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0 16: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完成杂交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豌豆的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豌豆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豌豆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能自由组合
2.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将标有Y、y、R、r的4种卡片,按要求装入分别标记为“雌1(装有Y和y)、雌2(装有R和r)、雄1(装有Y和y)、雄2(装有R和r)”的4个信封内,然后从这4个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后再放回原信封并打乱,重复多次。下列关于该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只从雄1和雌1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组合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
B.雌1或雄1信封中的Y和y的卡片数可以不相等
C.该实验可模拟子代基因型,记录的组合类型共有16种
D.该实验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二)中的F1自交产生的F2
3.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毛色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鉴别出其中一匹健壮栗色公马的显隐性及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育种工作者设计以下配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其为显性
B.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出现白色马则其为显性
C.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出现白色马则其为纯合子
D.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其为纯合子
4.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某研究小组进行了自交和测交等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能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
B.根据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能判断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C.根据测交子代出现宽叶:窄叶=1:1,高茎:矮茎=1:1,能判断出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根据杂合子AaBb自交子代出现4种表型能判断出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5.某植物控制叶形和是否抗霜霉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且存在基因致死情况。研究人员让三角形叶感病植株自交,子代中三角形叶感病:心形叶感病=2:1;让心形叶抗病植株自交,子代中心形叶抗病:心形叶感病=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存在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
B.表型为三角形叶抗病的植株只有1种基因型
C.让三角形叶抗病植株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将三角形叶抗病植株测交,子代中三角形叶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4
6.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两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两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两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l/4,含有2种基因型
C.A基因与B基因对玉米的株高性状表现出积加作用
D.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极矮秆=1:2:1
7.月季花为两性花,被誉为“花中皇后”。其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关于下列杂交组合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亲代 F1 F2
组合一 黄花×红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12:3:1
组合二 黄花×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2:1:1 —
组合三 红花×白花 红花:黄花:白花=2:1:1 —
A.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黄花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组合一的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6,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占1/4
C.组合二F1黄花与白花杂交,子代中黄花占1/2
D.组合二和组合三的杂交类型在遗传学中都称为测交
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模拟实验中,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一定相等
C.乙模拟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每次实验都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不需要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小桶
9.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含A基因时普通玉米蔗糖含量低,无甜味。科研工作者偶然发现一个单基因突变纯合子aaBBDD,甜度微甜。继续培育甜玉米品种过程中,得到了两个超甜玉米品种甲(aabbDD)和乙(aaBBdd),其相关基因位置及基因控制相关物质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为验证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与普通玉米(AABBDD)杂交得F1,再让F1自交得F2(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微甜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A/a和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具有甜味的玉米基因型最多有18种
C.若F2出现普通玉米∶超甜玉米=3∶1,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
D.若F2出现普通玉米∶微甜玉米:超甜玉米=9∶6∶1,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
10.某种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R1/r1和R2/r2控制,R基因控制红色,且R基因越多红色越深,r基因控制白色。让深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中红花植株,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朱红:中红:浅红:白色=1:4:6:4: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该植物花色基因R1/r1和R2/r2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F2的所有中红花植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高于纯合子
C.若F2中的朱红花植株随机受粉,则F3中深红花植株占1/16
D.若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中红:浅红:白色=1:2:1
11.从自然界中选取的结黄色皱粒豌豆植株与结绿色圆粒豌豆植株在试验田混合种植后,得到所有结黄色皱粒豌豆的植株(用M指代);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将试验田中两种性状不同的多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所有结黄色圆粒豌豆的植株(用N指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M的子代全是纯合子,N的子代全是杂合子
B.单独种植N,连续自交三代,控制绿色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从M、N中各任选一株杂交获得的子代全是黄色籽粒,且黄色纯合子占1/2
D.从M、N中各任选一株杂交F1中黄色圆粒全为杂合子,F1黄色圆粒自交子代中绿色皱粒占1/16
12.某动物的灰毛和黑毛、直立耳和折耳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B/b控制,已知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由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子代 F1,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得到 F2(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统计F2的表型及数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性状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分别为灰色和直立耳
B.F 中黑色折耳雌性个体均为纯合子
C.分析题意可得,雌雄配子中均出现 AB配子致死现象
D.若F 中灰色直立耳与灰色折耳杂交,子代中黑色折耳占 1/12
二、非选择题
13.番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其果皮颜色有黄皮和透明皮,果肉颜色有红色肉、黄色肉和橙色肉。科研人员用两个纯系番茄植株杂交,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最好选择番茄的 (填“果皮”或“果肉”)颜色进行研究。
(2)番茄果肉的不同颜色属于 性状,控制其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
(3)只考虑果肉颜色,F2中红色肉番茄的基因型有 种;取F2黄色肉番茄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果肉占 。
(4)现假设基因A/a控制果皮颜色,基因B/b和D/d控制果肉颜色。其中显性基因均表现完全显性,当D基因存在时,果肉为红色肉,当D基因不存在时,B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黄色肉和橙色肉。上述杂交实验F2中未出现黄皮橙色肉和透明皮黄色肉的性状,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为验证前述推测,可将F1与表型为 的个体杂交,若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上述假设成立。
14.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 ,抗锈病与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甲)和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得F2,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
(1)在光颖和毛颖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在抗锈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F2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占 。
15.二倍体观赏辣椒,既可食用,又可观赏,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叶形、果实着生方式是决定其观赏价值的重要性状。研究人员以长卵圆形叶、果实簇生纯合品系(P1)与披针形叶、果实单生纯合品系(P2)为材料,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叶形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可推知观赏辣椒的叶形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控制,F1长卵圆形叶的基因型为 ;仅考虑A/a、B/b两对等位基因,F2中的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是 (填“长卵圆形叶”、“卵圆形叶”或“披针形叶”)植株,纯合子比例最大的是 (填“长卵圆形叶”、“卵圆形叶”或“披针形叶”)植株。
(2)已知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由一对等位基因(用D/d表示)控制,且F1果实皆为单生。则不能支持A/a、B/b、D/d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实验结果是F2中 。
a.长卵圆形叶植株皆为果实单生
b.卵圆形叶植株皆为果实单生
c.披针形叶植株皆为果实簇生
d.长卵圆形叶植株中果实单生:果实簇生=3:1
(3)有上图遗传图解可知控制叶形的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满足基因的 定律,可选用亲代、F1和F2代中的 和 的两个品系进行测交,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参考答案
1.D
A、豌豆花是两性花,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这样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A正确;
B、豌豆的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B正确;
C、豌豆具有多对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C正确;
D、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2.D
A、分别从雄1和雌1内随机取出一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雌1和雄1存在一对等位基因,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雌1或雄1信封中的卡片模拟的是配子的种类和数量,所以Y和y的卡片数必须相等,B错误;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模拟子代基因型,记录的卡片组合类型有9种,C错误;
D、从每个信封中抽取一张卡片,模拟的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将同一性别的不同信封中的卡片组合,模拟的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将来自不同性别的卡片继续组合模拟的是受精作用,所以上述结果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的F2,D正确。
故选D。
3.D
A、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该栗色公马可能是隐性,也可能是显性纯合子,A错误;
B、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出现白色马则其为显性,则该栗色公马可能是隐性bb,多匹白色母马中存在Bb,B错误;
C、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出现白色马则其为纯合子,则该栗色公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C错误;
D、将此匹健壮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该栗色公马只能是显性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4.B
A、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自交子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故不能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A错误;
B、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一代个体的基因型,可据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能判断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B正确;
C、根据测交子代出现宽叶:窄叶=1:1,高茎:矮茎=1:1,只能判断这两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不能判断出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根据杂合子AaBb自交子代出现4种表型可能是基因自由组合,也可能是染色体互换导致的,不能判断出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B。
5.C
A、假设叶形由基因A/a控制,是否抗霜霉病由基因B/b控制,三角形叶感病植株自交,子代中三角形叶感病:心形叶感病=2:1,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子代关于叶形的基因型比例应为AA:Aa:aa=1:2:1,因此推测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致死;心形叶抗病植株自交,子代中心形叶抗病:心形叶感病=2:1,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子代关于是否抗霜霉病的基因型比例应为BB:Bb:bb=1:2:1,因此推测基因型为BB的植株致死,A正确;
B、由于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因此表现型为三角形叶抗病的植株只有AaBb1种基因型,B正确;
C、让三角形叶抗病植株(AaBb)自交,由于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叶抗病:三角形叶感病:心形叶抗病:心形叶感病=4:2:2:1,其中只有心形叶感病植株为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C错误;
D、将三角形叶抗病植株(AaBb)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1:1:1,其中三角形叶抗病植株(AaBb)所占比例为1/4,D正确。
故选C。
6.B
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
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
C、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则说明A基因与B基因对玉米的株高性状表现出积加作用,C正确;
D、F1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为AaBb高秆、Aabb矮秆、aaBb矮秆、aabb极矮秆,则高秆:矮秆:极矮秆=1:2:1,D正确。
故选B。
7.C
A、组合一的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黄花∶白花=12∶3∶1,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该花色的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黄花的基因型有两种:AAbb、Aabb或aaBB、aaBb,A错误;
B、组合一的F2中红花植株共占12份,纯合体占2份,所以纯合子占1/6;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占6份,所以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占1/2,B错误;
C、组合二黄花与红花杂交,设黄花基因型是Aabb,则红花的基因型应为aaBb,F1黄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aabb)杂交,后代黄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1,黄花占1/2,C正确;
D、测交是要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组合二的亲本黄花与红花都为杂合子,因此不属于测交;组合三的亲本中红花是双杂合子,白花是隐性纯合子,所以组合三的杂交类型在遗传学中称为测交,D错误。
故选C。
8.C
A、Ⅰ和Ⅱ中是相同的等位基因,这就模拟了Dd×Dd产生配子的过程,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但是Ⅲ和Ⅳ中等位基因不一样,可知模拟的是AaBb产生配子的过程,所以说Ⅲ和Ⅳ合起来代表了雌性或者雄性的生殖器官,A错误。
B、每个小桶内,两种球的数量要相等,代表产生配子是1:1,但是不同小桶之间数量可以不一样,只要是桶内保证1:1就可以了,B错误。
C、乙模拟的是产生AB,Ab,aB,ab配子的过程,Ⅲ和Ⅳ中随机抓取,模拟的是A与a以及B与b的分离,也就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两个小球放在一起模拟了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正确。
D、每次实验都要随机抓取,而且抓取以后要放回,保证每个小球被抓取的概率相等,D错误。
故选C。
9.C
A、基因a控制合成酶1,在酶1的作用下,淀粉转化为蔗糖,故基因型aaBBDD的玉米微甜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A错误;
B、基因型为A_ _ _ _ _的无甜味,基因型共有2×3×3=18种,其他基因型为有甜味,具有甜味的玉米基因型最多有3×3×3-18=9种,B错误;
C、假设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与普通玉米(AABBDD)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AaBBDd,基因A/a和D/d都位于4号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D_(普通玉米):aaBBdd(超甜玉米)=3∶1;C正确;
D、假设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与普通玉米(AABBDD)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AaBbDD,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DD(普通玉米):aaB_DD(微甜玉米):A_bbDD(普通玉米):aabbDD(超甜玉米)=9∶3:3∶1,则F2出现普通玉米∶微甜玉米:超甜玉米=12∶3∶1,D错误。
故选C。
10.C
A、根据子二代深红∶朱红∶中红∶浅红∶白色=1∶4∶6∶4∶1,该比例为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R1/r1和R2/r2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已知R基因控制红色,且R基因越多红色越深,则深红花的基因型为R1R1R2R2,朱红花基因型为R1r1R2R2或R1R1R2r2,中红花的基因型为R1r1R2r2、R1R1r2r2、r1r1R2R2,纯合子(1/4×1/4×2=1/8)和杂合子(1/2×1/2=1/4)的比例为1∶2,即F2的所有中红花植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高于纯合子,B正确;
C、子二代朱红花基因型为R1r1R2R2、R1R1R2r2,各占1/2,产生配子类型和比例为R1R2∶r1R2∶R1r2=2∶1∶1,朱红花植株随机受粉,则F3中深红花(R1R1R2R2)植株占1/2×1/2=1/4,C错误;
D、由于子二代深红∶朱红∶中红∶浅红∶白色=1∶4∶6∶4∶1,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R1r1R2r2,与r1r1r2r2测交,后代基因型为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1∶1∶1∶1,含有一个R的为浅红色,含有两个R的为中红色,不含R的为白色,故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中红∶浅红∶白色=1∶2∶1,D正确。
故选C。
11.C
A、绿色、皱粒都是隐性性状,假设相关基因为y和r,自然界中黄色皱粒豌豆植株、绿色圆粒豌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混合种植后,只能自交,故黄色皱粒豌豆的植株M的基因型为YYrr。两种性状不同的多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所有结黄色圆粒豌豆的植株N的基因型为YyRr。因此,自然状态下N(YyRr)的子代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A错误;
BC、M群体基因型为YYrr,N群体基因型为YyRr,单独种植N,连续自交三代,则控制绿色基因(y)的基因频率不变,仍为1/2,M与N杂交后子代为YY:Yy=1:1,其中YY占1/2,B错误、C正确;
D、M群体基因型为YYrr,N群体基因型为YyRr,M与N杂交F1黄色圆粒基因型为l/2YYRr和l/2YyRr,均为杂合子,F1(l/2YyRr)自交后子代中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占1/2×1/4×1/4=1/32,D错误。
故选C。
12.D
AB、根据题意可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灰色直立耳:灰身折耳:黑色直立耳:黑色折耳=2:3:3:1,为9:3:3:1的变式,则F1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黑色折耳占一份,说明为隐性性状(纯合子),则两对性状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分别为灰色和直立耳,则F1的表型为灰色直立耳,A、B正确;
C、由F2中灰色直立耳:灰身折耳:黑色直立耳:黑色折耳=2:3:3:1可知,灰色直立耳中存在致死现象。又由于后代只有双显性个体减少,则若雌雄配子中均出现AB配子致死现象,F2才符合题目所示2:3:3:1的表现,C正确;
D、由于雌雄配子中均出现AB配子致死现象,则F2中灰色直立耳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1:1:1,F2中灰色折耳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该群体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b:ab=2:1,则子代中黑色折耳(aabb)的概率为1/3×1/3=1/9,D错误。
故选D。
13.(1)果皮
(2) 相对 遵循 F2中红色肉∶黄色肉∶橙色肉=12∶3∶1,为9∶3∶3∶1的变式
(3) 6 1/6
(4) 控制果皮颜色的A基因和控制果肉颜色的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且不发生
(1)F1黄皮红色肉番茄自交,F2中黄皮∶透明皮=145:47≈3∶1,说明控制果皮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2红色肉∶黄色肉∶橙色肉=143:37:12≈12∶3∶1,说明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至少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为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最好选择番茄的果皮颜色进行研究
(2)番茄果肉的不同颜色属于相对性状,F1红色肉番茄自交,F2红色肉∶黄色肉∶橙色肉=12∶3∶1,是9∶3∶3∶1的变式,故控制其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双显和一显一隐中的一种为红色肉番茄,故其基因型为4+2=6种;另一种一显一隐为黄色肉番茄,故取F2黄色肉番茄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果肉(双隐性个体)占2/3×1/4=1/6。
(4)由题干知,黄皮基因型为A_,透明皮基因型为aa,红色肉基因型为_ _D_,黄色肉基因型为B_dd,橙色肉基因型为bbdd。故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F2应出现2×3=6种表现型,上述杂交实验F2中未出现黄皮橙色肉和透明皮黄色肉的性状,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控制果皮颜色的A基因和控制果肉颜色的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且不发生互换(或控制果皮颜色的a基因和控制果肉颜色的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互换)。若推测正确,则F1可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即ABD∶ABd∶abD∶abd=1∶1∶1∶1,将F1与表型为透明皮橙色肉(aabbdd)的个体杂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黄皮红色肉∶透明皮红色肉∶黄皮黄色肉∶透明皮橙色肉=1∶1∶1∶1。
14.(1) 毛颖 抗锈病
(2) ddRR DDrr
(3)1/4
(1)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说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病相对于感锈病是显性性状,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病相对于感锈病是显性性状。
(2)由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病相对于感锈病是显性性状,故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rr,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的基因型为ddRR。
(3)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丙植株基因型为DdRr,F1与丁进行杂交,得到的F2中抗锈病∶感锈病=3∶1,说明丁的关于抗锈病的基因型为Rr,F2中毛颖∶光颖=1∶1,说明丁中相关基因型为dd,故丁的基因型为ddRr,DdRr与ddRr杂交,子代出现ddRr的个体概率=1/2×1/2=1/4。
15.(1) AaAb 长卵圆形叶 披针形叶
(2)abc
(3) 自由组合 披针形叶 长卵圆形叶 测交后代有长卵圆形叶、卵圆形叶、披针形叶
(1)据分析可知,观赏辣椒的叶形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长卵圆形叶的基因型为A_B_,卵圆形叶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披针形叶的基因型为aaB_和aabb或A_bb和aabb。子二代中表型比例为9:3:4,说明F1长卵圆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仅考虑A/a、B/b两对等位基因,F2中的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是长卵圆形叶,有4种基因型,而卵圆形叶有2种基因型,披针形叶有3种基因型,纯合子比例最大的是披针形叶,为,长卵圆形叶的纯合子占,卵圆形叶的纯合子占。
(2)已知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由一对等位基因(用D/d表示)控制,且F1果实皆为单生。若A/a、B/b、D/d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子二代中果实单生:簇生=3:1,且与叶形无关,故不支持上述情况的实验结果是F2中长卵圆形叶植株皆为果实单生,或卵圆形叶植株皆为果实单生,或披针形叶植株皆为果实簇生。
(3)P2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F2的长卵圆形叶基因型A_B_,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测交后代为有长卵圆形叶、卵圆形叶、披针形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