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
C.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
D.利用渗析的方法能将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2.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葡萄糖、氯气
D.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
3.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产物不是电解质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发生电离
D.BC段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4.硫氰(SCN)2是一种重要的拟卤素,它与Cl2单质的性质相似。已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SCN为还原产物
B.(SCN)2和反应可以生成Fe(SCN)3
C.(SCN)2和NaOH反应能生成两种盐
D.每消耗1mol(SCN)2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 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B.S有氧化性,可用于生产SO2
C.Na2SO3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废水脱氯(Cl2)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抗酸药物
6.向铜屑、稀盐酸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可制备氯化铜,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作氧化剂
B.反应Ⅱ中作还原剂
C.还原性:
D.制备的总反应为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漂白粉生效的原理:ClO-+CO2+H2O=HClO+HCO
B.泡沫灭火器的原理:Al3++3HCO=Al(OH)3↓+3CO2↑
C.除去锅炉水垢时用Na2CO3溶液处理CaSO4:CaSO4(s)+CO(aq)CaCO3(s)+SO(aq)
D.新制氯水使淀粉-KI试纸变蓝:Cl2+2I-=2Cl-+I2
8.前4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3倍;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数值比Y大的元素有2种;Z是金属性最强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且内层轨道均排满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VIA族
B.电负性大小:x(Z)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Y的强
D.W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s区
9.X Y Z R 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
B.简单离子半径比较:
C.含氧酸酸性比较可能存在:
D.X与Z M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
B.的溶液:
C.含有的溶液中: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11.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AIDS)。则有关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14C原子与14N原子中所含中子数相同
C.14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12.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B. C. D.
13.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选用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
A 溶液() 加热
B 饱和氯化钠溶液、浓,洗气
C NaOH溶液,洗气
D 稀盐酸() 光照
A.A B.B C.C D.D
14.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中所有元素处于同一短周期,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价层电子数是其能层序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M B.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D.M与X或Y均可以形成非极性分子
15.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第四周期,第VⅢ族
B.和足量反应可生成
C.制备,转移的电子数为
D.作饮用水处理剂,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
16.铅元素有、两种价态,铅的氧化物均难溶于水,已知有下列两个反应:
①
②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写成的形式
B.根据反应可推测在题给条件下氧化性:
C.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中是还原产物,生成,转移电子
17.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用于除去中的
B.图乙证明能与烧碱反应
C.图丙观察钠盐中是否混有钾元素的焰色试验现象
D.图丁鉴别纯碱和小苏打
18.对于反应2Na2S+3H2SO3=3S↓+2Na2SO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SO3作还原剂
B.Na2S中硫元素被还原
C.每氧化1 mol还原剂,就有2mol电子转移
D.被氧化的硫原子与被还原的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中含有原子数为NA
B.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C.和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D.水溶液中含有为0.1NA
20.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丰富。下列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置于水中:
B.将通入石灰乳中:
C.水蒸气通过灼热铁粉:
D.氨的催化氧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现有以下物质:a.溶液,b.液氨,c.固体,d.,e.胶体,f.铜,g.,h.。
(1)①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字母)。
②写出d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 。
③在足量d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c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在含a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少量,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胶体。
①制取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下列描述的分别是胶体的性质或现象,请按要求填空:
A.胶体的聚沉 B.胶体的电泳 C.丁达尔效应
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填字母,下同);“卤水点豆腐”,利用的性质是 ;工厂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22.氯气既是实验室中的一种重要试剂,又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Ⅰ.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装置C中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_(填“a”或“b”)。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Ⅱ.甲烷和氯气反应
(5)与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
(6)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填字母)。
A.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B. 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
C. 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 D.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7)实验中生成的有机产物有________种,请写出生成其中一种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8)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
23.化学链燃烧是利用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基于载氧体的丙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原理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转化图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2)标准状况下,与 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下列气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N2和O2的密度之比 。
(3)在酸性条件下,可与稀硫酸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单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用胆矾配制240mL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需要称量的胆矾的质量为 g,配制实验中除需要量筒、烧杯、玻璃棒之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4.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新版周期表包含118种元素,下表代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回答下列问题:
(1)将磷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上述周期表相应的空格中 。
(2)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且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Cl>H2SO3 b.非金属性:O>S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HF<HCl
(4)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元素的非金属性S弱于Cl的原因 。
(5)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②Se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③和互称为 。
25.某盐X含有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常用于焰火的黄色发光剂。气体A的密度与相同,盐D与X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
(1)盐X所含元素为 (请填写元素符号),盐X的化学式为 。
(2)写出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 。
(3)盐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A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D
2.C
3.B
4.D
5.C
A、Al用于制作金属制品,是由于Al的机械性能强,与其活泼性强无关,A不符合题意。
B、S用于生产SO2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体现了S的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Na2SO3用于废水脱氯的过程中,Na2SO3与Cl2反应生成Na2SO4,体现了Na2SO3的还原性,C符合题意。
D、NaHCO3用于制作抗酸药物,是由于NaHCO3能与酸反应,与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Al用于制作金属制品,是由于Al的机械性能强。
B、S转化为SO2的过程中体现了S的还原性。
C、Na2SO3用于废水脱氯的过程中,利用了Na2SO3的还原性。
D、NaHCO3用于制作抗酸药物,是由于NaHCO3能与酸反应。
6.C
7.A
8.B
9.A
10.B
11.D
A.构成C60的碳原子与14C互为同位素,二者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A错误;
B.14C的中子数为14-6=8,14N原子的中子数为14-7=7,二者所含中子数不同,B错误;
C.14C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是原子,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关系,C错误;
D.14C与12C、13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A.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C.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之间的互称;
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12.B
A. 中只含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
B. 为离子化合物,其中钠与氢氧根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B符合题意;
C. 中只含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
D. 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共价键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离子键一般存在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离子化合物是指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13.B
14.B
A.由分析可知,Z为O、M为F,故O2-和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O的核电荷数比F小,故简单离子半径O2->F-即Z>M,A正确;
B.由分析可知,X为B、Y为C,已知C的非金属性比B强,故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2CO3>H3BO3即Y >X,B错误;
C.由分析可知,Z为O、Y为C,由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CH4即Z>Y,C正确;
D.由分析可知,X为B、Y为C、M为F,故M与X或Y均可以形成BF3和CF4非极性分子,D正确;
故答案为:B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物质中所有元素处于同一短周期,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价层电子数是其能层序数的三倍即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结合题干物质结构简式可知,X能形成3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Z能形成2个共价键,则Z为O,X为B,Y能形成4个共价键,即Y为C,M形成1个共价键,则M为F,N为+1价阳离子,故N为Li,据此分析解题。
15.B
16.B
17.B
18.C
19.C
20.D
21.(1)bg;;;
(2);C;A;B
(1)①依据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一般包括酸、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分析。a.NaOH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液氨,属于非电解质;c.Ba(OH)2固体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d.NaHSO4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e.Fe(OH)3胶体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f.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g.CO2,属于非电解质;h.CH3COOH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是弱电解质;故答案为:bg ;
②NaHSO4固体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为Na+、H+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
③足量的NaHSO4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反应,设Ba(O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消耗的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1mol,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
故答案为:Ba2++2OH-+2H++SO42-=2H2O+BaSO4↓;
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缓缓通少量CO2生成碳酸钠和水,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5)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溶液和胶体;豆浆是胶体,卤水是电解质溶液,“卤水点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胶粒带电,工厂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的电泳,
故答案为:C;A;B。
(1)①依据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一般包括酸、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分析;
②NaHSO4固体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为Na+、H+和SO42-;
③利用不足量的物质判断;
④氢氧化钠溶液与少量CO2生成碳酸钠和水 ;
(4)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氢离子;
(5)依据胶体的性质分析。
22.(1) 分液漏斗 (浓)
(2) a
(3)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4)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5) 漫射光照射
(6) A,B
(7) 4
(8) 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23.(1)CO2
(2)88;1:1;7:8
(3);12.5;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4.(1)
(2)HClO4
(3)bc
(4)S、Cl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非金属性S弱于Cl
(5)第四周期第ⅥA族;H2Se;同位素
(1)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A族,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填写磷元素符号见表,故答案为:。
(2)Cl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故答案为:HClO4。
(3)a.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酸性没有关系,则酸性:HCl>H2S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O>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正确;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
d.热稳定性:HF<HCl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c。
(4)S、Cl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非金属性S弱于Cl。
(5)①电子层数=周期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由原子结构可知,Se为34号元素,Se原子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
②Se的最低负价为-2价,则Se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
③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称为同位素。
(1)依据原子序数判断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2)依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
(3)a.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酸性没有关系;
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4)依据原子的结构决定性质分析;
(5)①电子层数=周期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②依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
③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25.(1)Na、C、O;Na2C2O4
(2)
(3)
(1)X有三种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含有Na元素,隔绝空气后加热生成气体A,A和O2反应生成气体B,气体B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A密度和N2相同,则A为CO,则X含有的元素为Na、C、O,结合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X为Na2C2O4,故答案为: Na、C、O; Na2C2O4 ;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碳酸钙、水不可拆,氢氧化钙可拆,故答案为: ;
(3)D含有Na、C、O三种元素,且和CaCl2溶液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D为Na2CO3,则Na2C2O4受热分解为Na2CO3和CO,故答案为: 。
(1)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以为密度之比;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以拆;弱酸,弱碱、难溶和为微溶性盐、氧化物不可拆;
(3)草酸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