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情境题自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情境题自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1 10: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情境题单元自测(统编版)
(自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主题任务:爱国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学校组织了“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活动一 知爱国之事
一、欢欢读了先辈们的故事后写了一段读后感。请你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7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2.语段中加点的“吓”应读 ,意思是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可以组词为 。(2分)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字母)(3分)
A.五洋捉鳖 B.生机勃勃 C.问鼎苍穹
4.画“ ”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修改后的句子
。(2分)
二、在活动中,欢欢认真做了笔记,他还设计了一些问题考考你!(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绷带(péng) 肥沃(wò) B.由衷(zhōng) 堪称(kān)
C.踌躇(zhú) 黯然(àn) D.矜持(jīng) 企望(qǐ)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西辞黄鹤楼(辞:告别) B.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孩子)
C.五千仞岳上摩天(仞:重量单位) D.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春天)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观众情不自禁地为中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而欢呼。
B.妈妈看见我后一针见血地说:“你回来了。”
C.在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D.他坐在窗边,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的景物,似乎在思念家乡。
4.欢欢在搜集资料时,看到了下列句子,其中不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意蕴深厚的诗词,传承着中华历史,难道中华古诗词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吗?
B.我又喝到了这茶,茶香味绵延二十多年,故土情缘却绵绵无期,难道这就是缘分?
C.面对挑战,裹足不前?不,我们无惧担当;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D.参观烈士纪念馆,缅怀英烈,怎么不算是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呢?
5.欢欢回顾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下面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忠骨”指的是忠烈之士的遗骸,在课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C.这两句的意思是革命者为国牺牲,却因为战争而得不到厚葬。
D.这两句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6.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乐乐的小组准备了以下烈士名片卡,请你参与回答问题。(6分)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中,敌人以密集的火力死死控制制高点,黄继光( ),堵住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牺牲。 刘胡兰 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的威逼利诱,对她来说就是( )。
(1)下列词语填在第一张名片卡的括号里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手忙脚乱 B.纵身一扑 C.跃跃 试 D.摩拳擦掌
(2)下列歇后语填入第二张名片卡的括号里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B.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最终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胜利,下面诗句中能让我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的是( )。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欢欢在活动中摘抄了一些句子,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练习。(8分)
(1)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描写一个人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例: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景中选择一种,运用动作、神态或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爱国情怀。
周一升国旗 观看“天宫课堂” 烈士陵园扫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加深理解,欢欢制作了“家国情怀”主题的古诗卡片,请帮她把内容补全。(6分)
情感主旨 诗句梳理
期盼统一 家国情怀是①“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听闻失地收复的喜悦情态。
忧国忧民 家国情怀是②“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殷殷期盼。
思乡情怀 家国情怀是③“ , ”(王之涣《凉州词》)中将士的思乡之愁。
以身许国 家国情怀是④“ , ”中的不计个人得失。(清 林则徐)
誓死杀敌 家国情怀是⑤“ , ”中的壮志豪情(王昌龄《从军行》)
朋友惜别 家国情怀是⑥“ , ”中好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活动一 知爱国之事
三.[对比阅读]读下面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品味诗中蕴含的强烈情感。(8分)
【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乙】示儿
[唐]杜甫 [宋]陆游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死去元知万事空,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但悲不见九州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王师北定中原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家祭无忘告乃翁。
1.甲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还乡路线:从 穿过 ,再顺流而下到 后去往 。诗人用四个地名串联出漫长的距离,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3分)
2.乙诗中,诗人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痛苦,唯一遗憾的是“
”;诗人的遗愿是“ , ”。(用原句回答)(1.5分)
3.两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不同的是:甲诗是通过“ ”(填一个字)来表达诗人听到胜利消息之后的 ;乙诗则是通过“ ”(填一个字)来表达诗人临终前的 。(2.5分)
4.照样子,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杜甫听到“收蓟北”这个喜讯后的行为表现。(1分)
例:初闻涕泪满衣裳-流喜泪(因听到喜讯而泪如泉涌)
白日放歌须纵酒—— 、 (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了先辈英雄的故事,同学们深受感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继续完成活动。(10分)
【材料一】某校对全校学生做了“小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数据统计的信息:
古代英雄 革命英雄 当代英雄 动漫英雄
了解 82% 88% 33% 82%
不了解 18% 12% 67% 18%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材料三】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他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工作能力。
【材料四】(颁奖辞)程开甲-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1.从材料一中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川航机长刘传健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材料四提到的英雄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核司令”。在他的颁奖辞中,“
”写出了他艰苦的工作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怀。(2.5分)
4.请你根据材料二中对“英雄”的解释,写出一个当代英雄,并简述他(她)的事迹。(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为当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性文本阅读]下面是妙妙找到的列兵的经历,请你与妙妙一起阅读。(13分)
哨位上的昼与夜
高满航
①这日中午12点,轮到列兵站哨。
②没等到立夏,当头烈日就压在了哨亭正上方。列兵的额头发痒。他觉察到汗珠翻山越岭一样跋涉过脸颊,悬在了下巴上,终于,砸了下来。列兵扭头看了一眼挂在岗亭侧面的钟,12点15分。
③他试图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汗珠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列兵回忆起上个月看过的那本小说。他心烦意乱,却从记忆里回想不起任何细节。回到现实,他又看了一眼钟表。
④12点27分。列兵怀疑,挂钟是不是被灼热的太阳晒坏了。他的衣服几乎全部湿透。迷彩帽箍在头上就像缠着蘸了热糨糊的绷带,勒得脑袋发胀。
⑤秒针在表盘上缓慢地转着圈。班长不苟言笑的面容,又一次浮现眼前。班长训练他们顶严格。他开始时埋怨班长,后来才理解了班长的良苦用心。班长也顶爱训话,但日子久了,他慢慢品出了话里的醇厚味道……
⑥两点钟的报时响起,列兵下哨。他第一次惊讶地觉出,哨位上的时间竟也过得如此匆匆。
⑦10个小时后的次日零点,又轮到列兵值夜哨。相比于白天,夜晚的哨位上热闹极了。蛐蛐埋伏在哨亭周边的草丛里,但此起彼伏的叫声完全暴露了行踪。偶尔能看见萤火虫家族的迁徙,它们就像一团挂着彩灯的云朵,无声无息贴着山脚缓慢地移动。
⑧精灵们远走之后,哨亭又陷入寂静中。困意袭来,列兵在自己的身上狠狠地捏了几把。这时战友巡逻到这里,看见他疲倦的面容,坚持要替他站一会儿哨。
⑨走下哨台,列兵把手伸进迷彩服衣兜时,触到了冰凉的橘子。他掏出那个小橘子,摸着黑剥开,咬了一口。橘子沁人味蕾的酸甜之味,就像在山涧里吹来的一股冰凉之风,尤其是缓缓入喉的瞬间,他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像是从冷水里过了一遍,整个人瞬间异常清醒。
⑩列兵第一次从衣兜里摸到橘子时,多少有些意外,那是班长悄悄装到他兜里的,班长习惯了夜哨休息的间隙吃橘子。那时,列兵不理解。现在,这也成了他刻在心底里的习惯。
列兵从嘴里取出含了许久的最后一粒橘籽。连之前的一起,他用手指捻着又数了一遍,一共5颗。班长在内务柜里留给列兵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列兵第一次见那瓶子的时候,里面已经装了差不多一半橘籽。之后,每一次夜岗,列兵都会把新的橘籽放进去。玻璃瓶里的橘籽越来越多,眼看着就要顶到瓶盖。他每次都要往下压一压,才能放进去更多新的橘籽。
如果每粒橘籽埋进土里都能变成一棵橘树,那一瓶橘籽该育出一大片望不到头的果园。
那是班长曾经的梦想。上个月,班长执行任务时牺牲。列兵怀念班长,也牢记着班长的心愿。
起风了,卷起的尘土眯了眼,列兵流出泪来。列兵擦干眼泪,紧攥着橘籽走上哨位。
(文章有删减)
1.对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苟言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B.醇厚:为人淳厚谦逊。
C.迁徙:搬家,从一处到另一处。 D.无声无息:形容没有任何动静。
2.请你根据答题支架赏析句子。(4分)[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作用/意义
(1)他的衣服几乎全部湿透。迷彩帽箍在头上就像缠着蘸了热糨糊的绷带,勒得脑袋发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兵擦干眼泪,紧攥着橘籽走上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兵开始时怀疑“挂钟是不是被灼热的太阳晒坏了”,后来却第一次惊讶地觉出“哨位上的时间竟也过得如此匆匆”,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你觉得“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将下图补充完整。(3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如第⑤段中“班长不苟言笑的面容 ……理解了班长的良苦用心”“班长也顶爱训话……醇厚味道……”。 如第⑩段中“列兵第一次从衣兜里摸到橘子时……装到他兜里的”。 如第 段中“玻璃瓶里的橘籽越来越多”以及第 段中“如果每粒橘籽……那是班长曾经的梦想”。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
活动四 述传承故事
六、不同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不一样的精神,比如名人的大爱精神,或者普通人的坚持不懈精神等,请叙述一个你亲身经历的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30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写清事情的经过。②内容生动,语句通顺。③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
1.奔赴 特殊 眷恋 尊重 签字 麻醉剂 崭新 一声不吭 由衷 崭新
2.hè 恫吓,恐吓 3.CAB
4.新时代,更需要一代代昂扬进取的正能量人物去谱写华章,大声地告诉先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
二、
1-5.BCBCC 6.BAA
7.(1)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
(2)他勉力一笑,说他一直在数医生的刀数。
(3)(示例)看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时,一向爱说爱笑的弟弟,这次却格外地沉默。他双唇紧抿,身体微微前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视屏幕。
(4)(示例)周一升国旗-升旗台前,少先队员们高举右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行队礼,他们微仰着头,神色肃穆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三、
1.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听闻喜讯后的喜悦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
2.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爱国 喜 喜悦 悲 嘱托
4.唱喜歌 、喝美酒
四、
1.该校学生对当代英雄的了解最少。
2.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工作能力。
3.程开甲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
4.(示例)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中国核试验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他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五、
1.B
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列兵汗流浃背的形象,反映出天气之炎热,体现了列兵站哨的辛苦。
(2)这句话通过对列兵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列兵对班长的深切怀念,同时体现出列兵牢记着班长的心愿,
和列兵内心的坚定。
3.怀疑““挂钟是不是被灼热的太阳晒坏了”是因为天气太热了,列兵心烦意乱,觉得哨位上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后来列兵沉浸在对班长的回忆之中,时间在回忆中流逝,就显得“如此匆匆”了。
这样写通过对比突出了班长对列兵的影响和他在列兵心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列兵对已经牺牲的班长的深切怀念。
4.严肃认真,对训练严格要求,对战士苦口婆心
关心、爱护战士
对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怀着期待和信心
六、【审题指导】
①审导语。由导语“不同的故事”“传递了不一样的精神”可知,要选取生活中所遇到的能带给我们一定精神感染的人或事;“名人的大爱精神”“普通人的坚持不懈精神”提醒我们可以写作为旁观者感受到的名人身上的精神品质,也可以写作为亲历者,从自己或者身边人身上感受到的能量,“亲身经历”提示我们所写的人或事必须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令你印象深刻”说明要选取给自己带来深刻触动的故事。
②审要求。“题目自拟,写清事情的经过”,要求根据写作内容自拟题目,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内容生动,语句通顺”,要求考生在写作时注意语句通顺,写完最好通读一遍。“不少于450字”,要求所写的作文不少于450字,否则会被扣分。
【佳作赏析】
冬日里的温暖
北风拂过岸边的梅花,梅香四溢。冬夜的西湖边,松树常青,宛如一幅水墨画。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行在路上,正陶醉于西湖的夜色中。突然,一段下坡路让我措手不及,我赶紧用脚摩擦地面,想以此减速,但路太陡,车子径直冲了下去,蹭到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摩托车。爸爸妈妈赶忙停车,跑过来看我有没有事。
看着摩托车上的蹭痕,我心里一阵慌乱:“摩托车被我蹭到了,这可怎么办?”湖岸风景依旧美丽,可我的心却如同冬日凛冽的北风般冰冷。
车主闻声快速朝我跑来:“小朋友,没事吧?”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极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爸爸赶紧回答说:“孩子没事,不过您的车……真是对不起啊,您看我们该怎么赔偿您?”紧接着对我说:“快来给叔叔道歉。”“孩子没事就好,车没啥大问题,不用赔。”车主说。听了车主的话,我紧张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急忙向他道歉。爸爸妈妈也教育我,弄坏东西一定要赔偿,车主却不肯接受我们的赔偿,骑上车挥了挥手,潇洒离去。
我看着叔叔骑车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的爸爸妈妈,一时心里充满感激。感激车主作为陌生人的关心和宽容,感激父母在我不知所措时教会我如何处理问题。冬日里我只感到了温暖!
【名师点评】
①内容上,选材真实。本文讲作者骑车不小心蹭到一辆摩托车,车主第一时间关心作者有没有受伤,父母教孩子道歉却没有责怪孩子,展示出陌生人带来的温暖和父母对孩子的爱。②结构上,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事情的整个经过叙述清楚,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宽容、大方、关心孩子的车主形象和一对关爱孩子的父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