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情境题单元自测(统编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自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主题任务: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情怀。清明节临近,学校举行了以“传承民族精神,坚定个人理想”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加活动吧!
活动一·品先贤之志
1.六(1)班准备开展“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1分)
(1)状状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准备写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补充完整。(7分)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认识无数gé mìng( )先驱前扑后继,他们为了推翻bō xuē( )和yā pò( )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了实现民族 chè dǐ( )jiě fàng( )的目标,以 的目光,审视前路 的形势,不惧 的河流,不畏 的高山,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lì yì( )放在第一位:李大钊面对 cán bào( )的fěi tú( ),从容赴死;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光荣 xī shēng( );董存瑞为了 jiě fàng( )隆化舍生取义;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地工作,最终积劳成疾; ……他们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是sǐ dé qí suǒ( )的。忆往昔,颂英雄,让我们□续红色血脉,重温奋斗历程。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11分)
(2)这段话中的“□”里缺少了一个读音为““gēng”的字,成成不知道怎么写。请你根据下面字典中的解释,帮他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3)这段话中的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前扑后继 B.舍生取义 C.呕心沥血 D.积劳成疾
(4)填入片段横线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冷峻 峻峭 严峻 峻急 B.严峻 峻急 峻峭 冷峻
C.冷峻 严峻 峻急 峻峭 D.峻急 冷峻 峻峭 严峻
(5)请你根据片段中画“ ” 的句子再补写个事例, 填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空缺处,这句话表现了革命英烈 的品质。(2分)
2.我们讲英雄故事时要掌握正确的字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燕山(yān) 追悼(dào) B.瞅见(chǒu) 战壕(háo)
C.埋葬(zàng) 短暂(zhàn) D.铭记(míng) 皮靴(xuē)
3.诗言志,能传情。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要留清白在人间(清楚,明白) B.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C.快走踏清秋(跑) D.何当金络脑(这里指戴上金络脑)
4.为响应本次活动,六(2)班正在筹建“红色经典图书角”。下面不适合出现在这个图书角的书籍是( )。(2分)
A.《红岩》 B.《长征》 C.《小兵张嘎》 D.《中华上下五千年》
5.巧妙运用细节描写,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下列有关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运用外貌、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在遭受敌人残酷折磨后依然镇定自若的样子)
B.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董存瑞对敌人满腔的仇恨和怒火)
C.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我”迫切、焦急的心情,体现了“我”对老班长的关切)
D.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米粒。(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毛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
6.学完《为人民服务》,豆豆想了解更多有关张思德的事迹,制作英雄张思德风采页。下列做法中无法帮助她获取更丰富的信息的一项是( )(2分)
A.到图书馆借阅《张思德传》等书籍。 B.观看红色电影《张思德》。
C.反复地阅读课文《为人民服务》。 D.参观张思德纪念馆。
7.笑笑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共同制作一本红色经典诗词集参展。(5分)
(1)同学们摘抄红色经典诗词时出现了一处错误,请你指出来。( )(2分)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夏明翰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毛泽东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2)这本诗词集主要有以下栏目,下列红色诗词应该分别归入哪一类?(填序号)(2分)
A.领袖诗词 B.革命岁月 C.讴歌改革开放 D.歌颂祖国
①叶挺《囚歌》—( ) ②蒋开儒、叶旭全《春天的故事》—( )
③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④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
(3)成成想请你给这本诗词集取一个名字: 。(1分)
活动二·悟民族之魂
8.元元想写一篇主题为“理想和信念”的演讲稿,参加下周学校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她整理的一些资料,请你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填空。(15分)
(1)名句默写。(9分)
①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②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石灰吟》)
③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④人总是要死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⑤在遇到坎坷时,我们可以用《竹石》中的“ , ”来勉励自己。
⑥阅读经典古文,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如“ ,
”告诫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 , ”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多陪伴父母;“ , ”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实践;“ , ”告诉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合理的批评和建议。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通过对人物的 、 、 等描写,刻画了董存瑞为了解放事业 的光辉形象。(2分)
②《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 、 、被害后的情形。刻画了李大钊的 精神形象。文章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活动三·植家国情怀
先辈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如今岁月静好,欢欢想了解更多革命时期的英雄故事。
9.[课内阅读]她阅读了《飞夺泸定桥》(节选)。(11分)
①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②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 )短枪,( )马刀,( )手榴弹,( )敌人密集的枪弹,( )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③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④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1)填入第②段括号内的一组动词,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背着 拿着 带着 攀着 冒着 B.拿着 背着 冒着 带着 攀着
C.拿着 背着 带着 冒着 攀着 D.带着 拿着 背着 冒着 攀着
(2)第①段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其作用是
。 (2分)
(3)选文的第①段让我联想到了毛泽东同志《七律·长征》中的诗句“
”。(1分)
(4)选文第②段和第③段是对战斗场面的描写,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2分)
第②段: 第③段:
(5)选文第②段至第③段描写战斗场面运用的写法是( )。(2分)
A.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 B.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C.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相结合 D.点面结合
(6)读完选文,你想对红四团的战士们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0.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感受老兵身上的家国情怀。(11分)
老兵的叮嘱
耿平
①“我踮起脚尖,仰着下巴,挺起胸脯,头发才刚刚超过身高要求的红线。”站在我面前的爷爷,挺胸抬头,把手举在头上比划着。1951年,爷爷终于如愿参军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582团。他们的团长叫张振川。
②小时候,我只知道爷爷是个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但他很少讲述自己的经历。长大后,在我的追问下,爷爷开始给我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个个故事如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缓缓流进我的生命.
③“我没有接受过训练,就上了战场。”这是爷爷回忆战争的第一句话。进入朝鲜领土没多久,防空警报就拉响了。4架敌机擦山而过,前面的车中弹起火,爷爷的老乡当场牺牲。那是爷爷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④后来,爷爷被编入通信排。为了第一时间把信息传输到作战一线,他经常在电报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夜里为了不让自己犯困,他就站着工作,生怕错过任何一条讯息。
⑤1951年的一个夜晚,敌人的炮弹落在离防空洞不远的地方,把通信线炸断了。被派去接线的班长和副班长都牺牲了,最后爷爷主动请缨执行接线任务。在赶往预定地域途中,为了躲避炮弹,爷爷的大腿被铁丝网划破,鲜血直流。爷爷全然不顾,一路爬过去,快速把断开的线修好,保证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⑥“爷爷,您不怕死吗?”听到惊心动魄处,我忍不住凑在爷爷耳边大声问他。他认真地摇摇头,回答十分洪亮:“那时根本顾不上生死,只想把信息快速传达给一线,不能让战友们白白牺牲。”
⑦后来,团长张振川看爷爷年龄太小,就让他当了警卫员。1952年10月,在三打红山包和争夺67高地的战斗中,582团血战5个昼夜。前沿阵地的战斗异常惨烈,从连部通往阵地的交通沟已经完全被炮弹炸平,敌人还用机枪封锁着这条运输线。在执行弹药补给任务中,爷爷每次都坚持运送两箱弹药。他趴在地上,双手推一箱,脚上勾一箱。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他胸口贴地匍匐前进,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运了一趟又一趟,汗水和泥土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
⑧就这样,在战斗最激烈的一天一夜中,爷爷穿过枪林弹雨,运送了25箱手榴弹、3箱冲锋枪弹,沉着冷静地完成了运送弹药的任务,荣立三等功。
⑨1955年回国时,跟爷爷同时参军的同乡6人,只回来了他一个……本来部队要保送爷爷去军校学习,但爷爷说自己是个文盲,愿意把宝贵的名额留给有文化的战友,他则复员回到老家重庆合川。
⑩三年自然灾害,爷爷逃难到了东北,在那里遇到了奶奶,他们共同在黑土地上劳作耕耘,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爷爷今年88岁了,奶奶82岁,他们身体硬朗,始终对党和国家心怀感恩,幸福充实地生活着……
2020年,大学毕业后我报名参军。临行前,爷爷紧握我的手,叮嘱道:“幺幺在部队,什么事都要冲到前面,要积极,有担当,不要计较个人得失。”爷爷的语气坚定,声音洪亮,像一个老班长在向新兵下达命令。我忍住眼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我入伍来到喀喇昆仑高原,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如果爷爷处在我的境况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爷爷在枪林弹雨中运送弹药的画面也会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当个像爷爷那样的好兵,成了我的信念。
2022年6月26日,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我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的那一刻,爷爷常对我说的话又一次在耳边响起:“什么事都要冲到前面,要积极,有担当,不要计较个人得失。”那一刻,我的内心热血沸腾,我仿佛看到自己和爷爷站在了同一支光荣的队伍里。虽然隔着几十年的时光,但我读懂了爷爷曾对我说的话,那是一个老兵对新兵的叮嘱!
(选文有删改)
(1)文中的“老兵”爷爷讲述了他战场上的哪些故事?请按时间顺序概括。(3分)
(2)选文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他趴在地上,双手推一箱,脚上勾一箱。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他胸口贴地匍匐前进,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运了一趟又一趟,汗水和泥土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
(3)选文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和心理?(2分)
我忍住眼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4)选文以“老兵的叮嘱”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①②段写爷爷参军入伍,为下文引入爷爷讲述在朝鲜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做铺垫。
B.第⑥段对“我”和爷爷的描写,表现了“我”对爷爷经历的好奇以及对他的心疼和关心。
C.爷爷的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在爷爷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
D.从全文来看,爷爷的“叮嘱”不只是语言上的叮嘱,更是一种以身作则的叮嘱。
(活动四·书个人理想
11.系列活动结束后,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示,书写自己的理想。(35分)
理想是什么?在民族英雄眼里,理想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革命先烈眼里,理想是“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身”;在人民教师眼里,理想是“种得桃李满天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但不变的,是那一颗不懈奋斗的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我的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1)革命 剥削 压迫 彻底 解放 利益 残暴 匪徒 牺牲 解放
死得其所
(2)B
(3)A
(4)C
(5) 为了部队的安全,邱少云烈火焚身不动摇 舍生忘死 爱国爱民
2.C 3.A 4.D 5.C 6.C
7.(1)C (2)BCDA (3)《火红的岁月》
8.(1)①何当金络脑 ②烈火焚烧若等闲 ③咬定青山不放松 ④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⑤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⑥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2)①神态 动作 语言 奋不顾身 英勇牺牲
②被捕时 被审时 镇定从容 英勇无畏 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9.(1)C
(2)环境 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从而突出了任务的艰巨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第②段:突击队“飞”过泸定桥 第③段:突击队“夺”下泸定桥
(5)D
(6)读完选文,你想对红四团的战士们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示例)红四团的战士们,你们不怕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和学习,你们是楷模,是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10.(1)①被编入通信排,为了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输到作战一线,在电报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避免犯困,夜里还站着工作;②1951年一个夜晚,通信线被炸断,爷爷奋不顾身修电线,保证线路通畅;③后来当了警卫员,执行弹药补给任务,每次都坚持送两大箱弹药。(每点1分)
(2)动作描写,运用“趴”“推”“勾”“贴”“匍匐”“穿越”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运输弹药的场景,表现出当时情况的危险,衬托出爷爷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答出描写方法0.5分,作用1.5分)
(3)对离开家人的难过与不舍,爷爷的叮嘱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坚定了“我”前行的脚步。(答出“不舍”“勇气”等词语,即可得2分)
(4)题目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暗含文章的主旨,一方面表达了对以爷爷为代表的老兵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我”对军人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尽忠报国的执着坚守。(每点1分)
(5)B【解析】选文第⑥段对“我”和爷爷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我”对爷爷的心疼、关心和好奇,另一方面展现了爷爷不惧生死,心系战友,生死一线间,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B项表述片面,故选B项。
11.【范文赏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当我将衬衫扎进绿色的军装裤里,猛地想起这已经是我成为护旗手的第二年了,思绪流转回那一年夏天……
那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凌晨三点,我跟随人流站在安检门前静静地等候着这庄严时刻的到来。天渐渐亮了,护旗手托举着国旗,步伐坚定地向升旗台缓缓前进。站在升旗台上,护旗手迅速地向前迈出一步,右手高举,手掌向上,握住旗杆,左手自然放在身侧,前奏响起,所有人齐声高唱国歌。在那一刻我莫名有种想哭的冲动,我为生在伟大的祖国而感到幸运和自豪。升旗完毕,护旗手整齐退场,他们仿佛一棵棵松树,身姿如此端正,步伐如此整齐,手势如此标准。我下定决心: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你,成为一名光荣的护旗手。
回到学校,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国旗护卫队。我每天用两个小时进行军姿、握枪、踢正步等训练。经过几个月的集训,我终于成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在成为护旗手的两年里,我见证了国旗百余次的升降。
我想,等我长大后,我就可以参军入伍,报效祖国,成为天安门正式的护旗手。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求理想,在某一天展现自己的风采和精神风貌,为祖国增光添彩。
(本文改编自小白鸥《小升初满分作文》)
【名师点评】①中心明确,情感真挚。文章表达了小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成为护旗手的憧憬,鼓励读者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②文章脉络清晰。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从观看升旗仪式到成为校园护旗手的历程,展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小作者为自己的理想做出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