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21: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默写古诗文。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草木花鸟,落笔成诗。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柳絮落尽、杜鹃哀啼入诗,尽显凄凉悲伤;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以鸿雁传书、飞翼传情入诗,抒写乡愁别绪;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以鹤推云层、扶摇直上入诗,寄托凌云壮志。
二、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______的深山古寺旁,我独自chángyáng于一条rénjìhǎnzhì的小径,心中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rèchén与向往。空气中______着淡淡的茶香与墨香,仿佛能嗅到历史长河中那些______的故事。通过每一块斑驳的石阶,都记录着忠实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让人不禁沉醉于这古老而又神秘的魅力之中,心生敬畏,步履不停。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ángyáng( ) (2)rénjìhǎnzhì( ) (3)rèchén(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镇静 烂漫 惊心动魄
B.镇静 弥漫 耸人听闻
C.静谧 弥漫 惊心动魄
D.静谧 烂漫 耸人听闻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每一块斑驳的石阶,都忠实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B.在每一块斑驳的石阶上,都记录着忠实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C.每一块斑驳的石阶,都记录着忠实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D.每一块斑驳的石阶,都忠实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在“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中,小宇整理了关于“友”字的资料卡,请你填写表格。
“友”的本义 “友”的引申义 举例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即志同道合的人称之为“友”。 关系好、亲近 (1)(含“友”的词语)
(2) 择良友而友之。——《荀子》
6.初入中学的小宇想制作海报广寻良友,海报上缺少了择友标准。请你从以下名人言论中提取一个择友关键词,推荐给小宇,并仿照示例说明理由。
名人的“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路 八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 ——曾国藩 夫交友之道,贵相知心;而切磋琢磨,尤赖吾朋。 ——周恩来
示例:我推荐“正直”这个词,因为孔子认为:正直的朋友是有益的朋友;日常生活中,正直的朋友可以指出我们的不足,帮助我们直面缺点、改正错误。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某甲,父陷狱将死,搜得百金,将诣①郡首。骑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某既行,则犬复来,啮骡尾。某怒鞭之,犬吠不已。忽跃在前,愤龁②骡首,似欲阻其去路。某益怒,回骑逐之。视犬已远,乃返辔③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囊④,金亡其半,魂魄都失,顿念犬吠有因。候关出城细审来途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诣:拜访。②龁:hé,咬。③辔:pèi,缰绳。④橐:tuó,袋子。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仍从/七十而从心所欲
B.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顾
C.目似瞑,意暇甚/意与日去
D.乃悟前狼假寐/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候关出城细审来途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10.找出【甲】文中能够概括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结合【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我读出了狼和狗形象特点的不同,【甲】文中狼具有的特点,因为: 你说得对,【乙】文中狗具有的特点,因为:。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瞌睡
安谅
①在一家知名报社,明人与校友老金总编侃侃而谈。老金忽然回忆起往事:“我们上大学语文的第一堂课时,那位脑门前秃,身子瘦若芦苇秆,穿着有些宽大的旧白衬衣、蓝色长裤,脚蹬一双灰不溜秋的牛皮凉鞋的老教授,用带有浓重苏北口音的普通话自报家门,说自己的姓氏是头上不长草的卢姓,也就是虎头卢。他说:'我也属虎,却无虎性。所以,开课之前,我先声明一下,上课要来,不来得请假。但上课允许打瞌睡,或者闭目养神。不过,不得打呼噜,影响别人。如果出现了呼噜声,那得罚站,还得罚背诗文。否则,考试成绩要降一个等次。’我都听呆了,哪有这等好事,你知道,我那时老是睡不够,难免上课打瞌睡。”
②“你还真在课上睡觉了?那位卢老师的课,我也上过,讲得还是挺生动的,特别是随口说起的文学典故,简明扼要,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明人说。
③“是呀,他讲得确实精彩,我眼皮都没耷拉过,听得津津有味。连着好几堂课,笔记都做得很细致。”老金叙述着,手舞足蹈地表现了当时的兴奋状态。
④“但有一次,我真憋不住了。前一晚睡得太迟,两三点才上床,苏缘他们脑袋一搭枕头,就都睡着了。苏缘还打起了呼噜,浪涛一般跌宕起伏,把我吵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更难以入眠了。第二天一早的大学语文课,我坐在后排,撑了十来分钟,不得不闭一会儿眼。老先生慢条斯理的讲课声,我依稀能听见,我感觉自己似睡非睡。骤然,我鼻腔里发出了一串粗重的声响,我下意识地收住,却没能成功,将我自己也彻底惊醒了。我发现,课堂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而来,只有老先生继续讲着课,仿佛并未听到我的声音。我故作镇定,也心存侥幸。可讲完一个段落,老先生换了一个话题,问刚才是谁发出的声音,瓦釜雷鸣似的。他要我站起来,问我是背诵诗文呢,还是期末考试成绩降一个等次。”
⑤“语文成绩本不太好拿高分,很多人都碰巧在及格线上,降一个等次,可就过不了了。”明人莫名地为老金捏了一把汗。
⑥“就是呀,我犹豫了一会儿,答应背诵诗文。老先生说好,就背课本里的,你的学号是多少,就背那一页的诗文。”老金说道。
⑦“老先生倒是有办法呀!”明人笑道。
⑧老金略带苦相地说:“我当时可笑不出来,我的学号是34号,我怎么知道第34页是谁的作品呢,课还没讲到那一页。如果是前面几页,我听过课,还听得很认真,课文也反复读过好多遍,至少还能背出个大概来。正头疼时,向我诡笑着的苏缘忽然喊了一声:‘他的学号是5号。’我吃了一惊,这家伙是在帮我,第5页应该有一段《诗经》里的诗,我完全背得出的,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真实的学号。老先生微微点了点头。我按学号翻到那一页,竟是一篇巴金的短文,选自他的《真话集》。我还真读过,但背是背不出的,其中只有几句警言妙语,我是记住了的。我颇显尴尬,只得老老实实地向老先生报告,全文我背不出,但我说了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记住的几句警言妙语,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我还特意讲了巴老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住了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老先生。老先生挥挥手,让我坐下了。他就说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听课,你会讲得更好!”老金眼睛亮起来了。
⑨“听那口气,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励你。”明人说。
⑩“岂止是鼓励,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表扬呀,讲得更好,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之后,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位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处罚了我,也批评了我,却令我如沐春风般心情舒畅,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悦的鞭策。后来,大学语文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为用心的一门科目。你猜我期末成绩如何?”
“估计,应该是不错的。良好吧?”明人斟酌道。
“是优秀!而且是全班唯一的优秀!”老金笑逐颜开地说。
“哎哟,没想到,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真是难得!”明人由衷赞道。
“应该说是老先生卢教授带给我的激励。老先生说:‘你不仅考得不错,那次打呼噜,报学号时,我发现你也很诚实。这是最为重要的。’我深深地感谢他!我常常会想到他,特别是今天这个日子。他真是一位好先生!”
说完,他朝天空合掌高举,深深一拜。
这天是教师节。卢教授十多年前仙逝了,但他还活在他学生的心中。
(选自2023年第24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卢教授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展现了他不拘小节、幽默风趣的一面,以及他对学生的宽容和鼓励。
B.卢教授上课允许学生打瞌睡或闭目养神,也可以打呼噜,但不得讲话影响别人,否则要罚站并罚背诗文,否则考试成绩降一个等次。
C.苏缘打呼噜把“我”吵得难以入眠,为后文“我”第二天上课打瞌睡作了铺垫。
D.老金在期末考试时获得全班唯一的优秀,与卢教授对他的激励和鞭策密不可分。
13.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他真是一位好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14.文章结尾提到“这天是教师节”,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甜醅子
邵婷
①那些关于幼时的种种记忆,都已随着我的长大淡化成一帧一帧模糊的影像,只有那月光下飘荡着的馥郁甘甜的甜醅香味,始终萦绕在鼻尖,不曾散去。那些和萤火一同醉倒的夜晚,尤为深刻。
②甜醅,即甜醅子,又名酒醅子,以燕麦、莜麦或青稞为主要原料。姥姥制作甜醅子的手艺极佳,每逢端午来临,姥姥总要亲自把关,遵循传统。先拣去莜麦的瘦秕,再把莜麦放在姥爷亲手编制的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然后放进锅内煮八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依分量多少比例加入酒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
③接下来的几日,我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盆中羞于露面的甜醅,它好似那洞房花烛夜的娇羞新娘,在捂得严实的盖头下面酝酿着心意。两三天后,便可闻到四周萦绕着的清香酒味。甜醅能否发酵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温度,而揭盖时间却因季节不同,这就全凭酿造者的经验了。姥姥每次瞧见我小馋猫似的在酿造甜醅的盆子周围滴溜溜转,伸手抓起我的衣襟,嘴里念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等两天味道才正宗。我稍显失落,耷着脑袋答应了一声,转念想到两天后便能到口的美味,顿时笑逐颜开。清凉醇香早已入得心来,只要想想那令人齿颊生香的佳肴美馔,就已醉得不能自已。
④经过数日的等待,在我的注视下,姥姥将甜醅从热炕上请了下来,掀盖揭盆,甜醅酒的浓香率先从盆内溢出,钻出屋子,飘入邻家屋檐。这边还未饱食,就听到邻家大婶的喊声:“她姥的甜醅子出炉了,娃娃子有福喽!”
⑤低头瞧盆内,颗粒细长的莜麦,皮薄面多,洁白如玉,润滑甘美,漂浮在琼浆之上,仿佛未化的残雪,恰似初晒的井盐,轻轻盈盈,白白糯糯,看得人口水直流。甜醅柔软黏糯,口味独特,浸在舌尖,味美香醇,令人心颤。
⑥甜醅虽甜,我最爱的却是甜醅发酵时反复生成的甜醅酒。盛一碗甜醅酒捧在手心,成了一种十足的诱惑,润入咽喉,让人荡气回肠。杜甫《客至》一诗中有“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句子。醅,意即没有过滤的酒。加上一个甜字,大约就是这种没有过滤的酒是甜的,这也符合甜醅的特点:甘甜如饴,酒香醇厚,令人口舌生津。
⑦幼时的回忆里,甜醅酒总是与月光、夏夜、萤火等美好的景物融汇在一块儿,氤氲着香气,在心间起涟漪。白日里,姥姥姥爷在田塍地垄经受烈日的暴晒,汗如出浆,口渴难耐;到了夜里仍是酷暑未消,高大柳树间蝉声嘶鸣。这时,姥爷总会搬一把椅子放在屋檐下,手把蒲扇坐在椅子里,一下一下有规律地摇着。我们在屋檐下纳凉之时,桑竹无风,姥姥推开吱呀吱呀响的厨房门,舀一碗甜醅酒捧出。当甜醅酒一口一口饮下去,浑身上下立觉舒爽,通透无比。满天星光,夜色深沉,月光轻轻,如水似雾,从屋檐漫下,萤火虫在树林间游荡,酒香弥散。夜里,半梦半醒间闻得一丝清甜,耳边响着家人均匀的呼吸声,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⑧甜醅子,夏天食之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夏夜的蝉鸣散去,萧瑟的秋风匆匆,卷来苍白孤寂的冬日,二三友人围坐火炉旁,一句体己话,一勺甜醅子,一口甜醅酒,胃暖心热,胜却人间无数珍馐。
⑨如今我回到陇上老家,最喜在家乡的小巷子里穿梭,邂逅无数售卖甜醅的摊点。在纤尘不染的玻璃罩里,青花大瓷盆里盛满晶莹的甜醅,甘甜爽口,滋润着人们的脾胃,也滋润着每一个恬淡的日子。一口清甜下肚,心里的苦楚,也会少几分。
(选自《西安日报》2023年12月22日)
15.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 “我”的感受
过去 每逢端午 ① 期待
我经过数日等待,吃到柔软甜糯的甜醅 令人心颤
夏日月夜 姥姥捧出甜醅酒 ②

现在 “我”回到老家,再喝甜醅。 ④
16.散文语言富有美感。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仿佛未化的残雪,恰似初晒的井盐,轻轻盈盈,白白糯糯,看得人口水直流。(从修辞的角度)
(2)盛一碗甜醅酒捧在手心,成了一种十足的诱惑,润入咽喉,让人荡气回肠。(从词语的角度)
17.下列诗句最能表现“我”对“甜醅子”情感的一项是( )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小宇在读了文章后深有感触,认为以“甜醅子与乡愁”为题,更能突出文章内容与主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从选文内容与主题两个方面阐述理由。
六、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小宇制作了一张名著读书卡,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名著 类别 相关内容 人物
A 《朝花夕拾》 回忆性散文 (他)翻出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和蔼的说道…… 藤野先生
B 《朝花夕拾》 神魔小说 (阿祥)忽然跌倒了……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长妈妈
C 《西游记》 回忆性散文 (她)听叫,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 罗刹女
D 《西游记》 神魔小说 (他)慌了手脚……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到树梢头钉住。 二郎神
A.A
B.B
C.C
D.D
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20.班级要以“追求”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上榜,并结合名著内容阐述理由。
备选人物:鲁迅 范爱农 唐僧 孙悟空
我选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1.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共10分,每空2分)
  1.(1)不舍昼夜
  (2)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2分)
  2.(1)徜徉(2分)
  (2)人迹罕至(2分)
  (3)热忱(2分)
  3.C(2分)
  4.D(2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5.(1)友好(友善、友爱、友人、友情……)(2分)
  (2)结交(相交、交往、交朋友)(2分)
  6.示例:我推荐“正直”这个词,因为孔子认为:正直的朋友是有益的朋友;日常生活中,正直的朋友可以指出我们的不足,帮助我们直面缺点、改正错误。(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2分)
  7.D(2分)
  8.(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2分)
  (2)于是(某甲)捡起路旁的石头扔打黑狗,黑狗这才开始往回跑去。(2分)
  9.候关出城/细审来途/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2分)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够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而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2分)
  11.示例:
  狡猾(狡诈、贪婪……)中两只狼在和屠户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绕到后面打算打洞攻击屠户的背部,可谓狡猾;
  有情有义(忠诚)文中黑狗一路跟随携带重金的主人,在某甲丢失金子的情况下,用各种方式引起主人注意,甚至为守护丢失的银两丧失了生命,可谓有情有义。(4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8分)
  12.B(2分)
  13.这句话体现了老金对卢教授深深的敬意和感激。卢教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老金指导,更在做人原则上给予正面影响。他的教学方式充满智慧,能够在处罚学生的同时激发其自我反省和学习的动力,这种教育方法让老金受益匪浅,从而由衷地称赞卢教授为“好先生”。(4分)
  14.文章结尾提到“这天是教师节”,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同时深化了文章主题;表达了对卢教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以及教师节这一特殊日子对师生情感的唤起和强化。(4分)
  15.①期待(2分)
  ②舒爽(幸福)(2分)
  ③现在(2分)
  ④清甜(减轻苦楚)(2分)
  16.(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莜麦(甜醅)比作“残雪、井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莜麦(甜醅)“轻盈、百糯”的特点,表达了“我”对姥姥做的甜醅的喜爱之情。(2分)
  (2)“荡气回肠”形容甜醅酒味道醇厚(甘美),表现了“我”对甜醅酒的难忘与喜爱。(2分)
  17.C(2分)
  18.示例一:同意。文章围绕“甜醅子”写了幼时端午,姥姥制作甜醅,我急不可耐,那轻轻盈盈、白白糯糯的甜醅令人心颤,它味美香醇,润滑甘美。月夜乘凉,夜色深沉,萤火游荡,酒香弥散;“乡愁”直接点明了文章主题,甜醅承载着作者温情美好的幼时回忆,是故乡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家乡的眷恋。(4分)
  示例二:不同意。文章围绕“甜醅子”写了幼时端午,姥姥制作甜醅,我急不可耐,那轻轻盈盈、白白糯糯的甜醅令人心颤,它味美香醇,润滑甘美。月夜乘凉,夜色深沉,萤火游荡,酒香弥散;“甜醅子”承载着温情美好的幼时回忆,成为故乡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托着作者的乡愁。(4分)
  
  六、选择题(共2分)
  19.A
  
  七、名著阅读(共6分)
  20.示例:
  我选范爱农。范爱农作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革命与正义。他渴望通过革命改变国家现状,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他追求革命与正义的道路虽然艰难且充满挫折,但他从未放弃,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6分)
  
  八、作文(共30分)
  21.略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在半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看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某甲,父亲被人诬陷关在牢房里,快要死了,倾家荡产,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共才百把两银子,准备拿到府里去打通关节说个人情。骑着骡子出了门,家里养的那只黑狗就跟着他走。(甲)大声喝退了它,等到他一走,那只狗又跟着来了。拿起石头来打狗,狗才跑开;某一走,狗突然又来了,咬着骡子的尾巴。某大发脾气,用鞭子打它,它大叫不止。忽然跳到前面,愤怒地咬了骡子的脑袋,好象硬要挡住骡子的去路似的。某更加愤怒,勒转马就去追逐它。看到狗已经走得很远了,才勒转辔头飞跑,到达府城时已经快黑了,等他来摸系在腰间的袋子时,银子已丢了一半。某甲急得汗如雨下,魂飞魄散,忽然想起狗的狂吠乱咬,一定是有原故的。等到城门一开,便离开了府城,仔细地观察了来的道路。自己又在心里划算,这是通往南北的大道,来往的行人多得像蚂蚁一样,丢了的银子哪还能在那里呢?犹犹豫豫地走到昨天下马的地方,看到狗死在草丛里,身上的毛全都被汗湿透了。提起它的耳朵来看,发现那丢失的一半银子还完整地压在(黑狗的身下)。某甲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买了一口棺材埋葬了它,人们都呼作“义犬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