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1 10:3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4
【基础测评】
1.下列对《望海潮》一词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优越;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形容房屋的外形。
C.重湖叠·清嘉——重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层层叠叠的山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荠麦弥望  弥:满
B.因自度此曲 度:构思
C.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D.难赋深情  赋:写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描绘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三吴都会 B.钱塘自古繁华
C.参差十万人家 D.宁溘死以流亡兮
5.下列对柳永《望海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词运用铺陈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面貌,钱塘江的壮阔景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形象生动,读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触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实反映出来,同时也反映了达官、贵人、地主、豪商比豪华,赌阔气,穷奢极侈的生活。
D.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始于隋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伸展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一生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大都反映了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柳永在《望海潮》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钱塘江迤逦曲折的江堤和汹涌澎湃的潮水。
(2)柳永《望海潮》中,着眼于市容的描写,罗列意象细致入微地突出江南水乡的秀美雅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柳永的《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写出了西湖的夏秋美景。
(4)扬州自古就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但姜夔到扬州后,感受到的却是一片凄凉,他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含蓄写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荒凉落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9分)
满江红·暮雨初收①
[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②,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③吟,从军乐④。
【注】①柳永仕途坎坷,年届五十,方才及第,此词作于柳永赴睦州任官途经严陵滩之时,或者在睦州任上。②底事:何事。③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④从军乐:即《从军行》,王粲曾作《从军行》五首,主要抒发行役之苦和思妇之情。
8.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理解和艺术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起笔写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即以凄清的气氛笼罩全篇。
B.至“几许”二句,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一个“飞”字和一个“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衬托了词人年老及第,欣喜赴任的心情。
C.“云泉约”三字收束上文,同时也启发下文,具有开合之力,结语用王粲《从军行》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
D.词的上片写景,明确点出了“伤漂泊”的感情基调,下片抒情,写出了“伤漂泊”的具体内涵。
9.词人在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达自己波澜起伏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9分)
虞美人
[宋]姜夔
括苍烟雨楼①,石湖居士所造也。风景似越之蓬莱阁②,而山势环绕,峰岭高秀过之。观居士题颜③,且歌其所作《虞美人》,夔亦作一解。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
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老仙鹤驭④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注】①括苍:山名,在今浙江台州。烟雨楼为范成大(石湖居士)任职处州时所建造。姜夔曾得到范成大许多帮助,两人交往甚密。本词作于开禧二年(1206),时范成大已去世十三年。②蓬莱阁:在浙江绍兴。③题颜:题写的匾额。④老仙鹤驭:古人讳称人死为“驾鹤归西”。《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仙去,后化鹤归辽,有歌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首两句写凭栏眺望之景,“苍龙背”喻山峦奇伟,“巉天翠”状峰岭峻拔挺秀,写景如画,与小序中的叙写相呼应。
B.刚游罢绍兴蓬莱阁,又来到括苍烟雨楼,两相比较,词人更钟情于烟雨楼烟雨迷蒙的特色,非领略此番景致不能尽兴。
C.下片开头两句回眸来时登山路径,只见迷蒙幽深模糊不清,暗合“烟雨”两字,既是对上片结句的回应,也隐含人生况味。
D.因是终生难忘的知己长者,词人登临范成大生前所修建的烟雨楼时不免触景生情,作品记游写景亦含追念故人的感怀。
11.下片结尾两句与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三句均为用典,艺术效果则同中有异,依据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9分)
暗香·旧时月色
[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①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②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①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酷爱梅花,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有《咏旱梅》等诗。②翠尊:翠绿的酒杯,这里指酒。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起五句,词人描绘了一幅记忆中月下吹笛折梅的画面,尽管天气寒冷,仍与“玉人”一起去摘梅花。
B.上片后六句,词人借何逊自拟,委婉地表达自己能力不够,才华大不如前,却仍会责怪竹林外吹过来的香气。
C.全词关合紧密。“长记”紧承“相忆”,再折入“旧时”;“翠尊”由上片“瑶席”出,“红萼”由上片“疏花”出。
D.全词结构精巧、细致,于今昔对比中,寓盛衰之感与怀人之思。
13.宋人张炎有言:“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基础测评】
1.【答案】D
【解析】莲娃:采莲女。
2.【答案】B
【解析】度:谱写,作曲。
3.【答案】C
【解析】三秋:指农历九月。
4.【答案】D
【解析】古义:随流水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5.【答案】D
【解析】柳永这首词,应该划归为豪放派作品。
6.【答案】C
【解析】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7.【答案】(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2)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3)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4)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5)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阅读提升】
8【答案】B
【解析】“衬托了词人年老及第,欣喜赴任的心情”错误,因为词人情绪的总基调是愁苦,欢娱极为短暂,这里以乐景写哀;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
9.【答案】①词的上片开篇写景,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渲染凄凉气氛,映衬词人凄凉心境。②“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衬托出词人更加孤独落寞之情,由此触动归思。③下片“桐江好”六句,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④欢娱极为短暂,想到自己“宦游”人生,长期羁旅漂泊,词人又很快进入低谷。“云泉约”“归去来”,并借用王粲典故,表达自己厌倦羁旅、盼归的情怀。(答出三点即可)
10.【答案】B
【解析】“刚游罢绍兴蓬莱阁”错误,“小蓬莱”指烟雨楼,因其“风景似越之蓬莱阁”,故称,与“绍兴蓬莱阁”无关。
11.【答案】都是设想死者复生重回故地,《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假想杜牧会惊讶于扬州城的沧桑巨变,本词则反用丁令威感叹之词,假想范成大魂归故地,当不会有物是人非之叹,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称颂。
12.【答案】B
【解析】“怪”意为“吃惊、惊讶”;“瑶席”意为“精美的宴席”。上片后六句意思是“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13.【答案】本词文字优美,笔致婉丽,赋予梅花以新意。①精神气象,气势宏大。旧时与“玉人”携手西湖,但见千万树梅花犯寒而开,势压千顷寒波。②意境清空。本词写梅,多用“清寒、冷”等字眼,环境清冷;回忆与现实交织,然皆有虚无缥缈之感。③于梅花中寄予极沉痛之情。“片片、吹尽”,“竹外疏花”不得见,“玉人”“攀摘”更无可能。(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