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0 23:2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的中日关系,分四个部分细致地展现了中日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互动和关系。在唐朝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彼此间影响的程度是(  )
A.日本影响唐朝为主 B.双方影响程度一样
C.唐朝影响日本为主 D.中日双方互不影响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下列诗句共同体现了唐朝“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以上诗句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全面展现了唐朝(  )
A.对外开放 B.民族交融 C.盛世气象 D.经济繁荣
3.在埃及开罗附近、叙利亚沙玛拉、印度勃拉名纳巴特等地的遗址中都曾发现了不少唐代表片等文物,这晚明唐代(  )
A.城市商业十分繁荣 B.海外贸易范围广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D.疆域十分辽阔
4.“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诗句能够佐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5.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郑和
7.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
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大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象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8.唐朝时,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对外交通非常便利 ②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③唐朝对外侵略扩张 ④采取鼓励交往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唐朝时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是(  )
A.临安 B.开封 C.长安 D.大都
10.生活在唐朝的百姓可能会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
A.长安有外国商人贩卖珠宝香料 B.百姓去勾栏看杂技
C.餐桌上出现玉米和甘薯 D.家里摆放着青花瓷
11.在考古发掘中,我国新疆、宁夏、陕西、河北、湖北、广东等地的唐代墓葬出土了波斯银币、阿拉伯和东罗马金币。这反映唐代(  )
A.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B.社会风气相当开放
C.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D.中外经济贸易繁荣
12.公元6到9世纪,亚洲各地的财富、珍禽异兽和珠宝,经由陆路和海路,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大唐的土地上。这主要说明唐朝(  )
A.中外交流频繁 B.民族关系融洽
C.社会奢侈无度 D.经济依赖外国
13.唐朝规定各地方政府要对外国来华商人予以关怀;对其商业活动要“任其往来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由此可知,唐朝(  )
A.免除商业税收 B.得到各国拥护
C.建有发达交通 D.支持中外贸易
14.“商人贩卖的当地特产也很多,包括人参、牛黄、海豹皮、朝霞 、木材、木炭、鱼牙锦、药材、铜等物资,在当时,唐朝同其它国家进行的土特产贸易中,对该国物品进口量居第一。”根据以上史料推断,这些商人最有可能来自于(  )
A.日本列岛 B.朝鲜半岛 C.印度半岛 D.阿拉伯半岛
15.在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出土了隋唐的铜镜、钱币和瓷器。在我国新疆、陕西、河南等地发现的隋唐时期的外国钱币也很多,如东罗马金币、阿拉伯金币、日本钱币等。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铸币技术先进 B.中外交流频繁
C.瓷器应用广泛 D.国家实力强盛
16.特定的历史阶段呈现特定的历史特征。下面最符合隋唐历史特征的说法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C.中华民族大融合 D.中华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二、材料分析题
17. 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正开展一场探究活动,请你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创新】
材料一
【民族交融】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文化繁荣】
材料三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
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外交流】
材料四 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材料一中图A、图B是唐朝时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工具的出现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分)唐朝时期和吐蕃还有哪些交往史实
(3)材料三中提到“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在唐朝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诗歌,请你举出一位唐朝著名诗人并简述其诗歌风格。
(4)依据材料四,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朝中外交流活跃的有利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
——夏承焘
材料二:“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1)材料一诗句赞颂的是唐朝的哪一历史人物?“开友谊花”是指他为中国和哪一国家的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
(2)材料二中“伟大僧人”指的是唐朝哪一历史人物?记载他游历经验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3)两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以上材料中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对今天有何借鉴?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3.B
4.D
5.C
6.B
7.A
8.B
9.C
10.A
11.D
12.A
13.D
14.B
15.B
16.B
17.(1)图A: 曲辕犁。 图B: 筒车。 作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历史事件:文成公主入藏。 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史实:唐中宗时,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 唐穆宗时,订立友好盟约,刻立唐蕃会盟碑。
(3)李白,具有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杜甫,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历史的真实状况; 白居易,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
(4)特点:对外开放范围广泛,具有持续性; 形式多样,双向交流。 有利因素:唐朝经济繁荣,政治自信和文化兼容并包,以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主题:盛唐气象(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等)。
18.(1)鉴真;日本。
(2)玄奘;《大唐西域记》。
(3)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
(4)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应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多与别国交流与沟通,多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