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练 (七上)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提升精练(中图版)】(原卷版+解答版+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练 (七上)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提升精练(中图版)】(原卷版+解答版+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1 07:40:1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第4练 (七上)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提升精练(中图版)】
(2024·红安模拟)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和多样的水系类型 ,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 , 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据此 ,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我国部分河流的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C.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珠江流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 ,塔里木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 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 A )
A.冬季气温低 ,高山冰雪融水少
B. 喀斯特地貌 ,河水下渗严重 C.高原、 高山气候 , 降水稀少 D.冬季气温高 ,蒸发大
跨学科·语文(2024·黄石模拟)“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唐朝 诗人刘禹锡对黄河的描述。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3~5题。
3.诗句体现的黄河特征是( D )
A.支流众多 ,水量巨大 ,流速缓慢
B.支流较少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C.河道曲折 ,流速较快 ,东流入海 D.河道曲折 ,含沙量大 ,流程较长
4. 黄河的“万里沙”主要源自( B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5.近几年 , 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
B. 上游修筑堤坝 ,拦截泥沙
C. 中游植树造林 ,植被覆盖率提高
D. 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
(2024·湖北模拟)2023年10月12日 ,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 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 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读长江流域图 ,完成6~7题。
6 . ★唐代的“诗仙”李白有诗云:“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他描述的长江河段是( B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入海口
7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 在图中①、 ②、 ③、 ④河段 , 下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D )
A . ①河段——开发水电 ,建大型水电站
B . ②河段——改造河道 ,大力发展航运 C . ③河段——打坝建库 ,加强防洪能力 D . ④河段——重视环保 ,治理水体污染
(2024·湖北模拟)2024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 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近年来随着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 设和完善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数量实现稳中有升。读长江 流域江豚分布图 ,完成8~9题。
8.江豚主要分布在长江( B )
A. 上、 中游河段
B. 中、 下游河段 C. 上、 下游河段 D.入海口
9. 1991~2017年长江流域江豚的种群数量减少了约1 600多头 ,导致江豚 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C )
①设立了长达10年禁渔期 ②江水水质遭到污染 ③夏季洪涝灾害严重
④食物资源被打捞 ⑤大型轮船破坏栖息地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10. (2024·遂宁)2023年12月20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入选为 “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并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上发布。 下图
为长江上游某流域分布示意图。在白鹤滩选址修建水电站的主要优势条 件有( B )
①地势落差较大
②河流结冰期较短
③河流水量丰富
④河流含沙量较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1.跨学科·音乐(2024·湖南模拟)《龙的传人》中的歌词:“遥远的东方有 一条江 ,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 …”阅读我国长江、 黄河简图 ,完成下面问
题。
(1)长江、 黄河大体上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 主要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特 征的影响。 长江与黄河相比 ,支流更多的是长江。
(2)开放性设问“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 虽不曾听见黄河 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任选一处体现长江美或黄河壮的景点 ,并简要为 该景点写一段解说词。
长江美: 景点——三峡。解说词——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你犹如 一条狭窄的走廊 ,一头连着“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 ,一头接着“鱼米之乡”长 江中下游平原。 (或黄河壮: 景点——壶口瀑布。解说词——你于千里之 外奔袭而来 , 即使遇到悬崖 ,也不能改变你向大海奔去的决心;你奔腾 咆哮而下 ,声如洪钟 ,溅起阵阵水花 ,犹如一幕黄色的垂帘。 )
(3)任举两例说明长江、 黄河对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沿岸人们生活提供水源; 为沿岸人们提供便利的水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中图版
2025年中考中图版地理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4练 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过关提升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七年级上册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第2课时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2024·红安模拟)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水系类型,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部分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C.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珠江流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
2.冬季,塔里木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少
B.喀斯特地貌,河水下渗严重
C.高原、高山气候,降水稀少
D.冬季气温高,蒸发大
A
跨学科·语文(2024·黄石模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对黄河的描述。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3~5题。
3.诗句体现的黄河特征是( )
A.支流众多,水量巨大,流速缓慢
B.支流较少,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C.河道曲折,流速较快,东流入海
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较长
D
4.黄河的“万里沙”主要源自(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B
5.近几年,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
B.上游修筑堤坝,拦截泥沙
C.中游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
D.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
C
(2024·湖北模拟)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读长江流域图,完成6~7题。
6.★唐代的“诗仙”李白有诗云:“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他描述的长江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B
7.★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在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下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
A.①河段——开发水电,建大型水电站
B.②河段——改造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③河段——打坝建库,加强防洪能力
D.④河段——重视环保,治理水体污染
D
(2024·湖北模拟)2024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近年来随着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数量实现稳中有升。读长江流域江豚分布图,完成8~9题。
8.江豚主要分布在长江( )
A.上、中游河段
B.中、下游河段
C.上、下游河段
D.入海口
B
9.1991~2017年长江流域江豚的种群数量减少了约1 600多头,导致江豚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
①设立了长达10年禁渔期 ②江水水质遭到污染 ③夏季洪涝灾害严重 ④食物资源被打捞 ⑤大型轮船破坏栖息地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C
10.(2024·遂宁)2023年12月20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入选为“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并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上发布。下图为长江上游某流域分布示意图。在白鹤滩选址修建水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①地势落差较大
②河流结冰期较短
③河流水量丰富
④河流含沙量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1.跨学科·音乐(2024·湖南模拟)《龙的传人》中的歌词:“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阅读我国长江、黄河简图,完成下面问题。
(1)长江、黄河大体上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主要受我国地势 特征的影响。长江与黄河相比,支流更多的是 。
西高东低
长江
(2)开放性设问“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任选一处体现长江美或黄河壮的景点,并简要为该景点写一段解说词。
长江美:景点——三峡。解说词——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你犹如一条狭窄的走廊,一头连着“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一头接着“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或黄河壮:景点——壶口瀑布。解说词——你于千里之外奔袭而来,即使遇到悬崖,也不能改变你向大海奔去的决心;你奔腾咆哮而下,声如洪钟,溅起阵阵水花,犹如一幕黄色的垂帘。)
(3)任举两例说明长江、黄河对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沿岸人们生活提供水源;为沿岸人们提供便利的水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第4练 (七上)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提升精练(中图版)】
(2024·红安模拟)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和多样的水系类型 ,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 , 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据此 ,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我国部分河流的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C.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珠江流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 ,塔里木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 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 A )
A.冬季气温低 ,高山冰雪融水少
B. 喀斯特地貌 ,河水下渗严重 C.高原、 高山气候 , 降水稀少 D.冬季气温高 ,蒸发大
跨学科·语文(2024·黄石模拟)“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唐朝 诗人刘禹锡对黄河的描述。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3~5题。
3.诗句体现的黄河特征是( D )
A.支流众多 ,水量巨大 ,流速缓慢
B.支流较少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C.河道曲折 ,流速较快 ,东流入海 D.河道曲折 ,含沙量大 ,流程较长
4. 黄河的“万里沙”主要源自( B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5.近几年 , 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
B. 上游修筑堤坝 ,拦截泥沙
C. 中游植树造林 ,植被覆盖率提高
D. 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
(2024·湖北模拟)2023年10月12日 ,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 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 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读长江流域图 ,完成6~7题。
6 . ★唐代的“诗仙”李白有诗云:“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他描述的长江河段是( B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入海口
7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 在图中①、 ②、 ③、 ④河段 , 下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D )
A . ①河段——开发水电 ,建大型水电站
B . ②河段——改造河道 ,大力发展航运 C . ③河段——打坝建库 ,加强防洪能力 D . ④河段——重视环保 ,治理水体污染
(2024·湖北模拟)2024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 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近年来随着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 设和完善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数量实现稳中有升。读长江 流域江豚分布图 ,完成8~9题。
8.江豚主要分布在长江( B )
A. 上、 中游河段
B. 中、 下游河段 C. 上、 下游河段 D.入海口
9. 1991~2017年长江流域江豚的种群数量减少了约1 600多头 ,导致江豚 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C )
①设立了长达10年禁渔期 ②江水水质遭到污染 ③夏季洪涝灾害严重
④食物资源被打捞 ⑤大型轮船破坏栖息地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10. (2024·遂宁)2023年12月20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入选为 “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并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上发布。 下图
为长江上游某流域分布示意图。在白鹤滩选址修建水电站的主要优势条 件有( B )
①地势落差较大
②河流结冰期较短
③河流水量丰富
④河流含沙量较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1.跨学科·音乐(2024·湖南模拟)《龙的传人》中的歌词:“遥远的东方有 一条江 ,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 …”阅读我国长江、 黄河简图 ,完成下面问
题。
(1)长江、 黄河大体上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 主要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特 征的影响。 长江与黄河相比 ,支流更多的是长江。
(2)开放性设问“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 虽不曾听见黄河 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任选一处体现长江美或黄河壮的景点 ,并简要为 该景点写一段解说词。
长江美: 景点——三峡。解说词——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你犹如 一条狭窄的走廊 ,一头连着“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 ,一头接着“鱼米之乡”长 江中下游平原。 (或黄河壮: 景点——壶口瀑布。解说词——你于千里之 外奔袭而来 , 即使遇到悬崖 ,也不能改变你向大海奔去的决心;你奔腾 咆哮而下 ,声如洪钟 ,溅起阵阵水花 ,犹如一幕黄色的垂帘。 )
(3)任举两例说明长江、 黄河对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沿岸人们生活提供水源; 为沿岸人们提供便利的水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