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1 15: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捍卫新中国安全
C.和平解放西藏 D.恢复国民经济
2 . 194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以下可以证实“这份工作”的最直接的选项是( )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3.每年的3月,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都要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在于( )
A.中华民族实现大统一 B.为工业化准备条件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见下图),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图中C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北伐的胜利进军 D.国共第二次合作
5.“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基于这一考虑,中国政府决定(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向西藏进军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6.苍松有幸伴忠骨一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眠沈阳,2024年11月29日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场战争中的战斗英雄有( )
A.黄继光、董存瑞 B.黄继光、邱少云
C.雷锋、邱少云 D.董存瑞、邱少云
7.1950年1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希望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3月中英建交谈判在北京拉开帷幕,到10月,英国对华政策趋于消极。直到1954年4月英方表示愿意改善中英关系,双方重启谈判,于6月宣布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由此判断,造成中英谈判进程中断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美苏冷战 D.抗美援朝战争
8.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C.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D.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9.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此,中央人民政府(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进行三大改造 D.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运动,旨在( )
A.巩固新生政权 B.实施“一五”计划
C.调整生产关系 D.推进民主政治
11.“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材料中的“它”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2.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1950年,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由此可见,1950年土地改革的实质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C.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D.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1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照片 图②人民英雄纪念碑
(1)请说出图①与图②之间的关联。
图③《金田起义》浮雕 图④《渡江战役》浮雕 图⑤《武昌起义》浮雕
图③是哪一运动开始的标志?其性质是什么?要查找图④这一战役在当时报刊中的记载,应该翻找的时间是哪一年?(用民国纪年表示)
(3)领导图⑤这次起义的是哪一阶级?
(4)请将这三幅浮雕所反映的史事按发生的先后排序。(排列序号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3)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4)抗美援朝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农民从土地上爬起来,翻身做主人”的情景。
材料二 1952年,甘肃天水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1亿千克, 较1949年增长9384.5万多千克, 增长22.5%。人均产量较1949年增长30.8%。
(1)材料一中农民能够“从土地上爬起来,翻身做主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依据主要内容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C 6.B 7.D 8.A 9.D 10.A 11.B 12.D
13.13.()()11(1)关联:图①决定建立图②
(2)标志:太平天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时间:民国38年(1949年)
(3)阶级:资产阶级
(4)排序:③⑤④
14.(1)目的: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2)例子:1894年(或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或甲午中日战争)。
(3)影响: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台湾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4)原因:正义的战争;中朝军民的英勇作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等。
15.(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问题:说明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试卷第1页,共4页