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21: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阅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增长见闻,还能受到熏陶,得到教益。下面是小语同学制作的古诗文佳句积累卡,请你帮她将空缺的古诗文默写在横线上。
经典诗文
诗文美景悦目 “月下飞天镜,(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写出了水中映月、云霞飘飞;(2)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人的闲逸而自在和山的静穆而高远;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里,从(3)“,”中,借鸟儿的活动把春意的生动描绘出来;(4)“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在《渔家傲》的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诗文情思动人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要旨:赏中华诗文,寻文化基因,品人生之美!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崔颢《黄鹤楼》一诗尾联中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三、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然是我们探索人生的窗口,小语在观察四季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气是地中之王,是土地山川赋予的灵气。春日地气还阳,冰雪消融,春风带暖,送来美好的气息,人被春意鼓荡,深吸一口气,好像收纳了天地的新风,神清气爽。夏天,地气旺盛,林间的树木草叶粗壮,饱满充沛,______,人在zàorè的盛夏得了饱满地气的滋养,精神健旺。秋天,地气浓重,以丰收承载万物,当秋意拂过,稻花飘香,瓜果成熟,让人沉醉,______。冬天,地气收缩,隐而不发,树木不声不响,动物们______,人从山川雪野获得一种力量,君子的力量,君子引而不发。一季有一季的风味,我们在沉寂中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壮美,春天是轻灵的少女,夏季是xuānáng的青年,秋季宛如rènláorènyuàn的少妇,而冬季是宽厚réncí的长者。
岁月流转,尝遍四季冷暖才知真正的成长都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应学会在万物俱寂之时沉淀、洗涤和净化自己的心灵,为自己的灵魂寻一方栖息的净土!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àorè( ) (2)xuānáng( )
(3)rènláorènyuàn( ) (4)réncí(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郁郁葱葱 徘徊不前 屏息敛声
B.遮天蔽日 徘徊不前 屏息敛声
C.遮天蔽日 流连忘返 销声匿迹
D.郁郁葱葱 流连忘返 销声匿迹
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万物俱寂之时我们应学会沉淀、洗涤和净化自己的心灵。
B.我们应学会在万物俱寂之时沉淀、洗涤和净化自己的灵魂。
C.我们应学会在万物俱寂之时净化、沉淀和洗涤自己的心灵。
D.我们应学会在万物俱寂之时洗涤、沉淀和净化自己的心灵。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报讯 近日,高州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做文明市民,树诚信新风”宣传教育活动,旨在通过诚信宣传教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机关的诚信表率作用,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在本次活动中,该部为职工举办了诚信专题讲座,宣讲了国家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普及了诚信文化知识,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诚信服务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针对廉洁办公、诚信自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利用冼夫人文化推广中心、潘州公园等公共场所,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宣传方式向干部、群众普及信用知识,并发放诚信宣传资料100余份,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信、用信、守信,让诚信深入人心。
此次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既弘扬了诚信精神,倡导了文明新风,又对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诚信意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6.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7.请你根据新闻的主题,为高州市委统战部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排比修辞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即兜子,一种只有座位而没有轿厢的便轿。
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 (2)不见曦月 (3)或王命急宣
9.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
B.幸有土人惯负客者/负势竞上
C.公步行良苦/良多趣味
D.路绝矣/绝 多生怪柏
11.用三条“/”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12.【甲】【乙】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示意图(部分)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人也变得很自信了”。
对于冉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更不用说用毛笔写字了,“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学习书法艺术,也是在传承中华文化……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字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读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13.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 )
A.教育部要求,小学一到六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一定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14.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15.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三点建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山的女儿
郑敏霞
①清晨,偶尔读到王金涛的《母亲的目光》:“母亲的目光,是我心头微笑的月亮,洒下叮咛,拨去迷茫……”中秋临近,又适逢周末,我迫不及待地掩上书卷,飞奔回家,陪陪我年老体迈、叶瘦花残的母亲。
②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大山的女儿。小时候,在那个饥荒年代,听说正值中年的外公由于饥饿而病死了。作为家中的长女,母亲也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帮外婆分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因此,母亲的文化水平是小学三年级,这常常成为父亲奚落她的理由。结婚后,父亲到外镇教书,一离家就是一个月,老老小小全部扔给了母亲。母亲又俨然一家之主,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兄妹三人也在母亲这座大山的庇护下一天天成长。
③依稀记得我五岁那年,半夜发烧,母亲打着手电筒,背着我去隔壁村看医生。黑漆漆的夜晚,要穿过茂密的竹林,走过空旷的田野,母亲却一点也不害怕,背着我大步流星地朝着村医家走去。看了医生,开了药,母亲又背着我回家。这时皎洁的月光洒在乡间的小路上,母亲深一脚、浅一脚不紧不慢地踩着熟悉的路,我伏在母亲温暖宽厚的背上,看着那斑驳的竹影,望着那银色的田野,竟觉得黑夜也不那么的青脸獠牙了。
④母亲擅长做各种各样的竹制品。箕、笊、箩、篓这些常见的竹编农具,一经一纬,或插或削,又扭又拧,她总能编织出我们爱不释手的形状。每逢秋天,我和姐姐就用母亲织的笊儿抬着竹箩去竹林里笊竹叶。当太阳下山,炊烟袅袅的时候,那竹箩的空空的大肚子已填满了竹叶、竹壳或禾根、禾衣,母亲在前面扛着竹箩,和我们一起唱着山歌,她走得那样轻盈,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⑤母亲是个地道的大山女儿,耕田种地样样在行。“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春时起,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勾勒出一块块平整的水田,插上一行行的秧苗;耕耘出一垄垄笔直的旱地,种上一棵棵的瓜豆。母亲在她热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洒下辛苦的汗水,收获甜甜的喜悦!岁月在母亲年轻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时光在母亲硬朗的身杆上写下了大大的倒C字,她却总是乐呵乐呵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播种希望,编织梦想!
⑥我们成家立业了,结婚生子了,母亲又帮我和哥哥带孩子。如今,我们的孩子已上学了,不再需要母亲的帮忙了,但退休在家的父亲已是耄耋之年,他老人家又不愿意跟随在外生活的我们,照顾风烛残年的父亲的饮食起居又自然而然地落到母亲的头上。
⑦“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如今,母亲双鬓已花白了,牙齿也差不多掉光了,高大的身躯也佝偻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垂暮之年的母亲依然热爱着她耕耘了几十年的土地,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仍然保持着那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的习惯:种点水稻,种点花生,种点青菜,养几只鸡,养几只鸭……哥嫂一家每次回广东时,总是把一些带着浓浓的妈妈味的土特产塞满车后座。我周末回家时,也经常是青菜呀、米呀拿回去,远嫁的姐姐回来时也总能顺些米粽、龙眼干之类的东西。
⑧太阳西斜,天色已晚,我又不得不告别庞眉皓发的母亲,踏上归家的路途。发动车子,跟母亲说再见时,蓦然发现坐在屋后石凳上的母亲悄然地擦着眼泪,我的心突然酸了,多希望时光老人能慢点走,让我好好陪陪生我养我的母亲!
⑨“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窗外的月光,皎洁地落在大地上,而母亲永远是我们心中那最美丽最深情的人。
(选自《乡土散文》2023年9月,有删改)
16.本文写了母亲生活中的许多小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内容。
时间 事件
① 母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呵护我们的成长
“我”五岁那年 ②
③ 母亲和我们一起去竹林里笊竹叶
春时起 ④
17.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改定稿好在哪里。
句子 原稿 改定稿
(1) 这时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不紧不慢地踩着熟悉的路,我伏在母亲温暖宽厚的背上,觉得黑夜也不那么害怕了。 这时皎洁的月光洒在乡间的小路上,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不紧不慢地踩着熟悉的路,我伏在母亲温暖宽厚的背上,看着那斑驳的竹影,望着那银色的田野,竟觉得黑夜也不那么的青脸獠牙了。
(2) 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勾勒出水田,插上秧苗;耕耘出旱地,种上瓜豆。 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勾勒出一块块平整的水田,插上一行行的秧苗;耕耘出一垄垄笔直的旱地,种上一棵棵的瓜豆。
(1)
(2)
18.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补全下面的对话,帮助小语理解文章。
小语:我觉得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显得多余,应该删掉。
小文:我不这么认为。
19.小文想将本文选入班刊,请你帮他拟一个四字词栏目名称,并结合文章的选材和主题说明理由。
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语班级将举办《红星照耀中国》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______:他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2)______:他童年时差点被祖母溺死,幸而被舅舅解救。少年时做过放牛娃,做过矿工,当过鞋匠学徒,到烧碱矿做过工。当兵后,走上革命道路。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是个很活泼的人。
(3)______: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每次作战不管大小,他事前总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他的主要战术一般都很成功,因为他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
20.下面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人物选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朱德 彭德怀 毛泽东
B.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C.毛泽东 彭德怀 朱德
D.毛泽东 彭德怀 周恩来
21.班级就“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的话题展开了谈论。请结合作品内容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的生命经常受到某些人或物的滋养或影响,他们可能是亲朋好友,也可能是一本无言的书,有些我们当时就意识到了,有些时过境迁才恍然大悟。这一切都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让人难以忘怀。
请补充完整“谢谢你,给我______”,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内容具体,抒发真感情;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1)云生结海楼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星河欲转千帆舞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二、名著阅读(共4分)
  2.合理。因为“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看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4分)
  
  三、基础知识综合(共12分)
  3.(1)燥热(2分)
  (2)轩昂(2分)
  (3)任劳任怨(2分)
  (4)仁慈(2分)
  4.D(2分)
  5.D(2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6分)
  6.做文明市民,树诚信新风(2分)
  7.示例:讲社会公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讲家庭美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讲个人品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4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8.(1)如果(1分)
  (2)太阳(1分)
  (3)有时(1分)
  9.(1)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2分)
  (2)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2分)
  10.C(2分)
  11.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2分)
  12.甲文的三峡连绵不断、雄奇险拔,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乙文的黄山险仄、奇雄,从“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可知。(4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16分)
  13.A(2分)
  14.①书法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练习书法可以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③书法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④可以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4分)
  15.①建议学校按照《指导纲要》开足书法课,老师按照课程安排上好书法课;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如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展出来;③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如邀请书法名家进校园开讲座,举行书法比赛等。(6分)
  16.(1)小时候(1分)
  (2)母亲深夜背“我”去隔壁村看医生(1分)
  (3)每逢秋天(1分)
  (4)母亲平整田地,插种秧苗瓜豆(1分)
  17.(1)改定稿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的氛围,蕴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爱。(2分)
  (2)改定稿运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田地和作物的样子,表现了母亲的勤劳。(2分)
  18.不能删除。画线句子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勤劳,同时也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沉爱,表达子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分)
  19.栏目名称:挚爱亲情
  理由:选材围绕母亲的勤劳、无私奉献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主题赞美了母亲的伟大和对子女的深情。(2分)
  
  七、名著阅读(共6分)
  20.C(2分)
  21.示例:
  红军是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2分)
  红军是“疯子”,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红军在凶险的情形下过桥。(2分)
  红军是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如翻越数座大雪山,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2分)
  
  八、作文(共30分)
  22.略
【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谷中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癸卯年四月二日,我游览完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温泉里洗澡。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您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和尚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能勉强坚持,等到十分疲惫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