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0 22: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朦胧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3)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朗读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1.感悟作者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朗读能力。
四、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学过艾青《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乡愁》,能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但学生对于这首诗的背景了解的不多,他们很难和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因此老师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认识舒婷以及理解“朦胧诗”。让学生喜欢诗人,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向诗人学习。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分四个学习小组,通过朗读、讨论、多媒体辅助等方法教学。
学生学习环节主要有:听朗诵录音正音→划出朗诵节奏→体会为什么这样处理语调和重音→划出意象→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意象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情挚爱的?→练习诵读 →完成课后作业。
六、教学过程
我将从1.导入新课2. 介绍作者和背景3.反复朗读品味诗歌4.深入研读5.布置作业这五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出祁发宝、陈祥榕、陈红军等戍边英雄事迹以及自己家人三代从军的经历、从军的初心——保家卫国,配上背景音乐《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学生的情感瞬间与画面产生共鸣。从而引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
(二)作者介绍和背景
时代在变化,不变的是“对祖国的挚爱”。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之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青年一代有迷茫和痛苦,更有责任和担当。舒婷的诗歌是“文革”之后“一代人的爱国宣言”。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文化大革命后出现的诗歌艺术流派,以舒婷、北岛、顾城为代表。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意象、象征等手法表达情感,从而使诗歌呈现意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
教学这些内容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反复朗读品味诗歌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思。
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读视频,然后自读、齐读、分小组朗读、学生点评等各种手段。在小组朗读之后,我会叫学生点评。点评之后再叫一个小组重新朗读,加强学生对朗读技巧的练习。
任务1:正音
干瘪b 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任务2:跟着朗诵划出节奏(/)、重音(●)、语调——升调“↗”降调“↘”
任务3:划出意象,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情挚爱的?
意象:主观的“ 意” 和客观的“ 象” 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这是中国诗歌表达感情的传统方法。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一些意象:柳、月、燕、黄昏、流水、落花等。这首诗的意象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意象前面都有形容词,请你体会其蕴含的深意。
第一小节,朗读指导(感情:深沉 悲痛 语气:舒缓 低沉)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熏黑““干瘪””失修”这些形容词,是对当时贫困中国的真实写照,表现出一片物质贫乏、凋敝的景象,表现祖国的艰难,有的忧郁色彩。
第二小节,朗读指导(感情:悲哀 向往 语气:舒缓)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中的“我”具有隐喻功能,指祖国,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诗人感到了深深的痛苦,表现出人们的彷徨、迷茫。但诗人笔锋一转,选取的意象是敦煌壁画上“`飞天' 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说希望是花朵“ 未落到地面”, 既写出了希望的没有实现, 也表达了希望的未曾失落。 这意象表达出希望的美好。前两节诗,都在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第二节重在写精神,千百年来都有这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第三小节,朗读指导(感情:欢欣鼓舞 语气:热烈高昂)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千年古国又开始了新生,“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都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意象,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诗人鼓舞人们重建家园,改变贫困的现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感情是欣喜、兴奋的。
第四小节,朗读指导(感情:热爱 献身 语气:激越 稍快)
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我”的宣言,“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我”构成了承担振兴中华民族重任的“民众”,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我”用什么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呢?诗人庄严地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最后,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终篇。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传统,在一代代仁人志士心中传递。
(四)深入研读
诗歌中每一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指导思路:关键是要读懂诗歌,通过把握诗歌中具体的艺术形象,来理解每一节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差异。
诗歌中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
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引发了他们严峻的思考。
小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自我奉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为古老的祖国贫困落后而沉痛悲哀,为祖国焕发青春而欢欣鼓舞,这种悲喜交加的感情都是诗人对祖国热爱的自然流露。
(五)布置作业
请选用一组今天这个时代的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歌颂和希望。例如: “复兴号”动车组、“福建号”航母、神州十四号飞船、 “天眼”FAST、“玉兔二号”巡视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蛟龙号7000米海试、中国女排十一连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