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视野出发,我们所理解的古典学,应面向人类文明史上一切拥有传世经典,并奠基了古典德性和思想品格的古典文明;尊重和关切人类文明多样性,在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中革故鼎新,加深对古典文明的认识;针对现代世界的诸多挑战,重拾古典文明中所蕴含的智慧,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以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持续动力。
西方古典学诞生于希腊化时期,当时的希腊学人整理和传承古希腊文明经典和政制理想,接续的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余绪,史称西方的“第一次文艺复兴”。由于希腊帝国的分立,希腊化的“大一统”未能实现,但这场古典复兴却为罗马共和国崛起为帝国提供了文明依托。西方古典学的第二次复兴,出现在意大利复兴时期(14—16世纪),随后又有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所谓“北方文艺复兴”。当时欧洲各政治体的学人整理和传承古希腊罗马文明典籍,不仅为欧洲现代文明及其领土国家的兴起提供了依托,也增强了其政治活力。到19世纪时,随着欧洲现代大学学科和学问体系的形成,古典学成了正式专业,与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并立。
“古典学”是一个外来词,不等于中国古代没有古典学。我国文教传统源远流长,既一以贯之又因时损益,拥有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如何对待已然变成“古典”的传统文教经典,成了我们长期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了古典学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我们的前人对如何处理古今之变和中外文明关系等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发展古典学,是为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古典学不仅肩负着守护经典遗产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用古典智慧滋养现代文明的责任。实证史学式的古代文明研究或古籍整理致力于寻求文明的历史原貌,而古典学则致力于让传世经典发挥现代教化作用。
我们要建设的古典学应是中西合璧的古典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培养实用科技人才,也需要呵护以传承文明血脉为己任的文明担纲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古典人文教养基础课程,需要大量受过古典学训练的师资,这就要求我们从本科开始培育熟悉中西传世经典的学人。传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历史结晶,也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我们不仅要重修中国传统经典,还要翻译西方古典文明的传世经典。
古典学研究承担着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永恒论题和现代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方面,不同传统的古典文明之间将有更多对话的空间,能在彼此互鉴和相互激发中生长出新的智慧。
(节选自《建设古典学的现代意义》,《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2日)
材料二:
古典文明是人类文明高耸的峰峦和永亮的灯塔,积淀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极为深厚的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古典学从来不是象牙塔之学,而有着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今天,我们从古典找源头,是一种回溯。作为事实之学、义理之学、价值之学,古典学从各大文明源头着眼,深入挖掘经典典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为人们温故知新、返本开新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当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古典学的交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全新的传播渠道。面对如何安顿人的精神家园,如何引导人工智能新技术向善发展等现实,我们都需要回望古典,探寻人类对许多原问题的思索与解答,为飞速发展的技术与社会生活校正方向。
今天,我们从古典找源头,是一种升华。一种生生不息的文明,既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也能深刻观照人类命运。14世纪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正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中找到了革新的思想资源,为西方现代世界诞生聚集了力量。中国文化本来就蕴含着“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的智慧,新时代以来,中国更是开启了深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征程、构建文化交流互鉴的大格局。走在复兴路上的中国,正不断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也正在将中国智慧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的经验。
今天,我们从古典找源头,是一种互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现代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人类文明又一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更需要我们激活蕴藏于古典之中的伟大传统和智慧,达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行进。
(节选自《用古典智慧照见未来》,《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所理解的古典学,范畴应面向人类文明史上的拥有传世经典并奠基了古典德性和思想品格的古典文明。
B.因为“古典学”在中国自古有之,我国文教传统源远流长,所以既一以贯之又因时损益,拥有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
C.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回望古典,深入挖掘经典中的优秀思想,为技术与现代生活校正方向。
D.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对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深刻观照人类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画线的句子,突出了整理传承文明典籍的意义,欧洲现代大学学科和学问体系的形成,促进了西方古典学的成立。
B.材料一引用总书记的讲话论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发展古典学可以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C.材料二第一段将古典文明比作“峰峦”和“灯塔”,形象地表明古典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崇高地位和具有的指引性作用。
D.材料二将“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的思想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
B.2024年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黑神话:悟空》采用大量民族乐器,并融入了陕北说书等非遗文化元素,将中式美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D.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始终与古典诗词紧密相连,她以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为现代学子播撒诗教的种子。
4.试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根据法案规定,米考伯奉命出狱,这可真让我高兴。他的债主们并非死对头,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就连那恶鞋匠也公开说他对米考伯先生并无恶意,不过他喜欢收回别人欠他的钱。他还以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呢。
当他的一案办理好后,米考伯先生回到高等法院监狱,因为还有些费用要付清,还有些手续得办理,这之后他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俱乐部兴高采烈地迎接他,还举行了一个联欢会,米考伯先生兴高采烈地融入其中。米考伯太太和我则在其家人都睡着后在他们身边悄悄吃了羊杂碎。
“在这么一个时候,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道,“我再给你斟上点加料酒,因为我们已经喝了一些了,为纪念我的爸爸妈妈。”
“夫人,他们都去世了?”我把一杯酒干了后问道。
“我妈妈死时,”米考伯太太说,“米考伯先生的困难还没发生,或者至少还没变得严重起来。我爸爸生前也保释过米考伯先生数次,他辞世了,很多人都为其惋惜呢。”
米考伯太太摇摇头,一滴孝敬的眼泪落在当时正好在她怀里的双生子之一的身上。
由于我不能指望再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机会问一个与我利益相关的问题,我就在这时对米考伯太太说:
“夫人,能问你吗?现在米考伯先生已脱离了困难,获得自由,他和你准备做什么?你们决定了吗?”
“我娘家,”米考伯太太说,每次说到这三个字时她总是很神气,虽然我从没发现那指的是哪位,“我娘家持这种意见:米考伯先生应该离开伦敦,去乡下施展他的才能。科波菲尔先生,米考伯先生是个才干大着的人呢。”
我说我对此深信不疑。
“才干大着呢。”米考伯太太重复道,“我娘家持这种意见:像他这么有才干的人,稍稍被扶一把,就能在海关上有所作为了。由于我娘家的影响只限于当地,所以他们希望米考伯先生去普利茅斯。他们认为他务必马上就去那儿。”
“他随时都能去吗?”我示意道。
“当然,”米考伯太太答道,“他随时能去——如果有什么机遇出现的话。”
“那么你也去吗,夫人?”
就算没喝那些加料酒,那天发生的一切再加上那对双生子,也已经让米考伯太太变得歇斯底里了,所以她泪如泉涌地答道。
“我永远也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也许,米考伯先生一开始隐瞒了他的困难实情,可他那乐观的天性也很可能使他期待这些困难能被克服。我从妈妈那儿继承的珍珠项链和手镯都已经以不及原价一半的价格顶让了,而那套结婚时爸爸送我的珊瑚饰品实际上是白送掉了。可我永远也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不!”米考伯太太叫起来,比先前更激动了,“我永远不会做那事!要我那么做办不到!”
我大为不安——米考伯太太似乎疑心我要她做那种事一样!——我心惊肉跳地坐着呆呆看着她。
“米考伯先生有短处,我不否认他只图眼前快活。我不否认他把他的财产和债务都瞒了我,”她看着墙继续说,“可我决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
米考伯太太这时已把声音提高到完全是高声嘶喊的地步了,我吓得连忙跑到俱乐部去。这时,米考伯先生正坐在那儿的一张长桌前做主持,领大家唱道:
“往前跑哇,达宾【注】,
往前跑哇,达宾,
往前跑哇,达宾,
往前跑哇,跑!”
……
我把米考伯太太此刻处于令人惊恐的状态这事告诉了米考伯先生,一听到这个,他就大哭了起来,他和我一块儿走了出来。背心上还粘满着他刚吃剩的虾头虾尾。
“爱玛,我的天使!”米考伯先生一面朝房间里跑,一面叫,“发生什么了?”
“我决不会抛弃你,米考伯!”她喊道。
“我的心肝!”米考伯先生把她搂到怀里说,“我知道得很清楚。”
“他是我孩子的家长!他是我那对双生子的父亲!他是我心爱的丈夫!”米考伯太太一面挣扎一面叫道,“我决——不——抛弃米考伯先生!”
米考伯先生是那么深深地被她忠贞的这一证明而感动(我则已泪流满面了),他深情地俯身求她抬眼看,求她安静下来。可他越请求米考伯太太抬眼看,她越不肯看,他越请求她安静下来,她越不肯安静下来。于是,米考伯先生也大为伤感,他的眼泪,她的和我的流到一起;后来他请我为他帮忙而坐到楼梯上去,他好照顾她睡下。我本想告辞回去睡觉,可他不到摇响了送客铃就不许我走,我只好在楼梯窗子前坐着,等到他带着另一张椅子来和我坐在一起。
“米考伯太太现在怎么样,先生?”我说。
“精神很差,”米考伯先生摇摇头说,“太紧张了。啊,这一天太可怕了!我们现在完全孤立了——一切都离我们而去了!”
米考伯先生握住我的手,先是呻吟,继而流泪。从我们陷入的那一切令我意外的混乱和沮丧中,我很清楚地知道:米考伯先生和太太及他们一家就要离开伦敦了,我们的分手就在眼前了。
(有删改)
【注】达宾:系马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债主并非米考伯先生的死对头,恶鞋匠对他也无恶意,只是喜欢收回别人欠他的钱,这无可厚非。
B.米考伯先生案件已经清楚,而出狱还要办理手续并交费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
C.科波菲尔问米考伯太太以后如何打算,是因为他意识到这一家子人即将离开,会损害到他的利益。
D.科波菲尔真诚善良,天真幼稚,为米考伯先生的出狱而高兴,为米考伯太太的不离不弃而泪流满面。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米考伯太太的父母没有出场,通过米考伯太太的讲述可知他们在当地有影响力,这属于侧面描写。
B.节选部分综合运用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米考伯先生以及米考伯太太的形象。
C.米考伯太太歇斯底里的话“我决——不——抛弃米考伯先生!”里面的破折号标示声音的延长。
D.通过结尾处“我”和米考伯先生的对话可以推断,米考伯先生虽然出狱,但是还没有完全摆脱困境。
8.海明威说:“作家写小说应当塑造活的人物。”米考伯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米考伯先生出狱以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世与赵高谋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彰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外抚四夷,如始皇计。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
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稀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隋炀帝从容谓秘书郎虞世南曰:“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者,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帝使裴矩安集陇右,因之会宁,存问曷萨那可汗部落,遣阙达度设劫掠吐谷浑以自富,还而奏状,帝大赏之。帝将如东都,太史令庾质谏曰:“比岁伐辽,民实劳弊,陛下宜镇抚关内,使百姓尽力农桑。三五年间,四海稍丰实,然后巡省,于事为宜。”帝不悦。质辞疾不从,帝怒,下质狱,竟死狱中。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有删改)
材料三:
任法,则人主安而天下困;任道,则天下逸而人主劳。无一切之术以自恣睢,虽非求治之主,不能高居洸瀁【注】于万民之上,固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洸瀁: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的情景。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至于A卑贱之士B虽少C宽假D然卒不E置之F地上G汝其H知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B.彰,彰显,与《〈老子〉四章》中“自是者不彰”的“彰”意思相同。
C.东,名词作状语,与《五石之瓠》中“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的“大”用法不同。
D.“虽非求治之主”与《大学之道》中“先治其国”的“治”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二世认为,自己年幼,如果不能像秦始皇那样巡视郡县,就不能显示强大,无法让天下人臣服。
B.秦朝法令严苛,陈胜等人在楚国故地起义,崤山以东郡县纷纷响应,联合向西进军,人数多到无法计算。
C.隋炀帝派裴矩去安抚陇右地区,裴矩抢劫曷萨那部落的财富以显示富有,隋炀帝重重地奖赏了他。
D.王夫之认为,依靠法令不如依据道德治理,如果君王恣意放纵,就不能高枕无忧地凌驾于万民之上。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
(2)质辞疾不从,帝怒,下质狱,竟死狱中。
14.秦二世和隋炀帝都是亡国之君,请根据材料分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七夕病中
吕渭老①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②。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注】①吕渭老:生活于两宋之际,此词作于作者南渡后。②水西亭:北宋都城开封的景观。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夜灯残鼠上檠”以动显静,既烘托出了夏夜之静谧,更透露了不眠人内心的无聊。
B.“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景色别致,月色朦胧,将风吹竹动的剪影,映照到窗纸之上。
C.亭边翠竹森森,几只蜻蜓在花影中嬉戏翻飞,词人实写亭边景色,环境格外幽静清爽。
D.在迷蒙的暮色中,一缕白云如轻纱似的横贯天际,向远处伸展而去,是那样缥缈开阔。
16.本词“天如水,团扇扑流萤”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所运用的手法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明看见张老师将书房命名为“弘毅斋”,想起了它的出处,《〈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说过类似的话“,”。
(2)小慧看到孙老师的《屈子行吟图》,想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两句,来赞美他可比日月的精神。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用“雁”这一意象表达离别的情思,如“,”就是如此。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吃什么,倒真成了一个问题。不过,甭管什么时候,北京人最为不舍的,还是那碗炸酱面。
儿子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过半年。回北京那天,妻子问他最想吃什么?儿子在电话另一端停顿片刻,气定神闲地说了句:“来碗炸酱面吧。”我听了,心头不由一热。儿子回答妻子的话,居然和我40年前回答母亲的话一字不差。味觉是最能唤醒记忆的感官,炸酱面的味道,就是那条连接记忆与家乡的暗道。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饮食记忆和家庭情感的炸酱面对于北京人来说早已不是一种普通的面食。
“来碗炸酱面!”传递的分明是北京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与亲情,不是吗?
(节选自《来碗炸酱面》,有删改,《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4日)
18.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20.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该带的东西多着哪,他想。可你就是没带,老家伙。眼下可不是想自己缺什么的时候。[《老人与海》(节选)]
B.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说“妈妈死了”。(《大战中的插曲》)
C.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D.“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复活》(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上天入地”就是人类的梦想。随着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上天”已经实现, A 。地球半径约为6371千米,人类目前入地最大深度12.2千米,仅为地球半径的0.19%。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我们目前的探测还仅仅停留在鸡蛋壳层面。地球深处坚硬的岩石和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的极端环境,成为深部科学钻探的巨大障碍。 B ,地层温度平均以30摄氏度每千米梯度增加,压力以8—12兆帕每千米梯度增加,环境条件更加复杂危险,这些都对大陆科学钻探技术、装备与工程带来巨大挑战。
①为了解地球深处的奥秘,科学家进行了各种尝试。②1968年,美国发起深海率先钻探计划,③为验证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提供了科学依据。④几乎同时,苏联开启大陆科学钻探计划,⑤1970年科拉超深钻开钻,终止于1994年,⑥用了近20多年时间,创造了12262米的人类入地纪录。
(节选自《人类“视距”向地球内部延伸》,《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3日)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地时间11月28日,澳大利亚通过法案,禁止该国16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成为世界上首个严格立法禁止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国家。该禁令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将管理责任聚焦在社交媒体平台。该法案规定,平台如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阻止未成年人使用,最高将被罚款5000万澳元,而违反规定的未成年人或其父母不会受罚,且“即便父母出具同意书或孩子已拥有社媒账户,也不会被视为例外而获通融”。
(《环球时报》,2024年12月06日)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答案:B
分值:3 分
2.答案:C
分值:3 分
3.答案:D
分值:3 分
4.答案:材料二首先指出古典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接着探讨了今天从古典找源头的三种途径,即 “回溯”“升华” 和 “互鉴”,最后对古典学的现代价值进行了总结。
分值:6 分
5.答案:
①应针对现代世界的诸多挑战,重拾古典文明中所蕴含的智慧,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②可以加强古典人文教养基础课程,培育熟悉中西传世经典的学人。
③我们不仅要重修中国传统经典,还要翻译西方古典文明的传世经典。
④可以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为古典学的交流提供技术支持与传播渠道。
⑤面对如何安顿人的精神家园、如何引导新技术向善发展等现实,回望古典,为飞速发展的技术与社会生活校正方向。
⑥可以将中国智慧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的经验,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分值:8 分,每点 2 分,答出四点即可
6.答案:D
分值:3 分
7.答案:B
分值:3 分
8.答案:米考伯太太是一个善良、忠诚且情绪化的女性形象。她对丈夫米考伯先生不离不弃,即使在家庭陷入困境时,仍然坚定地支持他。例如,她反复强调 “我决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体现了她对丈夫的忠诚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同时,她情绪激动,容易陷入歇斯底里,如在酒后情绪失控,泪如泉涌,这展现了她情绪化的一面。
分值:6 分
9.答案:
①出狱之初,米考伯先生是高兴和兴奋的;
②当看到米考伯太太对自己的不离不弃时,米考伯先生又变得非常感动;
③看过米考伯太太的情况后,反思自己和家庭面临的现状,他觉得失落与孤立。
分值:6 分,每点 2 分
10.答案:BDG
分值:3 分
11.答案:D
分值:3 分
12.答案:C
分值:3 分
13.答案:
(1)先帝因为咸阳的宫殿狭小,所以营建阿房宫。
(2)庾质以生病为由推辞,没有跟随隋炀帝,隋炀帝发怒,将庾质关进监狱,庾质最终死在狱中。
分值:8 分,每句 4 分。(1)“为”“朝廷”“营” 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2)“辞”“下”“竟” 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
14.答案:
①不听劝谏:秦二世对汇报起义情况的谒者发怒,使后来使者不敢如实汇报;隋炀帝不喜欢人进谏,对劝谏的庾质发怒并将其下狱致死。
②滥用民力:秦二世复建阿房宫,征调大量物资,使百姓负担加重;隋炀帝连年征伐辽东,让百姓疲惫不堪。
③用人不当:秦二世听赵高之言,常居禁中与赵高决定诸事,导致公卿稀得朝见,盗贼增多;隋炀帝派裴矩行事,裴矩为迎合隋炀帝采取不当行为却获重赏。
分值:6 分,每点 2 分
15.答案:C
分值:3 分
16.答案:
①二者均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在词的末尾借助特定景致收束。
②都营造出悠远、凄清的意境。
③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与悠长回味。
④都间接且深沉地表达出哀伤之情。
分值:6 分,每点 2 分
17.答案: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分值:6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8.答案:对于北京人来说,炸酱面早已不是一种普通的面食,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饮食记忆和家庭情感。
分值:4 分
19.答案:
①直接跟读者对话,与读者互动,引发读者认同;
②肯定了炸酱面传递的是北京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与亲情,表达出炸酱面的喜爱之情;
③使文段结束得自然、不突兀,给读者带来亲切活泼之感。
分值:6 分,每点 2 分
20.答案:C
分值:3 分
21.答案:
A:“入地” 却困难重重。
B:随着地层深度增加。
分值:4 分,每空 2 分
22.答案:
②1968 年,美国率先发起深海钻探计划。
⑥用了 20 多年时间,创造了 12262 米的人类入地纪录。
分值:4 分,每处 2 分
23.答案:
分值:60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二世与赵高商议说:“我年纪轻,刚即位,百姓还没有归附。先帝巡视各郡县,以显示强大,威慑天下,使海内臣服。如今安然不动,不外出巡视,就会被人看作软弱,无法统治天下。”四月,二世回到咸阳,说:“先帝认为咸阳的朝廷狭小,所以营建阿房宫。工程还未完成,赶上先帝去世,便让修建的人停工,去郦山覆土筑陵。郦山的工程已全部完成,现在放弃阿房宫而不继续修建,这就等于彰显先帝办事的失误。”于是又重新修建阿房宫。对外要安抚四方边境,遵循始皇的策略。又征调了五万名身强力壮的人来守卫咸阳,让他们教习射箭。狗马禽兽等供宫廷玩赏的动物众多,估计所需的粮食不够,就下令各郡县征调粮食、草料,并且让运送的人都自带干粮,咸阳三百里之内不准食用这些粮食。执法也更加严厉苛刻。七月,戍边的士卒陈胜等人在旧楚地造反,国号为“张楚”。陈胜自立为楚王,占据陈县,派遣将领们去夺取土地。崤山以东各郡县的年轻人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都杀掉当地的郡守、郡尉、县令、县丞等官吏起来造反,来响应陈胜,相继拥立为侯王,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名义上是讨伐秦朝,人数多得数也数不清。谒者从东方出使回来,把造反的情况报告给秦二世。秦二世大怒,把谒者交给狱吏治罪。
后来的使者回来,二世询问情况,使者回答说:“只是一群盗贼,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已经全部抓获,不值得担忧。”二世听了很高兴。赵高劝说二世道:“先帝统治天下的时间很长,所以群臣不敢为非作歹,进献邪说。现在陛下年纪轻,刚即位,怎么能和公卿大臣在朝廷上决议大事呢?如果事情有失误,就会向群臣暴露自己的短处。天子称‘朕’,本来就是不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于是二世常常住在宫中,与赵高决断各种事务。此后公卿大臣很少能朝见皇帝,而盗贼越来越多,关中派出向东攻打盗贼的士兵一直没有停止。
材料二:
隋炀帝从容地对秘书郎虞世南说:“我生性不喜欢别人进谏,如果是那些地位声望高的人,企图通过进谏来博取名声,我就更加不能忍耐。至于那些地位卑贱的人,虽然(对他们)稍微宽容一些,但最终也不会把他们放在重要位置上。你应该明白这一点!”皇帝派裴矩去安抚陇右地区,顺便到会宁,慰问曷萨那可汗部落,(裴矩)派遣阙达度设去抢劫吐谷浑来使自己富有,回来后上奏情况,皇帝重重地奖赏了他。皇帝将要到东都洛阳去,太史令庾质劝谏说:“连年征伐辽东,百姓实在疲惫困苦,陛下应该镇守关内,让百姓致力于农耕蚕桑。三五年间,天下逐渐富足,然后再巡视各地,这样做才合适。”皇帝不高兴。庾质以生病为由推辞,没有跟随隋炀帝,隋炀帝发怒,将庾质关进监狱,庾质最终死在狱中。
材料三:
依靠法令来治理国家,君主会安逸但天下百姓会陷入困境;依据道德来治理国家,天下百姓会安乐但君主会辛劳。(君主)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约束自己肆意放纵,即使不是追求国家太平的君主,也不能安稳地高高凌驾于万民之上,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