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圆周运动 高频考点选择题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圆周运动 高频考点选择题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0 16: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圆周运动 高频考点选择题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小轮的半径为。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B.b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c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2.如图所示,修正带是通过咬合良好的两个齿轮进行工作,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大轮和小轮的半径之比,当使用修正带时,两个齿轮转动起来,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1 B.2:1 C.1:2 D.4:1
3.如图所示,带有一白点的灰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n=20 r/s。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8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则观察到白点(  )
A.逆时针转动,周期为1s B.逆时针转动,周期为0.5s
C.顺时针转动,周期为1s D.顺时针转动,周期为0.5s
4.如图所示,在细绳的拉动下,半径为r的卷轴可绕其固定的中心点O在水平面内转动。卷轴上沿半径方向固定着长度为l的细管,管底在O点。细管内有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底端固定在管底,顶端连接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插销。当以速度v匀速拉动细绳时,插销做匀速圆周运动。若v过大,插销会卡进固定的端盖。使卷轴转动停止。忽略摩擦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要使卷轴转动不停止,v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紧贴着筒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所在的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圆锥筒的顶角为2θ,则(  )
A.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三个力作用
B.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垂直于筒壁斜向上
C.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mgsinθ
D.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6.汽车行驶中经常会经过一些凹凸不平的路面,其凹凸部分路面可以看作圆弧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A、B、C处,其中B处的曲率半径最大,A处的曲率半径为,C处的曲率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若有一辆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的小汽车与路面之间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当该车以恒定的速率沿这段凹凸路面行驶经过A、B、C三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A处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B.汽车经过A处时处于失重状态,经过C处时处于超重状态
C.汽车在A点的行驶速度小于时,汽车将做平抛运动
D.汽车经过C处时所受的向心力最小
7.某同学使用小型电动打夯机平整自家房前的场地,如图所示是电动打夯机的结构示意图。质量为m的摆锤通过轻杆与总质量为M的底座(含电动机)上的转轴相连。电动机带动摆锤绕转轴О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转动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到最低点时摆锤处于失重状态
B.若打夯机底座刚好能离开地面,则摆锤的角速度为
C.摆锤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杆给摆锤的弹力大小之差为6mg
D.若打夯机底座刚好能离开地面,则摆锤转到最低点时,打夯机对地面的压力为2mg+Mg
8.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缓慢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则(  )
A.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C.物块在转台上加速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物块从滑离转台到落地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是由三个轮子A、B、C组成的皮带传动装置,A、B两轮共轴连接,A轮和C轮边缘通过皮带紧密连接,a、b、c分别为三个轮子边缘上的点。已知三个轮子的半径之比为,皮带与轮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B.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C.a、b、c三点的周期之比为
D.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10.如图所示,装置可绕竖直轴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轻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小球的质量,细线AC长,B点距C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该装置以一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细线AB水平且张力恰为0时,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B.若细线AB水平且张力恰为0时,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C.若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增加,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会增加
D.若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增加,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一定会增加
1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均为m的A、B两长方体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叠放在一起,距轴心距离为L,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盘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B一起转动过程中所需向心力大小相等
B.匀速转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与圆盘的角速度成正比
C.A、B一起转动时,圆盘对B的最大摩擦力为
D.当圆盘角速度大于时,A将沿背离圆心的方向离心运动
12.两个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小木块a和(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a、b之间用长为L的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开始时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B.a比b要晚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C.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13.如图所示,能绕O点在水平面内转动的圆盘上,放置两个可视为质点且质量均为2kg的物块A和B,它们与圆盘间动摩擦因数均为0.5,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物块间连接一自然长度为11cm、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质弹性橡皮筋,橡皮筋的形变都在弹性限度内且遵从胡克定律;两物块A、B间距为16cm,与O点恰好构成一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现使圆盘带动两个物块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取,则( )
A.当圆盘的角速度为零时,物块A不受摩擦力
B.当圆盘的角速度为时,物块A受到摩擦力最小
C.当圆盘的角速度为8rad/s时,物块B受到摩擦力大小为7.5N
D.当圆盘的角速度为时,物块B受到摩擦力最大
14.如图,轻绳OA拴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拉力可以为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0
C.若将轻绳OA换成轻杆,则小球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小球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若将轻绳OA换成轻杆,则小球过最高点时,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15.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B.向心力一定是由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提供,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不要漏掉向心力
D.向心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16.在生产活动中,农民伯伯有时候会用到一种大号的割草刀,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除草或者收割等生产活动。割草刀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模型,转杆OA和转杆BC相交并且夹角固定,OC连线垂直于杆BC,使用时以O为圆心转动整个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B、C两点的线速度方向一致
C.C点的线速度方向沿CB方向 D.A、B、C三点中,B点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参考答案
1.B
AC.a点与c点是同缘转动,则线速度相等,根据
v=ωr
可知,角速度大小不相等,根据
可知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AC错误;
B.b点与d点是同轴转动,则角速度大小一定相等,选项B正确;
D.c点与d点是同轴转动,则角速度大小一定相等,根据
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D错误。
故选B。
2.A
两个轮子通过齿轮传动,则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选A。
3.B
由题意黑色圆盘,可绕过其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匀速转动,每秒沿逆时针方向旋转20圈,即频率为
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8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即

所以观察到白点逆时针旋转,则有
所以观察到白点每秒逆时针旋转2圈,即转动周期为
故选B。
4.A
有题意可知当插销刚卡紧固定端盖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根据胡克定律有
插销与卷轴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对插销有弹力提供向心力
对卷轴有
联立解得
故选A。
5.D
A.小球A受到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是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来提供,故A错误;
B.如图所示,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一定指向圆心,故B错误;
C.受力分析可知
解得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故C错误;
D.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则
其中

联立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6.B
A.汽车在A处

汽车在A处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故A错误;
B.汽车经过A处时,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经过C处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C.要使车安全行驶,则不得离开地面,故经过A处时恰不离开地面有
即安全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汽车在A点的行驶速度大于时,汽车将做平抛运动,故C错误;
D.该车以恒定的速率,汽车所受向心力
B处的曲率半径最大,汽车经过B处时所受的向心力最小,故D错误。
故选B。
7.B
A.转到最低点时摆锤有向上的加速度,则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电动机带动摆锤绕转轴O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设角速度为ω,则有
所以
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可得
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若打夯机底座刚好能离开地面,则
所以
对打夯机底座受力分析,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打夯机对地而的压力为2mg+2Mg,故D错误。
故选B。
8.A
B.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联立解得
故B错误;
A.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联立解得
故A正确;
C.物块受到的力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故C错误;
D.物块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由几何关系知
故D错误。
故选A。
9.AD
AB.A、B两轮共轴连接,加速度相等,则有
A轮和C轮边缘通过皮带紧密连接,则有
根据
可得

联立可得

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

可得
a、b、c三点的周期之比为
故C错误;
D.根据
,,
可得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AD。
10.AD
AB.若细线AB水平且张力恰为0时,对小球分析有
解得
故A正确,B错误;
CD.结合上述可知,当角速度小于时,若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增加,AB绳绷紧有弹力,此时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当角速度大于时,若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增加一点点,AB绳将松弛每有弹力,此时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当AB绳再次绷紧有弹力时,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增加,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AD
A.根据
由于,A、B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角速度与轨道半径均相等,则物块A、B一起转动过程中所需向心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对A进行分析,其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平衡,由B对A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可知,匀速转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与圆盘的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B错误;
C.A、B一起转动时,对A、B整体进行分析可知,圆盘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2mg,则圆盘对B的最大摩擦力为,故C错误;
D.若B对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则有
解得
可知,当圆盘角速度大于时,B对A的摩擦力不足以提供A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此时A将沿背离圆心的方向离心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2.BD
B.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m、相等,,所以当圆盘的角速度增大时b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故B正确;
A.在b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前,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
a和b的质量分别是2m和m,而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所以开始时a和b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
当b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后,b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的和提供向心力,即
而a的受力
联立得
可知二者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C.当b刚要滑动时,有
解得
故C错误;
D.b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

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BD。
13.BD
A.由题意可知,橡皮筋的长度为
所以,橡皮筋被伸长,对A有弹力的作用,根据胡克定律可得,橡皮筋的弹力为
根据平衡条件,A还要受到与弹力等大反向的圆盘对A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
B.当弹力指向圆心的分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时,摩擦力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其中
解得
故B正确;
C.当角速度为
则,在与圆心连线方向
解得
摩擦力与圆心连线垂直方向的分力为
物块B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故C错误;
D.当角速度为
则,在与圆心连线方向
解得
物块B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BD。
14.AC
AB.小球在最高点,向心力由重力和轻绳拉力共同提供,有
当轻绳拉力变小时,小球速度会随之减小,当拉力为零时,小球具有最小速度为
故A正确;B错误;
CD.若将轻绳OA换成轻杆,则小球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小球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满足
即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5.AD
AB.向心力是由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外力提供,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力的合力来提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来提供,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做圆周运动就需要向心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需由外界提供,而不是物体受到了向心力,故C错误;
D.向心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AD。
16.AC
A.A、B、C点均绕点做圆周运动,所以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
B.B点以O点为圆心,以OB为半径做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垂直OB;同理C点以O点为圆心,以OC为半径做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垂直OC,所以两点的线速度方向不一样,故B错误;
C.因为OC垂直于BC,所以C点的线速度方向沿方向,故C正确;
D.根据
可知B点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故D错误。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