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1 08: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631年,朝廷诏令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作镇藩部,贻厥子孙”;637年,又下诏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刺史,令子孙世袭……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刺史,亦令世袭。这些诏令颁布(  )
A.加速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B.意在维护王朝的长治久安
C.体现安史之乱影响政令制定 D.推动地方制度的逐步完善
2. 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有一份盖有唐代官印的交河郡物价表,记载了米面行、铛釜行、帛练行等各种行铺所售商品,商品按品质分为上、次、下三等,依等标价。《唐六典·两京诸市署》记载:“京都诸市令,草百族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原注: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这两条史料互证,可知唐代吐鲁番(  )
A.行铺林立商品多样 B.推行了羁縻府州管理体制
C.商品价格同于内地 D.实施中央制定的市场制度
3.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它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黄金时代,把大唐帝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史称“贞观遗风”。与其有关的史实是(  )
A.设立唐蕃会盟碑 B.平定安史之乱
C.首创武举和殿试 D.设十三州部刺史
4.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据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弱化了对中原的统治 B.提高了洛阳的政治经济地位
C.有利于北方粮食南运 D.导致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5.宋朝人李纲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中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速民族融合 B.推动国力强盛
C.实现国家统一 D.运河沟通南北
6.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形势图,下列各项表述符合这一朝代的是(  )
A.重视法制,中华法系正式确立 B.民族交流,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设置机构,正式管理吐蕃地区 D.地丁合一,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7.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该交通路线最有可能开辟于(  )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德宗时期
8.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在江淮以南地区设置了名为“南选”的铨选制度。而早在隋代已允许来自靺鞨和契丹等北方民族士子参与科考。这些举措(  )
A.确立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B.推动了华夏认同进一步形成
C.扩大了科举的录用人数 D.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9.唐朝制历与颁历的官方机构是太史局,只有太史局修制且颁下的历书才是整个国家全体臣民须共同奉行的时间概念;安史之乱后,部分区域太史历颁而不行,反而盛行民间私历。这一现象表明(  )
A.技术进步助推民间历法的发展 B.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减弱
C.每个藩镇都有自己奉行的历法 D.民间的私撰历法比官方更精准
10.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朝代之一,文化繁荣,国力强大。下列事件发生在唐朝的有(  )
①始建进士科 ②改尚书台为尚书省
③改直辕犁为曲辕犁 ④开创“开元盛世”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唐初贵族女子出门要戴幂(mì)羅(luó)(一种长及身的面罩),“不欲途路窥之”。自武周朝之后,幂羅渐被只遮盖脸部的帷帽所替代,玄宗后甚至“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这反映了唐(  )
A.贵族女子地位超过男子 B.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C.频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D.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12.如图为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描绘的是敦煌地区的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其可以用来研究唐代(  )
①绘画艺术 ②河西地区的治理 ③车马仪仗 ④中央官职的设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汉武帝派霍去病等率军大败匈奴,设立河西四郡,开辟了丝绸之路。王莽篡汉至光武中兴,无暇顾及,丝路中断,后经班超父子平定叛乱,丝路恢复。开元时,唐军威震西域,丝路畅通,安史之乱后,丝路又断。据此可知,影响丝路的重要因素是(  )
A.商业利益 B.军事安全 C.民族关系 D.对外政策
14.下表所示国家户籍数量统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开元年间(713-741)户数/万户 元和十五年(820年)户数/万户
740 237
A.社会动荡不安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赋税制度的变革 D.经济中心的南移
15.如图为唐朝不同时期部分地区户口统计图,图中的数据变动可以用于研究(  )
A.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 B.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C.两税法推行的必要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16.《剑桥中国史》写道:“(他)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统治者,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篡位、权力衰落和政治腐败的苦难,他又使它的力量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个悲剧中的英雄,他在执政开始时政绩显赫,但后来被野心和狂妄引入歧途,……最后以退出政务来结束他支离破碎的统治。”下列人物中,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
A.汉武帝 B.唐玄宗 C.明成祖 D.雍正帝
17.唐玄宗时期,宦官“品官黄衣已上三千人,衣朱紫者千余人”,玄宗经常“遣中使宣诏令”,时宦官“思勖屡将兵征讨,力士常居中侍卫”。是时,“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这一现象(  )
A.容易导致朝政腐败 B.加剧宦官专权
C.造成外重内轻局面 D.引发朋党之争
18.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突厥故地;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这体现了唐代(  )
A.实行灵活务实民族政策 B.消除了民族分裂的隐患
C.实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 D.导致藩镇问题威胁中央
19.大运河开通后,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为肥田沃土。材料表明大运河的开通(  )
A.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沿线农业发展
C.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D.加强了南北方交通
20.安史之乱后,皇帝猜忌武将,令宦官管理禁军,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权力不断膨胀,后来宦官甚至可以与宰相一同决策。这(  )
A.标志三省六部制已被废除 B.埋下国家治理的隐患
C.形成唐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D.导致专制皇权的衰落
答案解析部分
1.B
2.D
3.C
4.B
5.C
6.A
7.B
8.D
9.B
10.D
11.B
12.A
13.B
14.A
15.C
16.B
17.A
18.A
19.B
20.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