙时期城市化水平较高且提升速度放缓,城市化发展质量迅速提升,二者矛盾缓和,C错误;丁时期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矛盾不突出,D错误。所以选B。
7.根据材料,城市化发展质量要关注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居民教育水平,有利于提升社会、人口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性,②③正确。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降低城市化速度不合理,①错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贫民窟”,而中国没有贫民窟,④错误。所以选C。
8.D 9.A
8.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远距离获取地表信息,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而不是用于获取车主个人信息,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但它本身并不直接获取车辆速度信息。车辆速度信息通常通过车载传感器或GPS等设备获取,B错误;网络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存储、管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车位分布信息。在这个系统中,GIS可以用于显示和查询空闲车位,帮助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D正确。故选D。
9.该系统通过提供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从而减少在城市中盲目寻找停车位的时间,这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A正确;虽然该系统可能对城市交通有所改善,但它并不直接减少水体污染。水体污染通常与工业排放、生活污水等因素有关,与停车系统无直接联系,B错误;人口密度主要受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停车系统无直接联系,C错误;地价房租主要受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停车系统无直接联系,虽然良好的停车设施可能提升城市宜居性,但不足以直接影响地价房租,D错误。故选A。
10.C 11.B 12.D
10.由图表可知,城市中心区径流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大于郊区平原,而城市中心区地面硬化率高于郊区,地表径流难以下渗,水量快速汇集,在城市中心区形成洪涝,C正确;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排放大量热量有关,A错误;城市雨岛效应与城市热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有关,B错误;城市污染严重与题意无关,D错误。故选C。
11.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表硬化,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B正确;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少、用水量较多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12.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较少的原因是硬化地面多,阻碍了地表水的下渗,推广使用渗水砖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地下径流,D正确;将郊外平原区的地下水调到城市中心区不现实,A错误;严禁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不可行,B错误;减少城市中心区植被种植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C错误。故选D。
13.D 14.A
13.该地区气候湿热,远离地面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不需要防寒保暖,下面悬空,还能防御野兽,A错误、D正确;采光与建筑物朝向有关系,与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关系不大,B错误;吊脚楼一般借用地形依山临水而建,利用地势高差随坡就坎,顺势而建,与河流水运无关,C错误,故选D。
14.湖南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冬季相对湿冷,食辣可祛湿,故A项正确;重油重辣并不利于保存食物,低温利于保存食物,故B项错误。湖南省并不缺盐,故C项错误;湖南省盛产辣椒,是因为自然条件适宜,但这并不是当地食辣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A。
15.A 16.B 17.C
15.浇淋白色一浆时日多选在晚秋主要是因为此季节降雨少、晴天多、空气干燥,避开雨季,易于墙体晾晒和固化,A正确;充分利用农闲时间, 避开夏季,减少土浆水分蒸发, 避开冬季,避免土浆连结膨胀都不是其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16.白藏房多建于河谷地带,其原因是,河谷有较丰富且湿度适中的土料,方便就地取土;河谷周围山地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①③正确;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和白藏房修建无关,④错误;河谷地区地震等地质灾害较少,但是滑坡,泥石流多发,②错误。故选B。
17.土木结构房屋,室内木柱密架,白藏房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稳定性强,反映当地地壳活动频繁或多大风天气;平顶设计利于晾晒,反映当地降水少,晴天多;墙体白色利于反光,反映当地太阳辐射强;黏土夯筑,墙体较厚,反映当地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较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1)分布特征:呈点状或片状沿主要道路分布,主要分布在三、四环之间。影响因素:交通可达性和用地条件
(2)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服饰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可带动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可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增加,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提高,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3)合理规划六大功能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规划宜居居住区、TOD综合配套服务区及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供便利的生活空间;建设活力绿心等生态涵养空间,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建设博物馆群和文化博览区,保护首都南中轴文化特色,利于历史文化传承。
(1)根据材料“专营型商业区以集中销售某一类专业商品为主,商业职能比较单一,专业性很强,如家居建材、服装批发市场等”可知专营商业区的占地面积大,商品的运输量大,从图上可以看出,专营型商业区主要分布在三环与四环之间,呈点状或片状沿主要道路分布,主要是由于这里用地空间相对较大,地价较低,交通可达性高。
(2)城镇化对区域的意义可以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人口流动、就业机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大红门商圈服贸市场陆续关停,部分商家入驻天津永清云裳小镇“可知,服装贸易相关产业由北京转移动天津云裳小镇,可以为小镇带来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从而促进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服饰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可带动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可拉动内需,加速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人口的流动,城镇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增加,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提高,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3)读图可知,大红门地区升级改造后将建成六大功能分区,将“实现疏解腾退空间的改造提升与转型利用”,由此可知,规划六大功能区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博物馆群和文化博览区沿城市中轴线分布能够保护首都南中轴文化特色,利于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用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居住区,合理规划宜居居住区、TOD综合配套服务区及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能够提供便利的生活空间;城市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建设活力绿心等生态涵养空间,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19.(1)
前期城镇化率低;速度快;短期内超过发达国家城镇化率;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84.3%。
(2)分布:巴西东部或东南部沿海地区淡水资源较为短缺;
具体描述:该国淡水资源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亚马孙雨林地区,人口在东部或东南沿海地区。
(3)利用遥感卫星拍摄的农场土地动态图像;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农场的边界位置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多幅图像和数据的叠加分析,确保收购的农产品生产不涉及环境破坏等。
(1)在图纸上画一幅坐标图,横轴代表年份,纵轴代表城镇化水平,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即可。读表表格可知,1950年、1970年时巴西的城镇化率在发达国家之下,1990年超过了发达国家。因此,巴西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相比,起步晚,速度快,前期城镇化率低,但短期内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由材料“2010年巴西人口数量为1.98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数量为1.67亿人。”可计算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84.3%。
(2)结合所学知识,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城市地区,里约热内卢人口最多,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需求量大。但巴西的淡水资源却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稀少,所以,巴西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极不匹配,导致巴西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淡水资源较为短缺。
(3)据所学知识,遥感是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设备,在远距离探测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利用遥感卫星拍摄的农场土地动态图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农场的边界位置等;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多幅图像和数据的叠加分析,确保收购的农产品生产不涉及环境破坏等。
20.(1)分布特点:土楼主要沿河谷地带布局
成因:①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河谷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便于建楼;②河谷地区地势低便于挖井取水;③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便于居民进行农业生产。
(2)优点:①高大坚实的土楼有很强的安全防卫功能且能防风抗震;②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廉价实惠;③体积庞大,住户众多,利于提升同宗血缘凝聚力;④厚实的墙体让土楼内部冬暖夏凉;⑤圆形土楼更兼顾良好的通风采光功能。
(3)①用单元式分隔,使住户之间有更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②潮汕人既重视宗族,同时又有强烈家庭意识。
(4)①举办体艺活动,展示土楼风采和客家民俗风情,进一步提高土楼知名度;②保护性旅游开发,“旅游企业+农户”模式;③挖掘土楼“同宗血缘凝聚力”的内涵,鼓励宗室成员共同保护;④挖掘文化性,改造成博物馆或文化娱乐之所等。
(1)读图可知,该地区等高线密集,多山地丘陵,而该地的土楼主要沿河谷地带布局。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河谷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便于基础设施的修建,适宜修建土楼;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便于挖井取水,能够自备水井而不虞缺水,能够长期御敌自保;河谷地区分布有梯田和耕地,便于居民进行农业生产。
(2)土楼的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高大坚实,可以聚众、囤粮,有自备水井而不虞缺水,能够长期御敌自保,有很强的安全防卫功能且能防风抗震;土楼以土、木、石、竹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夯筑而成,便于就地取材,廉价实惠;土楼体积庞大,适应大家族聚居,有利于提升同宗血缘凝聚力,是聚族而居的历史见证;圆形或方形的墙体—外墙厚、窗户小、石脚地基,具有冬暖夏凉、湿度宜人的特色;圆形土楼更兼顾良好的通风采光功能。
(3)由材料可知,福建土楼内部多为通廊式即各家可通过公共走廊连为一体,而潮汕土楼多为单元式即指各家之间完全隔断,互不相通,使住户之间有更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潮汕土楼的单元式布局既重视了宗族,实现聚族而居,同时又强调了潮汕人的家庭意识。
(4)目前,该县除小部分土楼被列为文化遗产而被保护起来外,它们中的大多数依然沉寂山间,而土楼外面次第冒出的新居越来越多,土楼渐渐人去楼空,甚至“土崩瓦解”。面对即将“土崩瓦解”的土楼,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体育文艺活动,加强土楼作为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土楼风采和客家民俗风情,进一步提高土楼知名度;土楼是中国民居的杰出瑰宝,可以对土楼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旅游企业+农户”模式,让农民从土楼的开发利用中获益;土楼是聚族而居的历史见证,可以挖掘土楼“同宗血缘凝聚力”的内涵,鼓励宗室成员共同保护;作为文化遗产,挖掘土楼的文化与艺术特性,可以将其改造成博物馆或文化娱乐之所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