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3.此日,自贡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二分二至中,甲是春分(3 月 21 日前后),乙是夏至(6 月 21 日前后),丙是秋分(9 月 23 日前后),丁是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2023 年 2 月 10 日,此时处于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到春分(3 月 21 日前后)之间,即丁到甲之间。
故答案为:D。
3.2 月 10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对于北半球的自贡来说,此时昼短夜长,且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将越来越长。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强震已致该国50399人遇难,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地震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5.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 )
A.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
C.在高楼内可以迅速从窗户跳下楼
D.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
【答案】4.D
5.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读图可知,土耳其南部地区处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当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ABD正确;在高楼内迅速从窗户跳下楼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跳楼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亡,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暑假,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入住酒店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
7.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 )
A.经度相差小 B.纬度相差小 C.经度相差大 D.纬度相差大
【答案】6.B
7.A
【知识点】时差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6.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差异,B正确;地球公转、地壳运动和生活习惯都不是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15°,时间相差 1 小时。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是因为两地经度相差小,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两地看到日出等的时间差异也就较小,A正确,C错误;纬度主要影响热量,B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家住昆明的小敏去北京旅游,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地图三要素包括( )
A.方向、颜色、图例 B.图例、指向标、符号
C.比例尺、符号、图形 D.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9.出行前需要确定前往北京的交通线路,小敏应选择( )
A.中国交通图 B.世界交通图
C.北京市交通图 D.北京市地形图
10.量看地图时要学会识别图例,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8.D
9.A
10.A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还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方向用来辨别地图上的方向,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等;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故答案为:D。
9.出行前要确定从昆明前往北京的交通线路,需要查看中国交通图,它能展示中国各地之间的交通线路分布,包括铁路、公路等,方便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A正确;世界交通图范围太大,标注不详细,排除B;北京市交通图的范围太小,沿途交通线路缺失,排除C;地形图反映不了铁路的分布情况,排除D。
故答案为:A。
10.不同的图例有不同的表示意义,读图可知,A表示铁路、B表示国界线、C表示长城、D表示河湖。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的活动,该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
A.温度计 B.指南针 C.雨量器 D.气压计
12.一天中,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14时左右 C.日出前后 D.子夜时分
13.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 )
A.10.4℃ B.8.7℃ C.16.3℃ D.20.0℃
【答案】11.A
12.B
13.D
【知识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
【解析】【点评】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11.温度计是专门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在气象观测中,常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所以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故A正确;雨量器是用于测量降水量,指南针用于判断方向,气压计用于测量气压,故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一天中,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气温值为25.0℃。
故答案为:B。
13.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从图中可以读出,最高气温约为 25.0℃,最低气温约为 5.0℃。气温日较差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25.0℃ - 5.0℃ = 20.0℃。
故答案为:D。
14.(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自贡市某小区套房平面图,在阳台晒棉被的最佳户型是( )
A.甲、乙户型 B.乙、丙户型 C.丙、丁户型 D.甲、丁户型
【答案】C
【知识点】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对于北温带的自贡市来说,一年四季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其南边,所以阳台要在向阳即南面,只有丙和丁户型是晒棉被的最佳户型。
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来说,在我国,朝南的阳台更有利于晒棉被,因为朝南能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照射。
15.(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山谷地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C图等高线上没有数据,无法判断地形;D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17.⑤所在的大洲北部的人种、语言、宗教分别是( )
A.黄种人、英语、基督教 B.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C.黑种人、汉语、佛教 D.混血人、西班牙语、佛教
【答案】16.A
17.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16.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通常是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区是:①欧洲西部、②亚洲南部、③亚洲东部、④北美洲东部,A正确;⑤撒哈拉沙漠地区、⑥亚马孙平原、⑦北冰洋沿岸,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7.由图可知,⑤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非洲北部主要为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2016年1月4日晚起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南昌有一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当晚中雨,明天小雨,雾霾随之减弱,空气质量好转,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A地为冷空气发源地,它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2°S,95°W B.62°N,95°W
C.62°S,95°E D.62°N,95°E
19. 南昌位于A地的( )方位。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答案】18.D
19.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8.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62°N,95°E。.故答案为:D。
19.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由图中箭头可以看出,南昌是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故答案为:A。
20.(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2015年中国多地雾霾严重,北京雾霾预警已提升至橙色预警,部分监测点PM2.5浓度一度逼近破千,雾霾严重的原因不包括的是( )
A.低风速、强逆温 B.冬季取暖燃煤
C.机动车尾气污染 D.建立城市新区
【答案】D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雾霾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低风速、强逆温等,人为原因主要在于冬季取暖燃烧煤炭,火力发电、机动车尾气污染等,人为原因是主要的因素,与建立城市新区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避免雾天锻炼等。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行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15℃、32℃和24℃,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21.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A.23℃ B.23.5℃ C.28℃ D.18℃
22.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答案】21.A
22.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21.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21+15+32+24) ÷4=23℃。故A符合题意。
2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23.(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
(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答案】(1)B
(2)C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当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
(2)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故A不符合题意;
B、题干中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说明降水丰富,应该是雨季。
C、题干中15日~27日持续降水153mm,说明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降水强度是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的降水量,该地当月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一天内降水量达到41mm。
故答案为:(1)B。(2)C。
【点评】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24.(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即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8月5日晚19:55分(当地时间)在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小明在看开幕式时,发现了很多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观众和运动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些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观众和运动员主要来自:( )
A.亚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亚洲东部 D.大洋洲
(2)他们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风俗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易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3)他们信仰的宗教主要为:(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1)A
(2)C
(3)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亚洲西部的多家多属于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信仰的宗教,以及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关系,故答案为:A。(2)因为在阿拉伯国家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阿拉伯国家普遍处于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光,由此可见这种习俗形成的自然因素是白天日照强烈、气温高的气候条件,故答案为:C。(3)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佛教主要分布于亚洲,道教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故答案为:C。
【点评】(1)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约2.3亿人。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2)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这种习俗形成的自然因素是当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多为终年干旱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阳光强烈。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右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5. 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变暖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26. 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7.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25.A
26.D
27.C
【知识点】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5.从材料”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全球变暖;故答案为:A。
26.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故答案为:D。
27.提倡步行,骑自行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低碳生活原则,但是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28.(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下左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2)左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在右图中地球公转到 处。
(3)左图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 (白天、黑夜)。
(4)左图所示,自贡市的昼夜情况是 。
【答案】自转;冬至;丙;白天;昼短夜长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而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各地不断地交替进入白天和黑夜,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从左图可以看到,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是北半球冬至日的典型特征。在右图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丙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3)如左图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位于昼半球,北京处于正值白天。
(4)由于左图所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自贡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其昼夜情况是昼短夜长。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9.(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
(2)图中B点海拔是 米。
(3)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C或D)处。
(4)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
【答案】西南;自北向南;600;D;200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按照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判断方向。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2)图中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注了海拔数值,B 点所在等高线标注的海拔为 600 米,所以 B 点海拔是 600 米。
(3)小河应发育在山谷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C 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 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所以表示小河的应是 D 处。
(4)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值为 200 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是 200 米。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相对位置。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
30.(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洲与大洋的名称:大洲:① 大洋:C 。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
(3)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4)⑤属于全球七大板块中的 板块。
【答案】(1)北美洲;太平洋
(2)北冰洋
(3)苏伊士
(4)亚欧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C是亚洲东部的太平洋。
(2)从图中观察得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北冰洋。
(3)③非洲与⑤亚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
(4)⑤是亚洲,主要属于全球七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亚欧板块包括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线不同。
(1)读图可知:①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C是亚洲东部的太平洋。
(2)从图中观察得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北冰洋。
(3)③非洲与⑤亚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4)⑤为亚洲,与欧洲合在一起被称为亚欧大陆,属于亚欧板块。
31.(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下面图甲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冬雨夏干的是 。
(2)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的气候。
(3)①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答案】B;C;D;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图乙中 B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所以 B、C 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B。C 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是冬雨夏干的气候类型,所以冬雨夏干的是 C。
(2)图甲中 D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分布面积广阔,是 A、B、C、D、E 五地的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
(3)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其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 / 1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3.此日,自贡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强震已致该国50399人遇难,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地震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5.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 )
A.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
C.在高楼内可以迅速从窗户跳下楼
D.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暑假,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入住酒店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
7.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 )
A.经度相差小 B.纬度相差小 C.经度相差大 D.纬度相差大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家住昆明的小敏去北京旅游,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地图三要素包括( )
A.方向、颜色、图例 B.图例、指向标、符号
C.比例尺、符号、图形 D.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9.出行前需要确定前往北京的交通线路,小敏应选择( )
A.中国交通图 B.世界交通图
C.北京市交通图 D.北京市地形图
10.量看地图时要学会识别图例,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的活动,该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
A.温度计 B.指南针 C.雨量器 D.气压计
12.一天中,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14时左右 C.日出前后 D.子夜时分
13.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 )
A.10.4℃ B.8.7℃ C.16.3℃ D.20.0℃
14.(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自贡市某小区套房平面图,在阳台晒棉被的最佳户型是( )
A.甲、乙户型 B.乙、丙户型 C.丙、丁户型 D.甲、丁户型
15.(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山谷地形的是( )
A. B.
C. D.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17.⑤所在的大洲北部的人种、语言、宗教分别是( )
A.黄种人、英语、基督教 B.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C.黑种人、汉语、佛教 D.混血人、西班牙语、佛教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2016年1月4日晚起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南昌有一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当晚中雨,明天小雨,雾霾随之减弱,空气质量好转,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A地为冷空气发源地,它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2°S,95°W B.62°N,95°W
C.62°S,95°E D.62°N,95°E
19. 南昌位于A地的( )方位。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20.(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2015年中国多地雾霾严重,北京雾霾预警已提升至橙色预警,部分监测点PM2.5浓度一度逼近破千,雾霾严重的原因不包括的是( )
A.低风速、强逆温 B.冬季取暖燃煤
C.机动车尾气污染 D.建立城市新区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行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15℃、32℃和24℃,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21.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A.23℃ B.23.5℃ C.28℃ D.18℃
22.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3.(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
(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24.(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即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8月5日晚19:55分(当地时间)在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小明在看开幕式时,发现了很多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观众和运动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些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观众和运动员主要来自:( )
A.亚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亚洲东部 D.大洋洲
(2)他们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风俗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易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3)他们信仰的宗教主要为:(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右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5. 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变暖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26. 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7.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二、非选择题
28.(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下左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2)左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在右图中地球公转到 处。
(3)左图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 (白天、黑夜)。
(4)左图所示,自贡市的昼夜情况是 。
29.(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
(2)图中B点海拔是 米。
(3)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C或D)处。
(4)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
30.(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洲与大洋的名称:大洲:① 大洋:C 。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
(3)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4)⑤属于全球七大板块中的 板块。
31.(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下面图甲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冬雨夏干的是 。
(2)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的气候。
(3)①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二分二至中,甲是春分(3 月 21 日前后),乙是夏至(6 月 21 日前后),丙是秋分(9 月 23 日前后),丁是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2023 年 2 月 10 日,此时处于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到春分(3 月 21 日前后)之间,即丁到甲之间。
故答案为:D。
3.2 月 10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对于北半球的自贡来说,此时昼短夜长,且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将越来越长。
故答案为:A。
【答案】4.D
5.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读图可知,土耳其南部地区处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当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ABD正确;在高楼内迅速从窗户跳下楼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跳楼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亡,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6.B
7.A
【知识点】时差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6.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差异,B正确;地球公转、地壳运动和生活习惯都不是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15°,时间相差 1 小时。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是因为两地经度相差小,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两地看到日出等的时间差异也就较小,A正确,C错误;纬度主要影响热量,B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8.D
9.A
10.A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还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方向用来辨别地图上的方向,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等;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故答案为:D。
9.出行前要确定从昆明前往北京的交通线路,需要查看中国交通图,它能展示中国各地之间的交通线路分布,包括铁路、公路等,方便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A正确;世界交通图范围太大,标注不详细,排除B;北京市交通图的范围太小,沿途交通线路缺失,排除C;地形图反映不了铁路的分布情况,排除D。
故答案为:A。
10.不同的图例有不同的表示意义,读图可知,A表示铁路、B表示国界线、C表示长城、D表示河湖。
故答案为:A。
【答案】11.A
12.B
13.D
【知识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
【解析】【点评】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11.温度计是专门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在气象观测中,常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所以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故A正确;雨量器是用于测量降水量,指南针用于判断方向,气压计用于测量气压,故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一天中,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气温值为25.0℃。
故答案为:B。
13.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从图中可以读出,最高气温约为 25.0℃,最低气温约为 5.0℃。气温日较差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25.0℃ - 5.0℃ = 20.0℃。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对于北温带的自贡市来说,一年四季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其南边,所以阳台要在向阳即南面,只有丙和丁户型是晒棉被的最佳户型。
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来说,在我国,朝南的阳台更有利于晒棉被,因为朝南能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照射。
15.【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C图等高线上没有数据,无法判断地形;D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答案】16.A
17.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16.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通常是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区是:①欧洲西部、②亚洲南部、③亚洲东部、④北美洲东部,A正确;⑤撒哈拉沙漠地区、⑥亚马孙平原、⑦北冰洋沿岸,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7.由图可知,⑤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非洲北部主要为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答案】18.D
19.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8.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62°N,95°E。.故答案为:D。
19.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由图中箭头可以看出,南昌是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故答案为:A。
20.【答案】D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雾霾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低风速、强逆温等,人为原因主要在于冬季取暖燃烧煤炭,火力发电、机动车尾气污染等,人为原因是主要的因素,与建立城市新区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避免雾天锻炼等。
【答案】21.A
22.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21.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21+15+32+24) ÷4=23℃。故A符合题意。
2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23.【答案】(1)B
(2)C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当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
(2)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故A不符合题意;
B、题干中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说明降水丰富,应该是雨季。
C、题干中15日~27日持续降水153mm,说明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降水强度是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的降水量,该地当月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一天内降水量达到41mm。
故答案为:(1)B。(2)C。
【点评】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24.【答案】(1)A
(2)C
(3)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亚洲西部的多家多属于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信仰的宗教,以及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关系,故答案为:A。(2)因为在阿拉伯国家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阿拉伯国家普遍处于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光,由此可见这种习俗形成的自然因素是白天日照强烈、气温高的气候条件,故答案为:C。(3)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佛教主要分布于亚洲,道教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故答案为:C。
【点评】(1)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约2.3亿人。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2)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这种习俗形成的自然因素是当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多为终年干旱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阳光强烈。
【答案】25.A
26.D
27.C
【知识点】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5.从材料”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全球变暖;故答案为:A。
26.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故答案为:D。
27.提倡步行,骑自行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低碳生活原则,但是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故答案为:C。
28.【答案】自转;冬至;丙;白天;昼短夜长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而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各地不断地交替进入白天和黑夜,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从左图可以看到,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是北半球冬至日的典型特征。在右图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丙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3)如左图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位于昼半球,北京处于正值白天。
(4)由于左图所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自贡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其昼夜情况是昼短夜长。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9.【答案】西南;自北向南;600;D;200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按照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判断方向。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2)图中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注了海拔数值,B 点所在等高线标注的海拔为 600 米,所以 B 点海拔是 600 米。
(3)小河应发育在山谷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C 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 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所以表示小河的应是 D 处。
(4)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值为 200 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是 200 米。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相对位置。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
30.【答案】(1)北美洲;太平洋
(2)北冰洋
(3)苏伊士
(4)亚欧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C是亚洲东部的太平洋。
(2)从图中观察得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北冰洋。
(3)③非洲与⑤亚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
(4)⑤是亚洲,主要属于全球七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亚欧板块包括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线不同。
(1)读图可知:①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C是亚洲东部的太平洋。
(2)从图中观察得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北冰洋。
(3)③非洲与⑤亚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4)⑤为亚洲,与欧洲合在一起被称为亚欧大陆,属于亚欧板块。
31.【答案】B;C;D;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图乙中 B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所以 B、C 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B。C 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是冬雨夏干的气候类型,所以冬雨夏干的是 C。
(2)图甲中 D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分布面积广阔,是 A、B、C、D、E 五地的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
(3)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其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